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婷
有這樣一部夢幻之書,書中有對浩瀚星空的仰望,有對花鳥蟲魚的細察,有穿越時空跟李白欣然對詩,有牛頓跟喬布斯打電話,有騎著丹頂鶴去奔月,有小女孩穿著泡泡裙給藍天洗塵……這本書就是被稱為“夢幻大王”的大胡子董宏猷先生的《一百個孩子的中國夢》,它是以夢的形式寫就的篇章,每一篇猶如一片花瓣,一片簇擁著一片,構成一朵絢麗多姿又意義非凡的中國夢之花。
內容簡介
《一百個孩子的中國夢》的主人公是一百個不同年齡、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不同國別的孩子。他們中有留守兒童,有跟隨父母到大城市學習生活的孩子,有對中國文化感興趣,隨父母在中國學習、游歷的孩子。作者借助瑰麗的、充滿想象的、極具童真童趣的、散文詩般的語言,反映了當代兒童的生存狀態(tài)和心理特征,抒寫了他們的向往與夢想,同時也折射出多元的社會生活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構筑出一百個五彩斑斕的夢境。
夢幻唯美的夢境
【精彩片段一】
閃閃爍爍的螢火蟲迎著古琴聲飛去了,就像金色的音符在夜色中飛舞。
轉過一個山坳,她聽見了瀑布嘩嘩流淌的聲音,一條白練般的瀑布從天而降,好像月宮的嫦娥抖動了月光長綢。而在高山流水的映襯下,一間茅屋掩映在竹林之中,月光下,茅屋的窗口閃現(xiàn)出金色的燈光,琴聲像山中的清泉一樣汩汩地流淌出來,大山和星空在琴聲中顯得更加深沉悠遠。她走到茅屋前,輕輕地佇立在窗前,靜靜地聆聽……彈古琴的先生走了出來,一身古裝,長須飄飄,讓人有穿越之感,原來是俞伯牙先生……
老師串講
選段描寫的是十二歲的茉莉的夢境。茉莉喜歡古箏,愛國學,尤其喜愛古詩詞。作者就給茉莉筑就了一個桃花源般唯美的夢境:漫天繁星的夜空下,一間茅屋掩映在大山深處的一片竹林之中,月亮的余暉透過窗戶靜靜地灑在彈琴人的身上,悠揚的琴聲和著清泉的流淌聲,給人以靜謐空靈之感。而在這個夢境里,作者也讓她遇見了奏響千古絕唱《高山流水》的俞伯牙先生。作者采用類似蒙太奇的寫法,即把發(fā)生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分散的生活片段,巧妙地組接起來,給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夢境。在這部作品中,還有很多夢幻唯美的夢境,大家可以去書中細細品讀。同學們也可以試試用這樣的方法寫一下自己曾做過的夢,或者筑就一個屬于自己的唯美的夢境,在夢境里遇見自己想遇見的人和事。
純真善良的心靈
【精彩片段二】
媽媽,你就把我吊起來,和香蕉一樣,吊起來,好嗎?
媽媽,你在水果商店里看到香蕉被繩子吊著嗎?
媽媽,蘋果躺下來睡覺了,梨子躺下來睡覺了,橘子和菠蘿也躺下來睡覺了。只有香蕉還吊著,媽媽,香蕉好可憐啊。它們這樣吊著,怎么能睡覺呢?媽媽,香蕉不能躺下來睡覺,我也要陪著它們吊著睡。
老師串講
閱讀選段,我們可以感受到屬于兒童的天真爛漫以及天性中未曾泯滅的善良。當小女孩看到香蕉被吊起來時,內心不由對香蕉產生一種憐憫,她對媽媽說:“香蕉不能躺下來睡覺,我也要陪著它們吊著睡。”在我們看來,小女孩的想法似乎有點傻氣,但正是這樣一種傻氣,深深地彰顯著孩童的純真以及人性的善。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際遇,對于遭受不幸和苦難的人們,我們要有悲憫情懷,并最大可能地釋放善意。
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
【精彩片段三】
陽光從葡萄架的縫隙里灑了下來。阿卜杜大爺?shù)男≡豪餅M了綠色的斑斑點點的陽光。一串串葡萄,像一串串琥珀,掛滿了枝頭。她和爸爸成了這個小院的貴賓。
一聽說德國的朋友想聽聽新疆的“十二木卡姆”,若羌的朋友便熱情地將他們帶到這個普通的民間小院來。
阿卜杜大爺還在田間勞作呢,扛著坎土曼回到家里,趕緊吩咐家人招待客人,去喊自己的徒弟來。然后,他進屋換了一身新衣,拿出了樂器熱瓦普,對著他們微微一笑,馬上就進入了角色。
動人心魄的“十二木卡姆”就在這樣簡樸的農家小院里展現(xiàn)在她的眼前了。
琴聲響起,鼓聲響起,蒼勁悠揚的歌聲響起。一個個樂師攜帶著樂器,悄悄走到葡萄架下席地而坐,馬上就會入樂歌唱,就像小溪匯入河流那么自然,那么簡單……
老師串講
選段出自《“絲綢之路”上的天使》一文,15歲的德國女孩跟隨父親騎行在夢中的絲綢之路上,她不僅領略了神秘、高貴、夢幻的帕米爾高原和慕士塔格峰,也欣賞了動人心魄的“十二木卡姆”,領略了我國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翱钢餐谅薄摆s緊吩咐家人招待客人”“換了一身新衣”都體現(xiàn)出新疆人民的熱情好客。在這個灑滿了綠色的斑斑點點的陽光、掛滿了琥珀般葡萄的小院,人們載歌載舞,迎接遠方來客。
閱讀選段,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如今的中國向世界敞開了胸懷,以更加昂揚自信的姿態(tài)融入世界潮流中,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絢麗多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