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杰雄,溫才權,黃永豐,楊拯,劉英男
(1.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超高壓輸電公司梧州局,廣西 梧州 543002;2.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山東 濟南 250061)
隨著西電東送和南北互供的全國聯網戰(zhàn)略的實現,我國電網均需建設大量超/特高壓輸變電系統(tǒng)。電壓等級提高的同時,輸送容量也越來越大,造成變電站的短路電流也相應的增加,從過去的幾千安已增加到63 kA[1]。雖然接地電阻達到了相關的要求[2],即控制在0.5 Ω以下,但短路點與一次接地網也會產生上百伏電壓。變電站一次接地網和二次接地網在主控樓通過粗電纜一點連接,站內電流和電壓二次回路連接設備繁多,控制保護電纜由小室屏柜延伸到室外一次設備,戶外電纜絕緣損壞的幾率大[3],易出現二次接地線纜屏蔽層與一次接地網多點連接,當一次設備受到雷擊或短路故障時,產生的上百伏電壓作用在二次接地網上,對變電站控制保護系統(tǒng)產生巨大沖擊,嚴重時導致保護拒動誤動,降低供電可靠性[4-5]。一二次地網多點連接,只有在雷擊或短路時才會出現故障特征信號,人工查找費時費力,自動化程度低[6-8]。
為解決上述問題,該文設計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變電站地網分布式智能監(jiān)測系統(tǒng),分布式采集多處一二次接地網位置電壓,實現一二次地網多點連接故障智能監(jiān)測。
變電站接地網架構如圖1 所示[9],粗網狀線為變電站一次地網,細網狀線為變電站二次地網,二次設備通過銅排連接二次地網,一次地網與二次地網正常情況下電纜一點連接。一二次接地網智能監(jiān)測裝置采集一二次接地網之間電壓,通過監(jiān)測不同電壓等級設備區(qū)的一二次地網電壓變化,可預警一二次地網是否有多點連接。
圖1 變電站接地網架構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變電站一二次接地網智能監(jiān)測系統(tǒng)架構如圖2 所示,監(jiān)測系統(tǒng)具有現場二次接地網電壓數據采集和錄波、局域網無線傳輸、站內數據匯集、以太網傳輸、后臺預警及監(jiān)測等功能。系統(tǒng)結構包括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
圖2 智能監(jiān)測系統(tǒng)架構
感知層主要進行一二次接地網電壓采集和預處理,通過局域無線網將信息上傳。網絡層中站內匯集控制單元主要負責將局域無線網絡上傳的數據[10-12],通過以太網轉發(fā)至上位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應用層由系統(tǒng)監(jiān)控后臺組成,通過對網絡層接收數據加以處理,進行一二次接地網安全預警。
該系統(tǒng)主要設計了變電站二次接地網電壓采集錄波的硬件電路,主要包括STM32F103ZET6 硬件最小系統(tǒng)、地網電壓采集電路、RS485 通信電路和LoRa局域通信模塊接口電路四部分。
該系統(tǒng)采用STM32F103ZET6 作為主控芯片,該芯片是ARM 32 位的Cortex-M3 核心的CPU,具有運行速度快、存儲量大、功耗低和各種功能接口數量眾多的特點,最高工作頻率為72 MHz。
設計的地網交流電壓采樣范圍為AC 0~500 V,交流電壓采樣精度為1%。一二次地網之間電壓正常時,電壓為毫伏級別,發(fā)生雷擊或短路后,地網電壓可達到上百伏,為準確測量地網電壓,電路采用兩檔采集輸入判斷。一二次接地網電壓采集電路架構如圖3 所示。
圖3 地網電壓采集電路架構
電壓采集濾波電路如圖4 所示,采用壓敏電和氣體放電管進行電路過壓保護。第一檔采樣點為AC_V1,第二檔采樣點為V1_IN。第一檔電壓通過如圖5 所示的電壓隔離放大電路進入STM32 的ADC 引腳,第二檔電壓通過如圖6 所示的兩級放大電路進入STM32 的ADC 引腳。軟件采樣時,同時采樣兩檔輸出AD 數據,設備先用第二檔數據,當第二檔數據接近飽和后,自動采用第一檔數據,通過兩檔電壓設計,實現小電壓和大電壓的自動量程切換測量。
圖4 地網電壓采集濾波電路
圖5 第一檔電壓隔離放大電路
圖6 第二檔電壓兩級放大電路
現場監(jiān)測主機采用RS485 通信方式獲取接地網電壓采集數據,采用電平轉換芯片SN75LBC184 設計RS485 電路,該芯片完成TTL 電平與RS485 電平的轉換,PCB 板上具備4 位接線端子,便于連接監(jiān)測主機。
監(jiān)測主機通過LoRa 局域無線通信,將現場數據匯總傳輸至站級監(jiān)控后臺,LoRa 局域無線模塊采用E32-433T30D,該模塊采用SX1278 芯片方案[13-14],發(fā)射功率1 W,采用LoRa擴頻技術,測試距離為8 000 m,具有FEC 前向糾錯功能,抗干擾能力強。
整個系統(tǒng)軟件設計包括電壓采集程序設計、故障預警程序設計和上位機軟件設計。
STM32 系統(tǒng)軟件采用嵌入式集成系統(tǒng)開發(fā)環(huán)境IAR Embedded Workbench 進行開發(fā),采用C 語言設計數據采集主程序[15-17]。
STM32F103ZET6 芯片自帶有12 位模數轉換器,采用1 kHz 速率進行電壓模數轉化,實現高速高精度采集一二次接地網電壓。
電壓采集程序流程如圖7 所示,設備上電工作后,開始高速采集二次地網對一次地網電壓,并緩存1 s 時間內的采集數據。電壓采集后,裝置判斷電壓幅值,當電壓小于閾值時,若裝置有告警就清除告警,繼續(xù)采集電壓;若電壓大于閾值,裝置告警,并對數據進行存儲;數據存儲方法是將故障前一刻緩存的1 s 數據進行存儲,與故障后數據存儲的59 s 數據合并,每條故障記錄存儲電壓數據錄波時長為1 min。
圖7 電壓采集存儲流程
STM32 獲取采樣信息后,根據采樣信息判斷電壓是否大于或等于預設電壓閾值。當電壓大于或等于預設電壓閾值時,說明存在二次地網異常,主控制器控制存儲裝置存儲采樣信息,通過告警裝置輸出告警信息。此外,主控制器還可以同時生成告警記錄,并控制存儲裝置存儲該告警記錄。
設電壓閾值為V,實時采集電壓值為Vt。故障預警流程如圖8 所示,設備以1 kHz 采樣頻率采集電壓,每次采集完后進行電壓判斷:
圖8 故障預警流程
1)當Vt<V時,查看當前告警狀態(tài),無告警繼續(xù)采集電壓,若有告警即清除告警、生成故障復歸記錄、完成后繼續(xù)采集并判斷電壓;
2)當Vt≥V時,查看當前告警狀態(tài),無告警就生成故障復歸記錄、存儲數據、繼續(xù)采集并判斷電壓,有告警,要判斷告警持續(xù)時間,若告警時間小于59 s,存儲數據、繼續(xù)采集電壓并判斷電壓;若告警時間大于59 s、繼續(xù)采集電壓并判斷電壓。
上位機和監(jiān)測主機之間基于TCP協(xié)議通信,上位機軟件利用Visual Studio開發(fā)平臺完成,通過C#.NET的窗體應用程序開發(fā)系統(tǒng)軟件。系統(tǒng)上位機軟件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軟件參數設置模塊、數據監(jiān)測、地網電壓預警。詳細模塊功能如圖9 所示。
圖9 上位機功能模塊
通過電壓源模擬地網電壓變化,測試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監(jiān)測準確性,在交流電壓變化過程中,監(jiān)測主機根據電壓閾值進行判斷分析,監(jiān)測預警界面如圖10所示。
圖10 地網電壓監(jiān)測數據異常報警
該文開發(fā)了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變電站一二次地網電壓分布式智能監(jiān)測系統(tǒng)。通過局域和廣域無線通信設計,便于現場安裝部署,可預警變電站一二次接地網多點連接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