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莉燕 蓋美華 富燕萍
浙江省人民醫(yī)院康復中心 浙江省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 杭州醫(yī)學院附屬人民醫(yī)院,浙江杭州 3100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已成為導致人類死亡的第3 位疾病,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導致急性呼吸衰竭最常見的原因,也是導致COPD患者入住重癥監(jiān)護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主要原因[1]。研究發(fā)現,COPD 患者體內存在慢性氧化應激,不僅可直接損傷肺部組織,且通過間接激活肺部炎癥因子的釋放,導致氧化/抗氧化失衡使肺實質細胞凋亡增多,最終加重肺部損傷[2,3]。褪黑素(melatonin,Mel)是體內存在的一種高效的內源性自由基清除劑和細胞氧化還原狀態(tài)的強效調節(jié)因子,其代謝產物6-羥基硫酸褪黑素(6-sulphatoxymelatonin,6-SMT)具有強大的抗氧化應激能力[4]。Mel 的分泌與光照息息相關,呈現出“晝低夜高”的特點,然而對入住ICU 的AECOPD 患者而言,ICU 實行的24h 不間斷光照會破壞Mel 的晝夜節(jié)律變化和正常分泌,從而影響治療效果[5]?;诖死碚摚狙芯窟x取96 例入住ICU 的AECOPD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實施不同的光照方式,旨在探討不同光照方式對此類患者血清Mel 水平及近期預后的影響,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選取2019 年7 月至2020 年12 月浙江省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6 例AECOPD 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18 歲;②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 年修訂版)》[6]中關于COPD 的診斷標準,并符合入住ICU 指征:a.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且對初始急診治療效果不佳;b.出現意識障礙,如精神錯亂、嗜睡、昏迷等;c.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需要血管活性藥物支持;d.給予氧療或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支持仍出現進行性加重的低氧血癥和(或)高碳酸血癥,或需要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③入住ICU 時間>10d。排除標準:①既往有意識障礙者;②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疾病者;③因病情進展需要聯合使用靜脈-靜脈體外膜肺氧合支持者。剔除標準:①入住ICU 后72h 內死亡者;②研究過程中自動退出者;③治療過程中拒絕積極治療者。本研究經浙江省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件號:2019KY260),所有參與者均由授權人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46)和觀察組(n=50),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既往史、急性生理學和慢性健康狀況評價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動脈血氧分壓(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及通氣方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所有患者均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 年修訂版)》[6]給予AECOPD 相關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24h 持續(xù)光照,觀察組患者采用間斷光照方式,即所有患者均入住單間,配有單獨光照開關,每日8:00 至20:00 開啟光照,20:00 至次日8:00關閉光照,僅在需要進行治療或搶救操作等情況時開啟光照,并為患者佩戴黑色眼罩,以大小合適、松緊度不影響眼球活動為宜,每日更換新眼罩,連續(xù)觀察10d。
①血清Mel 及尿6-SMT:分別在入院當天、入院后第5 天和第10 天的早晨7:00 和晚上22:00 抽取靜脈血3ml 并留取尿液5ml,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檢測血清Mel 及尿6-SMT 水平,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試劑盒均由CUSABIO 提供。②臨床相關指標:包括撤機成功率、ICU 停留時間、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發(fā)生率和28d 病死率。
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M(Q1,Q3)]表示,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U檢驗;分類資料采用樣本量及構成率[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28d 生存率。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7:00和22:00的血清Mel及尿6-SMT水平均呈現升高趨勢,且入院后第5 天和第10 天上述指標均顯著高于同期對照組(P<0.05),見圖1。
圖1 兩組患者的血清Mel 及尿6-SMT 水平變化
觀察組患者的撤機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ICU停留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MODS 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住院28d 的生存率略高于對照組,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84.0% vs 73.9%,χ2=0.390,P=0.532),見圖2。
圖2 兩組患者住院28 d 的生存率比較
Mel 是一種由松果體分泌的神經內分泌激素,與人類晝夜節(jié)律生物鐘同步運行,具有晝低夜高的分泌規(guī)律。研究表明Mel 除具有傳統的調節(jié)生理節(jié)律作用外,還具有其他廣泛而重要的生理藥理功能[7-9]。Mel 是一種非酶類抗氧化物質,其代謝產物尿6-SMT的抗氧化應激能力是維生素E 的2 倍、谷胱甘肽的5 倍[10]。6-SMT 主要通過以下機制發(fā)揮抗氧化應激作用[11-13]:①自身化學結構穩(wěn)定,其吲哚環(huán)上的5-甲氧基極大地增強其捕獲自由基的能力且使其結構更加穩(wěn)定,不易發(fā)生自氧化;②作為自由基清除劑可直接中和自由基,但需要較高的濃度才能發(fā)揮作用;③可增強其他抗氧化酶活力發(fā)揮間接抗氧化應激作用;④通過鈣調蛋白抑制體內一氧化氮氧合酶的活性,對損傷和炎性反應有拮抗作用。研究表明氧化應激反應在COPD 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且氧化應激與氣道炎性反應相互作用,最終加重COPD[14]。
吳丹等[15]將42 例處于穩(wěn)定期的中重度COPD 患者分為安慰劑組和Mel 組,Mel 組患者接受3mg/d的Mel 治療,療程為3 個月,結果發(fā)現Mel 組患者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顯著下降,同時患者呼吸困難評分明顯改善,認為Mel 能夠降低中重度COPD 患者體內的氧化應激和炎性反應水平,具有一定的治療價值,提示提高COPD 患者體內的Mel 水平能夠抑制體內的氧化應激水平,改善預后。
因監(jiān)測病情和治療需要,目前大多數ICU 仍然是24h 不間斷光照模式。而這種長時間光照顯然不符合人體正常的生物鐘,對Mel 的分泌會產生不利影響。本研究選擇入住ICU 的AECOPD 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組患者實施夜間關閉光照并佩戴眼罩的方法來減少光照時間,結果發(fā)現觀察組患者的血清Mel 和其代謝產物尿6-SMT 水平無論是在早晨7 點還是晚上22 點均明顯升高,說明間斷光照的方式更加符合生理睡眠和人體生物鐘,對Mel的分泌影響較小,可使其保持相對較高的分泌水平,提高機體抗氧化應激的能力。本研究結果發(fā)現觀察組患者的撤機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ICU 停留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MODS 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觀察組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但兩組患者住院28d 的病死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需要擴大樣本量來進一步證實其對近期預后的影響。
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處,僅探討了不同光照方式對Mel 分泌的影響,未進一步探討具體的發(fā)生機制;僅觀察了不同光照方式對AECOPD 患者近期預后的影響,尚缺乏更長時間的預后追蹤,需在后續(xù)研究中進一步完善。
綜上所述,對AECOPD 患者實施間斷光照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體內Mel 及其代謝產物水平,改善近期預后,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