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昌蓮 陳玉紅 劉慧娟 許宇光
(中山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中山 528400)
射頻消融術是目前臨床治療肝癌較科學的方法之一,可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但大部分肝癌患者對肝癌射頻消融術缺乏了解,導致患者缺乏術后自我護理意識,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因此,醫(yī)護人員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肝癌射頻消融術后患者的自我護理意識。常規(guī)護理中,護理人員多對患者采取基礎的護理措施,患者自主接受度不高,護理效果欠佳。而奧瑞姆護理是針對患者的生活自理缺陷而設立的護理措施,通過完全補償系統(tǒng)、部分補償系統(tǒng)、支持-教育系統(tǒng)來滿足患者的自理需求[1]。本研究旨在觀察奧瑞姆護理干預結合放松訓練在肝癌射頻消融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接受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放松訓練的58 例肝癌射頻消融術患者資料,將其納入對照組;收集我院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接受奧瑞姆護理干預聯(lián)合放松訓練的58 例患者資料,將其納入觀察組。納入標準:①肝癌符合相關診斷標準[2],且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②有基本活動能力的患者;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肝癌轉移患者;②合并其他部位良、惡性腫瘤的者;③入院前1 個月有其他重大手術史的患者;④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者。1.1 對照組男46 例,女12 例;年齡35~55 歲,平均年齡(45.03±2.13)歲;病程1~5 個月,平均病程(2.98±0.91)個月。觀察組男45 例,女13 例;年齡34~56歲,平均年齡(45.05±2.16)歲;病程1~5 個月,平均病程(3.01±0.95)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放松訓練:護理人員簡單對患者及家屬講解肝癌射頻消融術的相關知識,術后常規(guī)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指導患者家屬積極陪護,并評估患者情緒狀態(tài),對伴有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患者實施心理疏導,如進行一對一交流,鼓勵患者說出心中擔憂,并給予詳細解答。放松訓練:指導患者采用腹式呼吸方式,引導患者進行規(guī)范的橫膈膜上下移動,控制移動速度,10min/次,1 次/d;指導患者取仰臥或半坐位于床上,由專業(yè)訓練者引導患者閉眼靜臥,按導師指導語依次放松全身肌肉,確保每一個動作到位,患者緊張肌肉10s后放松肌肉8s,反復訓練,并注意體驗放松時肌肉的感覺,盡量控制訓練時間在中午或者晚上睡覺前30min,每天訓練1 次;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指導患者傾聽時閉上雙眼冥想,促使患者放松身心,2次/d,15min/次,每天準時播放。患者連續(xù)護理2 個月。
1.2.2 觀察組增加奧瑞姆護理干預:①完全補償系統(tǒng):肝癌患者射頻消融術后1d 內(nèi),密切監(jiān)測患者呼吸頻率、血壓及體溫等情況,嚴密觀察患者穿刺部位敷料、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對一些介入術后無法自行排便的患者實行個體化疏導以及導尿護理;②部分補償系統(tǒng):護理人員針對自理能力逐漸恢復的患者,鼓勵其每天進行2~3 次床邊慢走活動,慢走時間為30min/次,2 次/d;術后2d,護理人員針對患者術后恢復情況逐漸引導患者在床上翻身、主動伸展四肢等,引導患者洗漱、咳嗽時自我按壓傷口,控制按壓的力度,防止刺激傷口而影響患者康復;③支持教育系統(tǒng)護理:在患者肝癌射頻消融術后2~3d,護理人員需積極和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基本情況,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生活自理能力,對于評估結果較差的患者,給予個體化的護理干預,并制定針對性的講座或一對一進行宣教,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颊哌B續(xù)護理2 個月。
1.3 評價指標:負性情緒:采用SDS、SAS 量表[3]測評患者護理前、護理2 個月的焦慮和抑郁情況,各包括20 個項目,每個項目4 個等級,SDS 評分>53分存在抑郁情緒,SAS 評分>50 分存在焦慮狀態(tài),分值越高,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越嚴重。自我護理能力:采用ESCA 量表[4]測評患者護理前、護理2 個月的自我護理能力,該量表共43 個條目,4 個維度,分別為自我概念、自我護理技能、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護理責任感,采用0~4 級評分法,分值為0~172 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自我護理水平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SPSS20.0 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SDS、SAS 比較:負性情緒護理前,護理2個月,兩組SDS、SAS 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更低(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SDS、SAS 比較 (±s)
表1 兩組SDS、SAS 比較 (±s)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aP<0.05
時間組別SDSSAS護理前觀察組55.61±4.4653.42±6.81對照組54.01±7.0553.18±5.71 t 1.4610.206 P 0.1470.837護理2 個月觀察組43.61±5.23a38.16±4.31a對照組49.25±6.53a49.16±5.41a 5.13412.111 P<0.001<0.001 t
2.2 兩組ESCA 量表評分比較:自我護理能力護理2 個月,兩組ESCA 量表評分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ESCA 量表評分比較 (±s)
表2 兩組ESCA 量表評分比較 (±s)
?
肝癌射頻消融術是治療肝癌的主要術式,但大部分肝癌患者由于缺乏對肝癌射頻消融術的認知,容易產(chǎn)生不良情緒,降低患者依從性,影響護理效果。因此,醫(yī)護人員不應僅注意患者生理疾病方面,也應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改善自我護理能力。
常規(guī)護理的措施比較簡單,且患者多數(shù)情況下處于被動狀態(tài),自理能力不強,護理效果欠佳,需實行更有效的護理措施。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2 個月,觀察組SDS、SAS 低于對照組,ESCA 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奧瑞姆護理干預聯(lián)合放松訓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分析原因在于,在放松訓練中,通過引導患者進行規(guī)范的腹式呼吸訓練,可使患者在橫膈膜上下移動過程中集中精力感受自身的呼吸情況,減少患者的焦慮情緒;護理人員引導患者在安靜的室內(nèi)進行漸進性肌肉放松,引導患者體驗肌肉緊張感及肌肉放松感,可緩解患者心理壓力,進而改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5];最后通過播放音樂,可使患者保持輕松的生活狀態(tài),有助于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增加護理效果。
奧瑞姆護理干預重在強調(diào)“自理”理念,認為醫(yī)護人員的護理是一種輔助手段而非替代手段,在奧瑞姆護理干預中,護理人員對術后無法自理的患者實行完全補償護理,通過嚴格監(jiān)測患者的呼吸、血壓等各方面體征,實行個體化疏導及導尿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護理人員對自理能力逐漸恢復的患者實行部分補償護理,通過指導患者術后鍛煉及傷口護理來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促進患者康復;護理人員對于術后3d 左右的患者進行主動溝通,了解患者相關信息,及時向患者宣教肝癌的相關知識,可以提高患者認知能力[6]。
綜上所述,奧瑞姆護理干預與放松訓練聯(lián)合護理可以有效改善肝癌射頻消融術后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患者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