■ 陳勇建 新疆消防救援總隊烏魯木齊市消防救援支隊
2021年,全國水域災害事故頻發(fā),造成消防救援人員傷亡的案例頻頻出現。2013年湖北消防救援總隊消防員張塵宇在成功救援一名被河水圍困的司機后,不幸被洪水卷走犧牲;2018年12月,遼寧總隊鞍山支隊接到報警,一名69 歲老人掉進冰窟窿里,在施救過程中,由于冰面太薄,產生裂紋,不幸造成一名救援人員落水犧牲;在2021年8月5日,和田支隊在進行水域救援訓練時,造成兩名消防救援人員犧牲。結合以上事故案例可以總結出,水域救援具有危險系數高、復雜情況多、處置難度大等特點,極易造成消防救援人員傷亡。所以,消防救援隊伍要想在保證消防救援人員生命安全的基礎上完成救援任務,就必須具備全災種、大應急的救援能力。要認真探索和研究水域救援訓練工作的各方面實際問題,提升消防救援人員專業(yè)水平,結合水域救援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水域救援專業(yè)授課和演練,在夯實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全面提升水域救援實戰(zhàn)水平和綜合救援能力。目前水域救援領域還存在以下現實問題亟待解決:
在進行水域救援訓練時,由于實際場景的限制,消防救援人員在水下沒法像在陸地上那樣靈活支配自己的身體,無法像平時那樣快速而熟練地完成訓練。與此同時,還容易產生缺氧、肺功能受損等危險。這些都是在水下訓練時遇到的身體上的困難。在這樣困難的訓練環(huán)境和救援環(huán)境下,就要求我們消防救援人員擁有較好的水下活動能力以及過硬的心理素質。然而目前,由于缺乏充分的訓練,大部分的消防救援人員在水域救援這一塊,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水下活動能力都很欠缺,整體導致消防救援隊伍還不是一支合格、專業(yè)過硬的水域救援隊伍。針對這些問題,站在各救援站角度,首先,我們要提高消防救援人員的理論知識,多進行授課學習;其次,要重視對他們水下活動的訓練,比如把游泳的速度也作為考核的一項要求。重視培養(yǎng)一些游泳、潛水能力突出的隊員;與此同時,各地區(qū)特別是靠近水域的省市要配備好水域救援的裝備。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工具配備不到位,水域救援工作就沒法正常進行,也會把消防救援人員置于危險之下。筆者認為,隊站首先要利用好本地區(qū)的相關資源,盡快培養(yǎng)出一批在潛水游泳方面技能突出的先鋒人員,可以在水域作戰(zhàn)和裝備使用方面下功夫,確保能夠迅速解決好簡單的水域搶險救援。站在支隊角度,一定要因地制宜,靠近水域的沿海城市、含有多湖泊河流的城市,一定要重視水域救援這方面的問題。要定期組織各消防救援人員進行訓練。上面重視了,下級才能更好地執(zhí)行下去。上行下效,更好更全面的提升消防救援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實戰(zhàn)能力。
消防救援隊伍接警出動以較為單一的警情調度為主,在總結近年來水域救援經驗的基礎上,因洪澇災害的破壞力大、突發(fā)性強,短期內同時發(fā)生大量警情(根據近年水域救援經驗總結,單日單個消防站接警量可高達200 起以上),救援行動往往處處告急、顧此失彼。地方政府與救援力量協(xié)調機制不順暢,存在現場指揮方式不統(tǒng)一、職責任務不清晰、牽頭單位不明確等問題,現場缺乏有效的統(tǒng)籌協(xié)調,容易出現單打獨斗、各自為政的局面。
受潮汐浪涌、船舶流動、水位變化等復雜的環(huán)境影響,需要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人員才能安全有效開展水域救援工作。隨著水域事故的頻發(fā),這些年水域救援也逐漸得到重視,各消防救援隊伍也在開展水域救援訓練,要求每個消防救援人員具備基本游泳能力,但是,目前只局限于簡易層面和游泳池等平靜區(qū)域的訓練,現有的水平還不足以開展公開水域救援,這就導致消防救援人員缺乏深水域、水流急水域的救援經驗。同時,受教員匱乏、裝備不足、場地限制等因素影響,基層隊站幾乎無法自行開展訓練,導致缺乏處置類似水域事故的技術經驗,極易造成傷亡事故發(fā)生。
目前,消防救援隊伍配備的裝備以處置城市救援為主,而處置洪澇災害的特種裝備很少。有的隊伍專業(yè)救生衣、舟艇、水域救援服、繩索等防護和救援裝備數量不夠;還有隊伍缺少通訊裝備,甚至出現操作不熟練,常常造成通訊中斷,有時甚至失聯(lián)。在實戰(zhàn)中,發(fā)現有些裝備存在適用性較差的問題,如沖鋒舟重量大、體積大,在復雜地形和圩堤條件下使用困難,而橡皮艇又不能在激流的洪水中使用,容易導致側翻,安全風險較高。
水域救援事故環(huán)境多發(fā)生在水位較深的水域,消防隊站距離事故地點較遠,尤其是距離水域面積較大的事發(fā)地較遠,再加上水域周邊道路狹小、交通不暢等諸多因素,造成行車時間較長,消防救援人員無法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水上救援需要漁業(yè)、海事、水利等多部門配合行動,但是,存在各部門之間互不隸屬,各自為政的現象,容易出現合成指揮不力、聯(lián)動響應滯后等問題,同時在行動中一些部門心存風險最小化的思想,致使扯皮、推諉現象經常發(fā)生。
當前隊伍各級心理疏導機制和干預制度不完善,一些消防救援人員在下水打撈遇難者尸體時,遇到被螺旋槳破壞的尸體、溺水者猙獰的表情等一系列情況,容易造成消防救援人員心理不適,通常會在日后的生活中出現做噩夢、心理波動大、睡眠質量下降等現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會無端產生恐懼的心理。
大部分洪澇災害是由強對流、暴雨、臺風等氣象因素引起,短期內的強降雨導致湖泊、河流水位激增。萬一上流的水庫潰堤或泄洪,洪水很快就會涌入農田、城鎮(zhèn)等區(qū)域,導致大片區(qū)域被淹沒,大量物資和人員得不到轉移。例如,福建省武夷山“7·9”洪澇災害中,一些鄉(xiāng)鎮(zhèn)最大小時雨量達到80mm,河水突然發(fā)生暴漲,不足2 小時就致使武夷山和周邊多縣鄉(xiāng)受災,造成上千人被困。
我國洪澇災害大多發(fā)生在華東、華南、東北一帶,尤其是人口集中、區(qū)域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這些都是糧食主要產區(qū)。洪澇災害發(fā)生時,洪水沖擊住宅、田地、道路、堤壩和橋梁,不僅容易給人民群眾帶來生命危險和財產損失,同時也極易造成交通中斷、通信、網絡、水電中斷。災害發(fā)生后由于洪水長時間的浸泡,容易發(fā)生泥石流、山體滑坡的二次危險。同時,在被洪水沖泡過的地方,細菌滋生,容易發(fā)生疫情等危害。在此期間,居民無家可歸、糧食物資緊缺,甚至影響社會穩(wěn)定。以2020年的江西省九江洪災為例,截至2020年7月22日統(tǒng)計的數據,已造成1858 間房屋倒塌,746 萬群眾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737 公頃,直接經濟損失已經超過227.9億元。
我國南方梅雨季節(jié),降水時間長、降水量大,主要湖泊、河流長時間保持在高水位,容易形成區(qū)域性洪澇災害。災害期間,加固排險、巡堤巡河和轉運人員物資等工作任務大。洪水退去后,恢復交通、清掃淤泥等工作也是一項不小的挑戰(zhàn)。不僅要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對于受災群眾心理健康的恢復也是需要時間。
用實戰(zhàn)經驗指導訓練,采取訓戰(zhàn)結合的模式,通過實戰(zhàn)的鍛煉,讓消防救援人員得到歷練,進而提升水域救援的實操能力。與此同時,要注重消防救援隊伍整體的救援能力的提高。重視榜樣的作用,讓能力突出、經驗豐富的消防救援人員多給消防站進行演講培訓。定期舉行培訓,讓優(yōu)秀的業(yè)務骨干學習最新的技術和知識,比如最新的舟艇駕駛技術和水域救援培訓。定期組織比賽,篩選優(yōu)秀的業(yè)務骨干,讓優(yōu)秀的骨干帶動其他消防救援人員,以點帶面,從而慢慢提高整體水平。
突出重點,各有所長。面對洪澇災害,救援有難度,所以我們要模塊化作戰(zhàn),優(yōu)化人員配置,重點問題重點解決。以“7·9”武夷山洪澇事故為例,福建消防救援總隊優(yōu)化抗洪搶險救援編成,就用分重點有突出的方式組成了一支救援隊伍。如,一個分隊設置6 人,每兩個分隊組成1 個作戰(zhàn)單元,并編入水域救援能力突出的骨干1 ~3 名,同時,也要配備宣傳、通信人員,以便快速充分地傳達一線救援現場的消息,這樣就做到了一支救援隊伍的專業(yè)化配備。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救援物資的配備。每個救援隊伍都要配備救援器材,比如船艇、沖鋒舟等,還需配備藥物、水、食品。這樣,在長時間、遠距離救援中,也能做到快速救援。在以每個隊為單位的救援中,如果出現某支救援隊伍需要援助,通過通訊,其他隊伍就能立馬增援。既保證了消防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也提高了救援的效率。
加強專業(yè)隊伍建設,做好救援儲備,突出優(yōu)秀救援骨干的中堅力量,以長補短,形成一個整體素質高、專業(yè)過硬、準備充足的救援隊伍。突生災情時,根據災情做好救援隊伍調度,同時,在可能受災或者受到影響的地方也預置救援隊伍,以便需要增援時,儲備隊伍能夠快速趕到救援現場。例如,福建消防救援總隊通過研究江西省受災情況以及降雨情況,在南平武夷山附近預置了1 支省級、3 支支隊級抗洪搶險專業(yè)救援隊伍,共260 人,7月9日武夷山發(fā)生洪澇災害時,各救援隊伍很快趕到現場,防止了災情進一步擴大。
重視一線指揮。深入受災一線,以一線實際情況的指揮為基礎,嚴格落實“枕戈待旦”要求,通訊、物資、預備人員等都要做好提前準備。一線指揮部要根據災情,準確預判,以便提前做好準備。實現信息共享,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洪澇發(fā)生的情況以及災情發(fā)生地的降雨、交通等各方面信息。在武夷山救援行動中,采取了這種方式,快速且高質量地完成了救援,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掌握救援進度,重視一線指揮,提高通信效率,邊指揮邊通信,做好救援準備。在一線指揮傳來消息時,做好救災人員的配備,編入經驗豐富、業(yè)務能力強的救援骨干,同時把水域救援器材、救援車輛、相關物資快速充分準備好。在救援過程中,邊救援邊報告。需要增援的現場,可通過通訊聯(lián)絡其他儲備隊伍趕赴救援現場增援。
弄清現場災情,保證消防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要從實際受災情況出發(fā),不能發(fā)生激進冒險救援,這樣容易給消防救援人員的救援任務帶來嚴重的困難和危險。所以,筆者認為要重視災情的研判和分析,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才能更好地保證救援的成功。我們要及時快速地掌握一線救援的現場情況,比如現場的被困人員數量、現場地勢等。通過研判相關情況,做到既能夠快速轉移被困人員又能夠確保消防救援人員的自身安全。在水域救援過程中,掌握水情是很關鍵的方面,要全面把握水域的深淺、水流的緩急等,根據實際的水域現狀,制定救援方案,做到人員的合理配備以及救援裝備的準備。在救援行動中指揮員要時刻提醒消防救援人員注意自身安全,在危險、湍急的水域不要貿然去救。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借助科技產品進行現場水域情況的分析。救援過程中要做到危險的地方不貿然前行,平靜、低淺的水域也不掉以輕心。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救援一定要謹慎小心。
做好輪番作戰(zhàn)的準備,交替作戰(zhàn),打好持久戰(zhàn)。在洪災救援中,轉移人民群眾是一項重要事宜。需要救援的人員中,包含大量的老人、小孩、婦女等體力弱、行動不便的人員,轉移他們的時候需要消防救援人員背著、抱著走,這樣也會大量消耗消防救援人員的體力,所以,在行進過程中,消防救援人員也應學會輪番背抱、輪番休息,儲蓄力量。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過度持久的消耗消防救援人員的體力,以避免因為體力的消耗給消防救援人員帶來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