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佳
1937 年5 月,徐悲鴻應香港大學邀請赴港舉辦畫展,為抗日籌款。
一天,著名作家許地山攜夫人登門拜訪,言談間提到一位德籍夫人。據(jù)說,她收藏了4 大箱中國字畫,正在四處尋找買家。
第二天許地山和徐悲鴻應邀前往。徐悲鴻很快翻看完兩箱,勉強選出了兩件還能“湊合著看”的字畫。當?shù)谌淇旆较涞椎臅r候,徐悲鴻看到一個破舊的畫軸,紙張有些泛黃,憑經(jīng)驗,他知道這個畫軸有年頭了,這種“舊貨”的質(zhì)感絕對不是偽造出來的。
他慢慢打開畫軸,眼睛陡然一亮,一幅很長的人物畫卷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隨著畫卷的展開,他的手指也因興奮而顫抖。這種畫法只能屬于一個人,那個偉大而神圣的名字在他心底油然而生,他壓抑著內(nèi)心的激動,慢慢卷起畫卷。
“下面的畫就不看了,我就要這一幅吧!”徐悲鴻當即提出用手頭僅有的1 萬元現(xiàn)金買這幅畫。
德籍夫人從徐悲鴻急切的情緒和高額的出價里悟出了這幅畫的價值,便有些舍不得賣了。徐悲鴻又提出愿意再加上自己的兩幅作品作為交換,而德籍夫人還是不肯割愛。最后在徐悲鴻開出贈送7 幅大作的應允后,德籍夫人才終于同意。
徐悲鴻以高昂代價交換來的這件白描人物長卷,到底是怎樣一幅驚世畫作呢?
這幅人物手卷,在深褐色絹面上用遒勁而富有韻律、明快又有生命力的線條描繪了87 位列隊行進的神仙。那優(yōu)美的造型、生動的體態(tài),將天王、神將那種“虬須云鬢,數(shù)尺飛動,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氣派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雖然這幅畫卷上沒有任何款識,但徐悲鴻憑借著自己多年的鑒定經(jīng)驗斷定,這即便不是出自畫圣吳道子本人手筆,也必是唐代名家臨摹吳道子的粉本。最終,徐悲鴻將畫卷定名為《八十七神仙卷》,并親手將一方刻有“悲鴻生命”4 個字的印章印在畫面上。從此,這幅被徐悲鴻視為生命的《八十七神仙卷》就日夜不離地跟隨著他,徐悲鴻也將自己能收藏此畫卷、使其留在祖國,視為平生最快意之事。
《八十七神仙卷》代表了中國唐代白描繪畫的最高水平。全幅作品沒有著任何顏色,卻有著強烈的渲染效果。其作者吳道子被后世尊稱為“畫圣”,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他用狀如蘭葉或狀如莼菜的筆法來表現(xiàn)衣褶,有飄動之勢,人稱“吳帶當風”。
彼時,中國的大地上日寇正橫行無忌,世界陷入戰(zhàn)爭的陰影中。
1939 年1 月,徐悲鴻只身一人攜帶自己的精品及所收藏的歷代書畫數(shù)百件,由香港赴新加坡舉辦籌賑畫展。1941 年12 月,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新加坡陷入一片混亂。他原定赴美展覽的計劃不能成行,進退兩難之際,他把一些不易攜帶的藝術品留在新加坡,托人妥善保管。只身攜帶《八十七神仙卷》登上開往印度的最后一班客輪,取道緬甸,歷經(jīng)艱辛回到祖國。
1942年5月徐悲鴻抵達昆明,舉辦慰勞軍人的畫展。正當徐悲鴻沉浸在畫展成功的興奮之中時,一個致命的打擊向他襲來。當時,日機轟炸極為頻繁,西南聯(lián)大的師生們一天之中要多次躲進防空洞。5月10日,空襲警報突然響起,匆忙間他同大家一起跑進了防空洞。當警報解除,徐悲鴻等人回到辦公室時,發(fā)現(xiàn)裝有字畫的鐵皮箱子都被撬開了,自己珍藏的《八十七神仙卷》和其他30多幅畫都不翼而飛。
徐悲鴻為此日日憂心如焚,病倒在床。
1944年夏天,身在重慶的徐悲鴻突然接到一封來自成都的信件,是他的女學生盧蔭寰的來信,她告訴老師,她在跟隨丈夫到新結識的一位友人家中拜訪時,竟然發(fā)現(xiàn)了失竊的《八十七神仙卷》。
徐悲鴻考慮到,如果親自去成都,風聲傳出,藏寶人如果怕失主追究,可能會將畫毀掉或者轉(zhuǎn)移,考慮再三都覺得不宜親自登門。此時,一位姓劉的朋友登門拜訪,透露自己知曉《八十七神仙卷》的事情,主動請求代徐悲鴻去成都,幫他花錢把畫買回來。
徐悲鴻心思單純,見朋友如此仗義,馬上就同意了。朋友走后不久,消息很快傳來:畫已見到,確是原畫,只是需要一大筆錢購買。于是,徐悲鴻不顧自己羸弱的身體,日夜作畫籌款。待到籌齊20萬元現(xiàn)金寄去之后,對方卻告知,藏畫人又提出再追加徐悲鴻10幅畫作……最終,徐悲鴻一共追加了40余幅畫作,《八十七神仙卷》才回到了他的手中。然而,畫上“悲鴻生命”的印章已被挖去,題跋也被割掉,劫后余生的國寶讓徐悲鴻心酸不已。
盡管如此,徐悲鴻依然激動萬分,當即揮毫賦詩:“得見神仙一面難,況與伴侶盡情看。人生總是葑菲味,換到金丹凡骨安?!?/p>
后來徐悲鴻得知,這位“朋友”和賣畫人串通一氣,自編自導了這場騙局。但徐悲鴻不僅沒有對這兩個騙子進行聲討譴責,反而心存感激地說:他們畢竟沒有將這幅古畫徹底毀壞。
新中國成立后,徐悲鴻以飽滿的熱情,不顧身體,全身心投入工作。1953年9月,徐悲鴻突發(fā)腦出血,經(jīng)搶救無效去世。
徐悲鴻的夫人廖靜文不止一次地想到他的話:“靜文, 我是為了我的祖國而收藏、保存這些作品的,希望你和我一起把它們保護好!”于是在徐悲鴻逝世當天,廖靜文宣布將他留下的1000余件作品和他收藏的1000余件歷代優(yōu)秀字畫,以及萬余件圖書資料,全部獻給國家,這里邊也自然包括這件價值連城的國寶《八十七神仙卷》。
如今,每年10月,《八十七神仙卷》就會靜靜地出現(xiàn)在徐悲鴻紀念館的展柜中與觀眾見面。它向人們展示著我國唐代光輝燦爛的文化,也向人們傳頌著徐悲鴻與它之間的動人故事。
(摘自《世界博覽》2021年第23期,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