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刊為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yī)院與解放軍總醫(yī)院共同創(chuàng)辦的口腔修復專業(yè)學術期刊,由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yī)院主辦,劉洪臣、白玉興教授擔任主編。2002年被科技部列入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為雙月刊,面向全國發(fā)行,以全國各地的口腔醫(yī)師、科研人員和醫(yī)技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
2.本刊欄目有:論著、綜述、病例報告、專題講座、專家共識、專家筆談、專論等。專業(yè)專欄有口腔修復基礎研究、口腔功能與腦功能研究、咬合病研究、種植義齒研究、顳下頜關節(jié)病研究、樁核冠研究、烤瓷修復、全口義齒修復、固定義齒修復、可摘局部義齒修復、修復前正畸(正畸與修復)、數(shù)字化口腔修復、計算機在口腔修復的應用、口腔修復材料與設備、牙列缺失缺損的遺傳學研究、修復臨床、修復工藝技術、口腔美容修復、頜骨缺損修復、口腔修復常見問題處理、口腔修復質量控制、口腔修復調查、修復前外科、口腔生物力學研究、口腔修復教學、口腔頜面影像研究、口腔醫(yī)學科普、人工智能口腔修復與智慧口腔醫(yī)療與智慧口腔醫(yī)院等欄目。
3.文稿應具有科學性、真實實用。要求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shù)據(jù)準確,并做統(tǒng)計學處理。
4.論著、綜述、專題講座一般不少于4000字;其他文章不超過1500字。所有文章均需附英文題目,其中論著、綜述中英文摘要不少于400字,中英文摘要文題、作者及單位必須一致。每篇文章均需選擇3-10個關鍵詞。
5.本刊采用“結構式摘要”,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內容:①目的(Objective), 簡要說明研究目的、范圍和重要性;②方法(Methods), 簡要說明課題的基本設計, 使用的材料和方法;③結果(Results),簡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結果和數(shù)據(jù),敘述應具體、準確;④結論(Conclusions),簡要說明經(jīng)驗證、論證取得的正確觀點及其理論價值。摘要應采用第三人稱寫法。
6.正文各層次標題一律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號,并分級標出, 如“1”、“1.1”、“1.1.1”,一般不宜超過3級。
7.醫(yī)學名詞應以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的《英漢醫(yī)學詞匯》為準。藥物名稱則以1990年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為準。計量單位按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標準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8.參考文獻應為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文獻, 內部資料或待發(fā)表的文章一般不予引用, 論著一般不超過20條,綜述在40條以內。所用文獻按引用先后列于文末,并在文中引用處之右上角用小方括號標出序號。文獻作者3名以內全部列出,4名以上只列前3人,后加“等”或“et al”字樣。參考文獻格式如下:
[期刊]作者, 文題[J].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頁
例: 張清彬, 曹威, 吳麗紅, 等. 幾丁糖對大鼠顳下頜關節(jié)滑膜炎的療效研究[J]. 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20, 21(4): 215
Vincent SD, Fotos PG, Baker KA, et al. Oral lichen planus; The clinical, Historcal, and therapeutic fratures of 100 cases[J].OralSurg, 1990, 70(1): 165
[書籍]作者. 書名[M]. 卷或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頁
例: 郭天文主編. 口腔科鑄鈦理論和技術[M]. 第l 版, 西安: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1997: 50-57
Spencer H. Pathology of the lung[M]. 3rd,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77: 15-24
9.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 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 如“××基金資助課題(項目編號:××××)”。
10.文稿應一式兩份, 采用A4 紙打印輸出, 字號選用小四號字, 同時附單位正式介紹信, 并注明所有作者姓名、性別、單位、職稱、職務、學位、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政編碼及聯(lián)系電話, 通過郵局寄至本刊, 請勿一稿兩投。最好用E-mail 形式發(fā)送至編輯部。本刊電子信箱(E-mail)地址為: kqhmxfxzz@163.com;網(wǎng)址:http://khxf.cbpt.cnki.net
11.圖、表須單獨附頁, 應有圖注、表題, 并注明其在文中的位置和圖表號。線條圖請用繪圖紙墨繪, 要求線條清晰流暢, 形態(tài)逼真, 圖中所標字母和漢字應用印刷體, 不宜手寫。照片應對比度好, 層次分明, 結構清晰。文章表格采用三線表。
12.收稿后即編號, 如不刊用也不退稿, 請作者自留底稿。凡作者投稿后3 個月內未收到“不刊用”通知,則稿件仍在審理中, 如需另投他刊, 請先與本刊聯(lián)系, 否則后果由作者自負。凡修改的文章應在收到后20天內修回, 并注明“修改稿”字樣和編號, 同時附上一張存為word 格式修改稿件的軟盤與原稿一并發(fā)給編輯部。
13.來稿一律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guī)定, 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jié)。稿件確認刊載后需按通知數(shù)額交付版面費。文稿刊出后酌付稿酬(包括光盤版和網(wǎng)絡版稿酬), 所有發(fā)表稿件均贈送當期雜志2冊。
編輯部聯(lián)系人:劉 洋;電話: 15801205632、(010)57099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