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花 黃琪雅
電視劇《女心理師》的熱映,讓人們越來越關注心理健康。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常遇到各種心理困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qū),有這么一支心理健康教育團隊,她們是來自全區(qū)各個學校的女教師,均取得了國家二級或三級心理咨詢師職業(yè)資格證書。她們因愛堅守,義務為學生、家長、教師提供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她們有一個親切的名字——“安姐姐”。
“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自2021年5月成立以來,累計服務26000 余人次,服務時間3000 余小時,在呵護學生心理健康、打造陽光校園、減少因“雙減”政策落地帶來的心理不穩(wěn)定因素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
“雙減”是國家的一項重大教育改革和行動,對學校教育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也給部分家長、學生乃至老師帶來了一些焦慮情緒。
怎么辦?
吉州區(qū)教體局致力于構建共建共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局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定期組織召開座談會、工作推進會。同時,由區(qū)青少年活動中心牽頭指導,學校作為責任主體,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實,并輻射帶動家庭共同參與,從而形成齊抓共管的責任網。
“我們在全區(qū)遴選出16 名取得了心理咨詢師資質的教師,組建了‘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吉州區(qū)教體局局長孫軍介紹,立足這支團隊,吉州區(qū)建立起了“學校咨詢室+‘安姐姐’團隊幫扶+系統(tǒng)外師資互動”的心理健康服務模式。
孫軍說,為了更好地為師生心理咨詢營造溫馨的環(huán)境,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他們還為“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設計了專屬logo。這個logo 以“安”字為原型,融合愛心、書頁、手型、飛鳥等元素,采用卡通形象,整體表達心理輔導呵護、守護的寓意。
2021年9月,吉州區(qū)教體局組織“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成員按校分片掛點,定期到學校開展“點亮心燈,照亮未來”活動,開展課程化、系統(tǒng)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打造學生心靈“加油站”。
2021 年10 月,“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選擇吉安市第五中學八年級作為試點,針對學生中普遍出現(xiàn)的學習問題、青春期問題、抑郁傾向等,設計了“認識自我,欣賞自我”“架起人際彩虹”“花開太早是個美麗錯誤”等心理健康課程,每月為學生開展兩次心理健康團體輔導。
“點單式”心理健康服務,是“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面向全區(qū)中小學校提供的特色服務。各中小學??梢愿鶕W生需求,向“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預約講座(團輔)活動。一年多以來,“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在全區(qū)各中小學校開展學生團輔講座135場,受益學生近萬人次,個案輔導100余人次。
教師群體的心理健康極易被人忽視。2021 年7月,吉州區(qū)教體局組織“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開展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參加培訓的班主任1300 余名,實現(xiàn)了全區(qū)全覆蓋。培訓中,她們疏導教師壓力、提倡積極溝通,并著重提升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危機的識別和應對能力,助推形成“早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何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著力打造“父母成長課堂”,在城區(qū)10所中小學開展《“雙減”政策下,如何減輕焦慮》主題講座,受益家長3000余人。
今年春季開學后,“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又利用專業(yè)平臺,推出“家庭氛圍與孩子的成長”“傾聽孩子,讓親子溝通流暢”“中考家長心理調適——用愛陪伴,靜待花開”等多場面向家長的公益直播課堂,吸引了2萬名家長在線觀看。“作為家長,通過‘家長成長課堂’的學習,我的體會是要調整心態(tài),更多地陪伴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奔彩兴荚磳W校的學生家長肖珊說。
吉安一中一名初三男生,經常偷藏媽媽的內衣、絲襪,被其爸爸發(fā)現(xiàn)后,狠狠地打了他一頓,這也使得這名男生不僅自己頹廢,對父母也很抗拒,很難溝通。男生媽媽尋求幫助時,“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成員李華貞不厭其煩地與她一起分析背后原因,男生媽媽逐漸意識到,原來是其兒子12歲開始,就在學校住宿,從而內心孤獨,偷藏媽媽的衣物來替代母愛?!皬哪侵螅@名男生的父母開始理解并接納了兒子的行為,耐心地陪伴兒子,慢慢地,男孩偷拿媽媽衣物的行為也逐漸減少了?!?/p>
“你好!是‘安姐姐’嗎?我想和你談談。”
“好的,我非常樂意和你聊聊,你盡管說?!?/p>
這是“安姐姐”心理咨詢熱線最常見的對話。有心事,找“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成了吉州區(qū)越來越多家長和學生的選擇。
“我們在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的時候,不會要求對方提供個人信息,面談時也會簽署保密協(xié)議,讓對方能夠暢所欲言?!薄鞍步憬恪毙睦斫】捣請F隊成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陳娟琴介紹,團隊已累計為未成年人及家長提供面談咨詢400 余次、電話咨詢200 余次。她說,每次心理咨詢服務,她們都會耐心傾聽來訪者的困惑,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認真分析原因,提出解決辦法。
“我的孩子以前總表現(xiàn)得很煩躁,不愿意與家長交流。通過‘安姐姐’的輔導,我認識到,經常性的語言暴力讓孩子和我產生了隔閡?,F(xiàn)在我調整和孩子的交流方式,親子關系緩和了,孩子也更加陽光了?!?/p>
“我的孩子總是很難交到朋友,對學習不感興趣,‘安姐姐’叫我多陪伴孩子,現(xiàn)在孩子這方面有了明顯改觀?!?/p>
這是接受過心理咨詢的家長,留在“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回訪本上的文字。字里行間,無不體現(xiàn)了團隊成員的付出,也看到了孩子們成長的過程,更感受到家長的喜悅。
朝宗實驗學校初三男孩左左(化名)和父親關系鬧得比較僵,出現(xiàn)了厭學現(xiàn)象,經常不完成作業(yè),在學校也沒有朋友。得知這一情況后,團隊成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羅圓積極同左左溝通,組織家庭會議,引導家庭成員分享感受,與左左的父親討論“贏了孩子”與“贏得了孩子”的區(qū)別。經過多次反復溝通,左左父親態(tài)度轉變了,父子關系有所緩解,其母親的嘮叨也少了?!翱粗笞竽樕蠣N爛的笑容,我覺得付出得再多辛苦也很有意義。”羅圓說。
陽明路小學一名六年級女生,在作文中訴說,自己患有抑郁癥,不敢告訴媽媽。女孩平時不愛表達,經常完不成作業(yè),從上三年級開始就有了“不想活”的念頭,陷入痛苦,無法自拔。獲知這一情況后,團隊成員肖琦多次對女孩進行心理輔導。原來,女孩的父母經?!袄鋺?zhàn)”,她在家里感受不到溫暖,也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和支持,經常有一種被忽略的感覺。肖琦多次對她輔導,幫助她挖掘內在潛力,尋找外在支持,女孩終于感受到了生命的價值,也找到了活著的快樂和意義。
孫軍介紹,“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正積極建立專項機制,構建心理健康育人新模式。一方面,進校調研制度實現(xiàn)了常態(tài)化。團隊成員定期深入學校調研,在了解師生、家長需求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活動。另一方面,培訓交流實現(xiàn)了制度化。團隊定期開展培訓交流,每次心理輔導活動采取“個人備課—團體教研—課堂實踐—完善課件”的流程進行,團隊成員積極參與備課、聽課、評課,確保課程質量。此外,團隊還建立了工作推進制度,每月召開小結會,年終召開總結表彰會?!巴七M工作實行積分制,根據咨詢師參與活動的情況進行積分統(tǒng)計,為評選先進個人提供依據。”孫軍認為,這些機制的建立,確保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
對每一次心理輔導活動,團隊成員陳娟琴都記憶猶新?!盎顒舆^程中,我們融入了大量游戲,開展靈活多樣的互動式、體驗式活動,讓受眾更容易接受?!彼f,尤其是“家長成長課堂”,因家長對心理咨詢師的期望值很高,所以,她們每一次開播前,都要進行多次試播,竭盡全力為家長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干貨”。
為“愛”堅守,為“心”賦能?!啊步憬恪睦斫】捣請F隊扎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踐路徑。”孫軍表示,吉州區(qū)將推進“安姐姐”心理健康服務團隊繼續(xù)前行,讓陽光照進更多人的心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