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伯青
古人之所以將這個節(jié)氣命名為“大雪”,是因為“雪”是水汽遇冷的產物,代表寒冷與降水?!按笱泵Q是個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jié)氣期間氣候變化,寒流活躍,氣溫下降,降水增多,大雪節(jié)氣并不是真的一定會下大雪。
從中醫(yī)養(yǎng)生的角度來看,在大雪節(jié)氣宜做好內在陽氣的“調補”和“收藏”,也就是說,既要補得進來,又要收藏得住。具體宜做到以下八點。
一是保暖:冬天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尤其是頭頸、胸背、腰腹及雙腳要注意保暖,如外出要穿高領毛衣、圍圍巾、戴帽子,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的鞋子,夜臥時要多加被褥等。
二是護腳:注意腳的清潔干燥,襪子勤洗勤換,外出活動時要避免露腳踝,每天溫熱水洗腳,常做足浴按摩。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
三是多飲:寒冷而又干燥的冬天,我們的身體會因為缺少水分而受到危害,必須每天補充身體所需要的水,足夠干凈的溫開水能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成年人每天至少要喝1500~1700毫升水,也就是說每天至少飲6~8 杯溫開水比較合適。
四是怡情:冬天易使人身心處于低落狀態(tài),而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適度運動,如慢跑、跳舞、做八段錦、打太極拳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yǎng)精神的良藥。
五是通風:冬季門窗緊閉,室內空氣渾濁,應注意經常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以利清潔居所,健腦提神,防止疾病。
六是早睡:順應四時,冬天起居當早睡晚起,早睡可以養(yǎng)足陰氣,晚起可以護足陽氣。
七是喝粥:冬季宜多喝熱粥,常吃粥類可以增加熱量和營養(yǎng)。晨起宜服熱粥,以糯米紅棗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適宜,晚餐節(jié)食,以養(yǎng)胃氣。最好不要只喝白粥,可以熬煮蔬菜粥、魚片粥或瘦肉粥等。
八是藥養(yǎng):“冬季進補、開春打虎”,這個時候調補,人體攝入的養(yǎng)分吸收與利用率高,較易積蓄并發(fā)揮作用,是體虛的朋友補腎藏精的最好時機,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進服一些補益類中藥,膏方最為適宜,亦可以適當飲一些養(yǎng)生藥酒,促進機體血液循環(huán)。
下面介紹一道當歸羊肉湯,這道藥膳和“大雪”節(jié)氣很般配。
材料:羊肉500 克,當歸20克,黃精20 克,生姜30 克。
做法:①羊肉洗凈、切塊,用開水焯一下,瀝干水;當歸、黃精、生姜分別用清水洗凈,生姜切片;②將生姜下鍋內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炒干血水,盛出;③與當歸、黃精同放砂煲內,加開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3 小時,調味后食用。
冬天如果我們感覺自己氣血虧虛,陽氣不足,比如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此時可以喝一點當歸羊肉湯,這道湯有很好的養(yǎng)血溫陽的作用。當歸生姜羊肉湯原方中無黃精,是漢代張仲景的一首調養(yǎng)名方,具有溫經散寒、潤燥補血的功效,特別適合冬季食用。筆者是在原方基礎上加用黃精,因為黃精是一味很好的養(yǎng)陰益氣填精的藥食,補腎滋陰效果頗佳,有“補五勞七傷,助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潤心肺”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