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想勝,張偉旗
(1.江西銅業(yè)集團貴溪冶煉廠,江西貴溪 335424;2.江西銅業(yè)集團銅材有限公司,江西貴溪 335424)
銅精礦經閃速爐熔煉,只是除掉銅精礦中的脈石和部分硫和鐵,而銅仍以硫化物與鐵的硫化物組成冰銅,冰銅由包子吊車裝入轉爐,進行送風吹煉,脫除“冰銅”中的硫和鐵后得到粗銅。而轉爐冶煉是有色金屬熔煉最常用的冶煉方法之一,其突出特點是低速重載、頻繁起制動、正反轉、沖擊載荷大。其吹煉過程分周期作業(yè),包括造渣期和造銅期。轉爐供風是通過浸埋在銅液中的風管,向爐內熔體鼓風,既要克服風眼上部熔體的靜壓,又要保證爐內銅液的充分攪拌。正常吹煉作業(yè)時,轉爐風口浸泡在銅液內,當轉爐送風機、排煙風機停機、送風閥全開限位脫開、總風管壓力<0.05MPa、偶爾停電停風或內壓不足時,轉爐須轉動,使風口脫離銅液,保證風眼不被灌死。
國內某特大型銅冶煉廠一系列于建廠初期從日本引進大型轉爐共3 臺,由于設備制造廠家轉爐工藝存在設計誤差,未曾考慮到某些特例,易造成風眼被灌死,就必須倒出爐子內的銅液,且需在其他爐子有裝入容量時才能倒入,或用空包子倒出,中間物料多,需再次回爐處理,不僅影響爐齡,還因檢修時間過長,會打亂整個熔煉系統(tǒng)的生產周期。由于銅熔煉工藝較復雜,轉爐動作頻繁,爐內的熾熱銅液及爐體傾轉產生的巨大慣性力等,因而其產品質量和安全穩(wěn)定性主要取決于轉爐傾轉控制水平的高低。
轉爐吹煉過程是發(fā)生在一個復雜的高溫多相流體系,涉及到多相間的流動并耦合著傳熱、傳質、相變及化學反應等[1]。其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按照設定的程序,由PLC 控制相應設備的動作,使轉爐傾轉至各種指定的角度,事故傾轉則是吹煉作業(yè)過程中與之相連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爐體在滿足事故傾轉條件下會自行傾轉,使風口脫離銅液面。該系統(tǒng)的送風、停風及事故傾轉等動作極為關鍵,皆需檢測正確的爐傾角。
轉爐作業(yè)過程中,爐體主要承受熱應力和機械應力,其中熱應力會隨著轉爐濺渣工藝、內襯結構設計變化而改變,不確定性強。其影響主因有爐殼耐材厚度、導熱系數(shù)及爐殼結構,爐殼在縱向、徑向上產生的溫度梯度應力大,爐殼與耐材之間的溫度、熱膨脹系數(shù)差異大,導致爐體產生熱膨脹應力;轉爐爐殼的熱應力主要集中在爐身直線段、爐殼下過渡段,且前者只依靠自然對流散熱作用;機械應力是指爐體在傾動、吹煉等過程中所產生的動載荷,以及由爐體自重、銅液等質量所產生的應力,由于在爐體設計時已充分考慮,故可忽略[2,3]。
轉爐傾轉裝置由電動機通過傳動機構帶動大齒圈,可驅使爐體正、反向傾轉。通過LS 裝置檢測爐體角度并控制爐體傾轉,采用專用抱閘控制裝置讓爐體制動。減速機出力軸的對側設有旋轉形的限位LS 裝置,且以與小齒輪、大齒圈相同的減速比減速,即爐體和LS 凸輪軸旋轉速度一致。轉爐傾轉裝置結構示意圖,見圖1。
圖1 轉爐傾轉裝置結構示意圖
轉爐傾轉控制系統(tǒng)主要有爐體操作臺、PLC控制柜、驅動控制系統(tǒng)、輔機系統(tǒng)、UPS 安全保證系統(tǒng)組成,控制邏輯復雜,牽涉范圍廣。原轉爐控制邏輯框圖,見圖2。
圖2 原轉爐控制邏輯框圖
轉爐傾轉過程中,爐況和現(xiàn)場狀況變化最大,易突發(fā)氧槍堵塞、尾氣超標、結焦脫落卡住膜式壁、現(xiàn)場環(huán)境惡化等問題[4]。轉爐原傾轉控制系統(tǒng)的主要設計缺陷有:
(1)外部信號全部送入PLC 控制器處理,再進行邏輯控制,發(fā)出指令控制。如爐體限位LS 裝置的信號直接進入PLC,由PLC 控制爐體傾轉。一旦PLC 系統(tǒng)崩潰或掉電,爐體則無安全保護措施。若事故傾轉來信號時,由于爐體傾轉找不到角度,極可能導致倒掉一爐銅液,浪費且不安全。
(2)搖爐控制信號直接進PLC,控制方式唯一。搖爐控制信號進PLC 再由PLC 發(fā)出指令控制爐體傾轉,因爐體傾轉太依賴PLC,PLC 失效時,爐體就不傾轉。
(3)事故傾轉信號采用常開點控制,設計不合理。全廠停電、PLC 掉電時,因爐體傾轉電源由大型UPS 供電,爐體接收不到事故傾轉信號,傾轉不到安全角度,爐體風眼易被灌死;同時爐體角度信號丟失,爐體也傾轉不到位,安全隱患大。
(4)控制電源設計混亂,選取不合理。爐體傾轉控制電源是從UPS 取到操作室,再從操作室轉接至驅動柜,電纜走向不清楚;爐體角度位置電源取至PLC 電源等;缺少電源缺相保護,電機存在安全隱患。
(5)爐體傾轉抱閘得電打開,長時間、大電壓工作,發(fā)熱嚴重。
(6)轉爐驅動控制系統(tǒng)更新改造多次,控制柜內線路零亂,許多線路無線號標記,圖紙未及時更新,故障查找難度大。
(7)可動煙罩故障時,會引起爐體傾轉電源跳電,導致不能搖爐。
(8)爐體改造后,旋轉驅動扭矩增大,在爐齡中后期或筑爐拆除耐火磚時,常出現(xiàn)電機過載、減速機齒面啃噬現(xiàn)象。
(9)設備使用年限長,控制元器件劣化嚴重,且因部分設備升級產生的廢棄元器件,導致后來的點檢員不知其作用。
該裝置是爐體傾轉安全保障。其信號直接進驅動控制器PLC,從驅動控制器獲取爐體角度控制信號??刂齐娫?、LS 限位裝置電源必須取至爐體傾轉驅動柜。新增爐體LS 限位裝置,見圖3。
圖3 新增爐體LS 限位裝置
調整時需注意,將爐體傾轉至需要的角度,調整對應的凸輪塊,利用勾頭扳手松動緊固螺栓,再調整限位動作;有的限位是只有在某一點動作,或是在一個范圍動作,調整時要確保動作可靠;調整好后,需鎖緊緊固螺栓,轉動爐體查看限位動作情況。
該回路可防止爐體抱閘常時間處于大電壓工作發(fā)熱而燒毀。因抱閘控制電路中無電壓切換功能,電磁體要在初始時使抱閘動作,工作電壓相對較高;而實際抱閘動作時,電磁體并不需要高電壓,但在無電壓切換功能的情況下,只能始終選擇相對較高的電壓來工作,導致電磁體發(fā)熱量大,電能消耗大,電磁體線圈燒毀幾率相對較高,常出現(xiàn)動作不柔和、噪音大等弊端。
設計采用一體式抱閘控制器,可改變原有的抱閘控制方式,能使運行電流<3A,抱閘打開的穩(wěn)定性高。新增爐體專用抱閘控制回路圖,見圖4。改進后,爐體傾轉抱閘控制器先以一大電壓、大電流強迫使抱閘打開,延時一段時間后,再切換至抱閘一,維持電壓保證抱閘打開,大電流對抱閘的傷害小,能有效地延長抱閘的使用壽命。
圖4 新增爐體專用抱閘控制回路
主電源開關選用專業(yè)于90kW 電機控制的帶脫扣線圈的ABB 三相斷路器MCCB-1,控制電源、抱閘電源設于總電源開關MCCB-1 后面,按急停時該斷路器帶有脫扣跳閘裝置,爐體停止。
爐子“運轉準備入”、正轉、反轉、切換電阻接觸器皆選用真空接觸器,能最大限度防止接觸器拉弧導致接觸器粘死。真空接觸器觸頭在真空泡里,其拉弧和動作聲音小、壽命長,多用于大電流接觸器上,真空接觸器利用真空滅弧室滅弧,可頻繁切斷與接通正常工作電流,常用于遠距離切斷和接通工作、低壓頻繁啟停的低壓交流電機。
控制電源取自爐子傾轉電源,新增一臺1kVA控制變壓器,可有效地隔離干擾。爐子傾轉時,才需要控制電源、控制角度,另新增2 個380V 接觸器監(jiān)測三相電源用作缺相保護。爐體角度、凸輪操作手柄電源和爐子傾轉電源皆使用同一電源。
當爐體程序失效、PLC 死機、控制回路故障時,原先無法搖動爐體,風眼浸泡在銅液中,只能等待維修人員來處理。新增一套手動操控爐體傾轉應急回路,人為傾轉至安全角度,以確保爐體傾轉安全性??蛇x擇“爐修”位置,所有聯(lián)鎖取消,操作搖爐手柄,爐子可實現(xiàn)360°傾轉,有事故傾轉信號也不起作用。“爐修”作業(yè)時,選擇的是硬線回路,與PLC 無關。PLC 掉電時,可人為切換至“爐修”作業(yè),正轉將爐子搖至安全角度,可提高系統(tǒng)安全可靠性。
該轉換開關為最高優(yōu)先級別。平時在開爐前可檢驗事故傾轉回路的安全可靠性;PLC 系統(tǒng)失效時,操作該轉換開關,即可將爐子正轉至45°安全角度。
事故傾轉是保證轉爐風眼作業(yè)安全的重要條件。爐體事故傾轉信號選用常閉點控制,當PLC掉電或全廠停電時,事故傾轉信號會自動傳輸至爐體驅動柜內。爐體驅動柜由大的UPS 供電,以保證爐體傾轉。
一旦有事故傾轉信號時,爐子在LS1 事故傾轉限范圍內,未選擇到“爐修”位置,延時0.5s 確認,可防止事故傾轉信號誤觸發(fā)。事故傾轉指示燈點亮,并直接合上“運轉準備”接觸器,即使按“運轉準備”停止按鈕也不會切斷“運轉準備入”接觸器,可防止誤操作時將“運轉準備入”接觸器停止。消除事故傾轉信號時,再按“運轉準備”停止按鈕,可斷掉“運轉準備入”電源。爐子事故傾轉信號確認后,系統(tǒng)會自動將爐子傾轉至45°安全角度,可自動消除事故傾轉信號。爐體事故傾轉到45°安全角度停止;若45°限位損壞,會繼續(xù)正轉至145°停止,能起到雙重保險作用。
當有事故傾轉信號時,即使凸輪手柄不在“零位”時,“運轉準備入”接觸器也會吸合,即使操作停止按鈕“運轉準備入”接觸器也不能分斷,爐子會自動事故傾轉至安全角度45°停止。邏輯框圖,見圖5。
圖5 邏輯框圖
轉爐爐體設有1#爐、2#爐、3#爐共三臺,爐體選擇開關有“1/2”“1/3”“2/3”三檔,需選擇對應的爐體吹煉。每臺爐體有轉換開關選擇“作業(yè)”“爐修”2 個位置。當爐體控制用PLC、公用設備控制用PLC 失電時,若爐體選擇開關選到1#爐,且轉換開關選擇在“作業(yè)”位置時,1#爐子處于正常作業(yè)范圍內即-20°~30°,凸輪限位LS1 動作,延時0.5s 確認,可防止事故傾轉信號誤動作。事故傾轉信號EX1 發(fā)出,爐體會正轉至安全角度45°停止。
生產實踐表明,該廠針對大型轉爐傾轉安全控制設計改進及其優(yōu)化是成功的。改進后,生產節(jié)奏快,再無風眼被灌死事故。
(1)系統(tǒng)作業(yè)效率可提高30%,能穩(wěn)定轉爐吹煉工藝,縮短吹煉時間。
(2)爐體傾轉驅動手段呈現(xiàn)出多樣性,可大幅提高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性,也極大地增強了轉爐操作工的安全意識。
(3)設計采用一體式抱閘控制器,可改變原有的抱閘控制方式,能將運行電流降至3A 以內,提高了抱閘打開的穩(wěn)定性。
(4)設置安全角度,可在正常生產中灌輸安全概念,優(yōu)化了硬件控制回路,更新了安全生產觀念,杜絕了“倒銅”事故。
(5)該系統(tǒng)操作簡便,維護可靠,勞動強度低,生產成本低,收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