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
戰(zhàn)國時代,宋國與齊國結(jié)下了仇怨,宋王害怕齊國來攻,趕緊召人來修筑武苑,以備不時之需。有個名叫癸的歌手也在征召之列,他在工地里,邊工作邊唱起歌來。路過的人一聽到癸的好歌聲,都停下來傾聽;筑墻的工人,聽癸的歌聲,即使整天賣力工作,也不感到疲倦。工人雖然覺得工作輕松了,工程的進度卻大為超前。
宋王聽說了,高興地將癸召進宮中加以賞賜。癸對宋王說:“我的歌唱技巧是老師射稽教的。射稽的歌聲比我更好聽。”宋王一聽到還有比癸的歌技更高超的人,立刻請人去把射稽召來,請他在工地上唱歌,以激勵士氣。
可是,射稽唱歌的時候,路過的人不再停住腳步,筑墻的工人仍舊覺得疲累。幾天后,宋王對癸說:“你說射稽的歌唱得比你好,我看不見得。你看,路人不再駐足傾聽,工人也不覺得歌聲能振奮他們。”
癸回答:“王啊,您不能被表面的現(xiàn)象所迷惑,您要去考察老師和我唱歌時的不同效果。我唱歌時,筑墻的人一天只能筑四板,而我的老師唱歌時,工人的進度卻是一天八板。我唱歌時,那些工人所筑的墻的硬度,能讓長矛戳進五寸;我的老師唱歌時工人所筑的墻,非常堅硬,長矛只能戳進二寸。由工程的進度與品質(zhì),可以證明射稽的功力,這就是我說他比我會唱歌的理由?!?/p>
宋王從路人是否駐足聽歌和工人是否疲憊,來判斷癸與射稽的歌唱技巧的高低,明顯忽略了射稽的歌聲振奮人心、激勵工作效率的實際效果。這種粗劣的判斷力,是常人易有的失誤。
一般人容易被表象所迷惑,然后為許多事物劃下刻板印象,例如:看到體形壯碩的胖子,就說“一副癡相”;看到面容黧黑的農(nóng)夫,就直覺他一定識字不多;看到做生意的,就說“無商不奸”……許多的偏見就由此“想當然耳”地推論而來。其實身材的胖瘦與其才智聰明并不相干,行業(yè)與知識學(xué)問也并非絕對相等,職業(yè)與人品高低,更不能畫上等號。我們對于事情的判斷,若能避開對于表象的迷信,必能對事情的真相,有更正確的認識。
(林冬冬摘自《留一只眼睛看自己》,上海人民出版社,洪鐘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