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鋒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畜牧獸醫(yī)管理服務中心,山東日照 276500)
隨著畜牧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獸用藥劑類型也逐漸多樣化,有片劑、針劑、粉劑等。獸藥不管是什么樣的劑型,都是為了更有針對性的治療畜禽疾病,從而在短時間內(nèi)有效治療畜禽疾病,通過降低畜禽病死率來增加養(yǎng)殖戶的收益[1]。當然,不同的劑型藥,其投喂的方法、使用的器具和操作方法都有不同。本篇文章對不同劑型藥的投喂方法以及用途作一簡要綜述,以期為廣大養(yǎng)殖戶提供幫助。
當前,獸用片劑、丸劑藥物在獸藥市場中占比總體來說較少,主要使用于禽病防治,特別是散養(yǎng)戶用的較多。比如,用于治療小雞紅黃白痢的一些藥片或丸劑,對于疫病較重的發(fā)病雞,可直接掰開嘴飼喂;對于疫病不嚴重的或者預防疫病發(fā)生的雞群,基本上以拌料投喂為主,或者研磨碎后通過飲水使用。對于大家畜,一般要借助一些輔助器具,比如,將藥放在中心相通的竹筒里,并保定好動物進行投喂。大動物給藥之前一般采用站立保定,投藥者先用一只手從動物的一側口角伸進去打開口腔,另一只手將準備好的藥遞送到嘴里,然后閉合大家畜嘴巴并使其仰起頭,待藥吞咽下去后可松手;給豬投喂藥片時一般先用木棍撬開口腔,另一只手將藥片、藥丸自另側口角送入到舌背部,然后取出木棒,讓口腔自然閉合,藥物即可咽下去。
獸用粉劑藥目前應用較為廣泛尤其是一些預防性的、止瀉性的粉劑藥物。對養(yǎng)殖戶來說,粉劑給藥說也很方便,一般以拌料方式投喂。拌料給藥就是將藥物與飼料均勻攪拌在一起,然后讓畜禽在吃料的同時將藥物采食進去。拌料給藥的方法對于養(yǎng)殖戶來說,簡單、方便易操作,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對于動物本身來說,可以減少應激。但是拌料給藥的缺點就是藥物使用量難以控制,一是采食量大的吃進去的藥量多、采食量小的吃進去的藥量少,若是在治療疾病時這樣就會對采食量少的病畜不利,然而現(xiàn)實情況往往是有病的畜禽采食量少;其次,現(xiàn)在基本是顆粒飼料,機械化飼喂,這樣就會讓粉劑沉淀,時間長了,粉劑藥會沉淀到底下,畜禽采食不到,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因此在拌料投藥時應注意:一圈豬或者一棚禽,先計算出畜禽一次的采食量、畜禽群體體重,再按照藥物使用要求把藥物拌進料內(nèi),或將粉劑溶解在水里后拌料,以確保粉劑與飼料能混合均勻;若是自由飲水的或者機械化飼喂的,切忌一次性將藥物倒進飼料中,要逐漸混合,先將藥物與小部分飼料混勻,再將混合好的飼料和未加藥劑的飼料充分混合,逐步擴充以達到充分混勻的目的。若是有空閑的場地可將病畜禽挑出單獨飼喂,這樣效果更明顯。雖然會加大勞動力但是節(jié)約了成本。
針劑是現(xiàn)在常見的劑型。注射用藥也是現(xiàn)在治療疾病的主要方法,優(yōu)點是作用快,不會因消化液等因素影響藥效,且對疾病的針對性較強,效果明顯,尤其是對采食量差,精神不佳的病畜禽來說,注射治療比其他方式給藥方便。針劑的給藥方法主要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
皮下注射就是將藥液注入皮下結締組織內(nèi),然后經(jīng)毛細血管、淋巴管吸收再進入到血液循環(huán)中從而產(chǎn)生藥效達到治療的效果[2]。但是由于皮下有脂肪層,所以藥物吸收會比較慢,一般需要5~10min 才能呈現(xiàn)出藥效。在進行皮下注射時要選擇皮膚較薄皮下較為松軟的地方。比如豬、牛、羊的頸側,雞、鴨、鵝的翼下或頸背部的皮下,小畜禽一般選用1~10mL 的注射器,針頭一般用9 號的,大家畜一般選用10~100mL 的注射器,針頭一般選用12 號或者16 號的,注射前先進保定,毛比較長或者多的畜禽要進行局部的剪毛、消毒,注射時一只手捏起局部的皮膚形成一皺褶,另一只手持注射器注入藥液,針頭一般可刺入1~2cm,拔出針頭后,入針的部位按常規(guī)的消毒方法進行處理,若是皮下注入的藥液比較多可進行分點注射,但是刺激性強的不能進行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是指將藥液通過注射器注入肌肉組織內(nèi),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肌肉注射主要用在不宜或者不能做靜脈注射和皮下注射的時候,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地發(fā)生治療效果時。在注射時要選擇肌肉層厚實的地方,避開大血管和神經(jīng)干。如豬一般選在耳后、臀部肌肉豐滿的地方,雞、鴨、鵝一般選在胸肌或者大腿部肌肉厚實的地方,藥液注射前要將動物保定進行常規(guī)的局部消毒,注射時將帶有針頭的注射器與皮膚呈90°角迅速扎進肌肉,推動活塞手柄,將藥液注入肌肉內(nèi),拔出針頭時用酒精棉球按住進針的部位,進行常規(guī)的消毒以防出血或感染。
靜脈注射就是通過靜脈血管直接輸入,將藥液直接注入到靜脈內(nèi),藥液隨著血液的流動而分布到全身各處,從而發(fā)揮藥效達到治療的效果,因見效快所以排泄得也快。因是隨血液的流動發(fā)生藥效,所以靜脈注射的藥液在機體內(nèi)的作用時間也比較短,但是靜脈注射的優(yōu)點在于能容納大量的藥液,也可耐受刺激性較強的藥液,在動物失水、失血較嚴重的時候可以用靜脈注射的方法進行大量的補液、輸血,靜脈注射量較小時可選用大容量的針管進行推注,靜脈注射量較大時可選用輸液袋進行滴注。當然,靜脈注射對不同的動物選擇的部位也不同。
3.3.1 牛、羊的靜脈注射
牛、羊的靜脈注射一般選擇頸靜脈,頸靜脈血管比較粗,進針容易,注射前一只手的拇指按住頸側的血管,使其鼓起,選擇好位置用碘酊棉球進行標記,然后進行局部的剪毛消毒,再次用一只手的拇指壓住頸靜脈,使頸靜脈怒張,另一只手拿起注射針準確的扎到血管部位,看見有回血時再將針頭順入血管內(nèi)固定注射針,打開流蘇調(diào)節(jié)器調(diào)整好藥液滴入的速度即可輸入藥液。牛的皮膚比較厚,在進行靜脈注射前,找到入針的地方進行常規(guī)的剪毛、消毒,然后一只手的拇指按住頸側的血管,使其怒張,另一只手拿著注射針利用腕力迅速刺入,看見有血液流出后迅速連接輸液軟管,固定好注射針打開流蘇調(diào)節(jié)器調(diào)整好藥液滴入的速度即可輸入藥液。
3.3.2 豬的靜脈注射
豬的靜脈注射一般可采用耳靜脈或者前腔靜脈。
豬耳靜脈注射方法:注射前將豬保定好,在選擇入針的地方進行常規(guī)的局部消毒,用一只手的拇指按壓血管,另一只手可用酒精棉球進行擦拭,使耳靜脈充血怒張,然后拿起注射針沿耳靜脈血管刺入,此時注射針應與皮膚呈30~45°角,刺入皮膚后看見有回血即視為刺到血管內(nèi),再將注射針順著血管向前伸入,固定好注射針調(diào)整好流速調(diào)節(jié)器即可注入藥液。
豬的前腔靜腔注射法:前腔靜脈注射時豬的保定方法有站立保定法和仰臥保定法,一般選用仰臥保定法。將豬進行仰臥保定的時候可以很明顯地看到胸骨柄向前突出并于兩側的第1肋骨與胸骨接合處的直前、側方各有一個凹陷的窩用手觸摸時更為明顯,找準位置后進行常規(guī)的消毒處理,治療者持帶有針頭的注射器,由右側沿第1 肋骨與胸骨接合部前側方的凹陷處緩慢地刺入,注射器一邊緩慢刺入一邊慢慢地回抽注射器,看見有回血后,可將注射器內(nèi)的藥液緩慢的推入,待藥液注入完畢后用酒精棉球壓住注射部位拔出針頭進行消毒。
3.3.3 犬、貓的靜脈注射
隨著寵物行業(yè)的發(fā)展,犬、貓的疾病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寵物治療上,靜脈注射用得比較多,尤其在寵物犬、貓大量失水的情況下,一般選用靜脈注射治療[3]。犬的靜脈注射一般選在前肢正中靜脈,貓的靜脈注射多選在后肢內(nèi)側面大隱靜脈。
犬的前肢正中靜脈注射法:這是寵物犬最常用的靜脈注射部位,因為犬的前肢正中靜脈要比后肢小隱靜脈略粗一點,采用前肢正中靜脈注射時可以將寵物犬側臥、仰臥或者站立保定,用止血帶結扎,酒精棉球消毒,使靜脈怒張,注射針順著血管刺入見有回血,固定注射針,打開流速調(diào)節(jié)器,調(diào)整好流速將藥液緩慢的注入靜脈中,整個過程需要寵物犬主人的陪伴,以防寵物到了陌生的地方會有不安、亂動或者受驚嚇而導致注射針刺破血管妨礙治療,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貓的后肢內(nèi)側面大隱靜脈注射法:寵物貓在靜脈注射時常選用后肢內(nèi)側面大隱靜脈,肢內(nèi)側面大隱靜脈在后肢膝部內(nèi)側淺表的皮下[4]。在給寵物貓靜脈注射時,助手可將寵物貓背臥后固定,伸展后肢向外拉直,暴露出腹股溝,在腹股溝三角區(qū)附近,先用手指觸摸股動脈跳動部位,用碘酊進行標記,并用推毛器將毛處理干凈,然后一只手拿起注射針在跳動的股動脈下方直接刺入大隱靜脈管內(nèi),看見有回血后將注射針順入血管內(nèi)固定好注射針,打開流速調(diào)節(jié)器,調(diào)整好進藥的速度,整個過程需要寵物貓主人的陪伴,以免寵物到了陌生的地方會有不安、亂動或者受驚嚇而導致注射針刺破血管妨礙治療,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優(yōu)點:一是藥液直接進入脈管內(nèi),隨著血液分布全身,藥效很快就能得到發(fā)揮,作用強,注射的部位疼痛反應也比較輕;二是藥物直接進入血液,不會受到消化道及其他臟器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或失去作用;三是病畜能耐受刺激性較強的藥液如鈣質劑等,容納量也大,可進行大量的輸液。
需要注意的是:要嚴格消毒,包括用到的器具和注射部位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規(guī)程;注射針在刺入血管前要準確避免刺破血管造成局部的血腫;輸液軟管在輸液前排空氣泡;輸液的整個過程要注意觀察有無異常表現(xiàn),一旦發(fā)現(xiàn)立即停針;輸液時注意藥液的溫度,避免太涼引起不適。
胃管的投藥方法一般用于大家畜,常見的動物是牛。
應用情況:一般是在當水劑的藥量比較多時或者藥品帶有特殊氣味影響味覺不宜飼喂且經(jīng)口又不容易灌服時,可選用胃管投藥的方法[5]。胃管投藥的方法一般都需用胃管經(jīng)鼻道或者口腔投給藥物。此外胃導管也可用于探查食道是否通暢、牛瘤胃鼓氣時的瘤胃排氣及抽取胃液或排出胃內(nèi)容物及洗胃,有時也可用于病畜的投食飼喂。
應用工具:在進行胃導管時要選用軟硬適宜的橡皮管或塑料管,根據(jù)不同的動物而選擇相應的用具,包括管徑口的大小及長度,比較專業(yè)的胃導管是末端呈閉塞狀,而于近末端的側方設有與多個小開口,這樣的更為方便使用,其他用具還有漏斗或打藥用的加壓泵,插胃管用的開口器,盆等。
操作方法:以牛為例,??山?jīng)口或經(jīng)鼻插胃管。經(jīng)口插入時先將牛進行必要的保定,并給牛戴上提前備好的木質開口器,助手固定好頭部。將胃管涂抹潤滑油后,在開口器的孔內(nèi)送入,尖端到達咽部時,牛將會自然下咽。確定好胃管插入食道無誤后,再接上漏斗方可灌藥。灌完后再慢慢將胃管抽出,并解下木質開口器。
胃管插入食道的判斷:胃管插入食道的判斷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判斷胃管是否插進食道,檢驗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綜合判斷防止發(fā)生失誤,以保障其胃導管給藥的安全。比如:比如胃管進入時的感覺,進入食道時插入后前進有阻力而插入氣管時沒有阻力;或者將胃管外端浸入在水里面,若是沒有氣泡則胃管在食道內(nèi),隨著呼吸而有規(guī)律的產(chǎn)生氣泡則在氣管內(nèi),同時也可以通過感官氣管來判斷,聞一聞有沒有酸臭味或者觸摸一下,也可以聽一聽等。
胃管投藥的注意事項:胃管使用前要仔細洗凈消毒以免附帶異物,涂以滑潤油或水,使管壁潤滑,插入或者抽動時不宜粗暴,要小心、緩慢,動作要輕柔;有明顯呼吸困難的病畜或者有咽炎的病畜不宜使用該種方法投藥。
不同劑型的藥需要用不同的投喂方法,才能更好地達到治療畜禽疾病的效果。片劑、丸劑對一些畜禽投藥比較方便,成本低,效果確實;粉劑藥通過拌料飼喂,省時省力,尤其在平時預防性用藥時更為方便;針劑針對性較強,給藥成本低,也不會受到消化道及其他臟器的影響??傊?,不論是哪種投藥方法,都是為了更好的降低成本、減少人力、物力,更好地提高藥物使用效果,更好地防治病畜疾病,增加養(yǎng)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