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起明
失敗絕非是對一個人能力的否定,相反,失敗是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經(jīng)歷。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成功者與失敗者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有沒有堅持自己所制定的目標。
失敗并非是成功的對立面,而是邁向成功的階梯。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因參加反沙皇的秘密集會,觸怒當局而被捕,次年被流放西伯利亞,服四年勞役。與罪犯一起生活的經(jīng)歷,使他對當時俄國社會的陰暗面有了極為深刻的觀察,也對人類生活、人性中的善惡及俄國人的性格有了新的理解,這些觀察及理解即呈現(xiàn)于《罪與罰》之中。這部《罪與罰》文學成就極高,被德國作家托馬斯·曼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懸疑小說”。
失敗是方法,更是動力。有些人是溫室里嬌貴的花兒,一次失敗,便已灰心;而雄鷹絕不會因暴風雨而退縮,最終必將翱翔天際。羅隱連續(xù)十幾次都考不中進士,是科舉太難,還是才華不夠?相反,羅隱與大多數(shù)著名詩人一樣,從小就以才學出名,詩和文章都很出眾,為時人所推崇,就連當時的宰相鄭畋和李蔚都很欣賞他。他沒有困于科舉的失敗,而是在文學領域大放異彩。他的諷刺小品文成就極高,堪稱古代小品文的典范,嬉笑怒罵、涉筆成趣,顯示了他對現(xiàn)實的強烈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諷刺藝術才能。用他的話說就是“憤懣不平之言,不遇于當世而無所以泄其怒之所作”,字字句句都透著羅隱的那一顆赤子之心。
同樣經(jīng)歷失敗,為何愛迪生發(fā)現(xiàn)了“白熾燈可使用鎢絲導電”?為何屠呦呦可以發(fā)現(xiàn)青蒿素,取得中國乃至世界醫(yī)學界、科學界的重要成就?可見,只有不被失敗所打倒,失敗方能給人以蛻變。
失敗乃成功之母。由此看來,失敗何嘗不是一種養(yǎng)料呢?
【河南鄭州市中原一中實驗學校】
點評
本文列舉了大量名人事例,在確鑿有力的論據(jù)里,讀者不難從中提取出一條清晰的思維遞進線索,即失敗為何可以稱作“養(yǎng)料”,對人的成長有何促進作用。本文論據(jù)都服務于深度全面的邏輯分析,說理簡單,實則包含著較廣的知識與較深的思考,邏輯縝密。
(龍倫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