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鳳仙 鄧好 張舒寧 李昱潔 袁蘭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婦在懷孕期間身體代謝出現減退,導致糖代謝發(fā)生異常,進而出現糖尿病癥狀,屬于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疾病[1]。根據全球最新調查發(fā)現,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病率由原先的3%上升到現在的9%,而目前仍有上漲趨勢[2]。臨床將這類患者分為兩種情況診斷,一種為產婦在妊娠期間確診為糖尿病,另一種為妊娠期產婦血糖含量與空腹狀態(tài)下相同,或機體糖耐量發(fā)生異常的患者。若發(fā)病患者體內的血糖水平就會持續(xù)增加,機體自身代謝能力和分泌情況也會出現紊亂跡象,若不及時應用有效治療措施,不僅會給患者帶來身體危害,同時也會影響到產婦妊娠結局,給新生兒健康也會造成嚴重影響[3]。飲食控制和運動引導是目前臨床中比較常用的護理方式,但不同的模式所呈現的結果也不相同。因為產婦的身體和心理等都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壓力,誰也無法預料到分娩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事件,同時這也增加了產婦的壓力性。中醫(yī)情志護理聯合飲食宣教是通過緩解產婦的心理負擔,讓產婦放輕松,提升產婦的依從性。目前,我國醫(yī)療技術逐漸的創(chuàng)新,醫(yī)院對臨床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工作列入工作重點。采取中醫(yī)情志聯合飲食宣教的護理可以更好地降低患者血糖含量,改善妊娠結局,效果理想。
選擇2019年5月—2021年6月9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條件:妊娠24~28周進行常規(guī)葡萄糖耐量試驗呈陽性,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血糖范圍值:空腹血糖5.1 mmol/L,服用糖水后1 h血糖10.0 mmol/L,2 h血糖8.5 mmol/L,若上述存在1項異常情況,可直接確診;入選患者均為單胎妊娠;具備常規(guī)的溝通能力;針對本次試驗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文件,并愿意定期到門診復查。排除條件:有其他產科合并癥;存在糖尿病遺傳史者;需要胰島素治療者。按照組間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6例。對照組:年齡25~35歲,平均30.37±4.19歲;平均身高160.24±5.13 cm;平均體質量60.35±11.40 kg;平均孕周26.43±2.17周;觀察組:年齡26~35歲,平均30.36±4.14歲;平均身高160.65±5.08 cm;平均體質量60.24±11.37kg;平均孕周26.37±2.05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1 對照組 在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情志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情志引導:中醫(yī)中的“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是指告訴患者疾病對自身的危害及影響,指出對病情有利的方式,利于控制病情的意義[4]。為此,護理人員要先傾聽患者內心真實想法,同時清楚患者的心理需要,分析并評估患者此時的心理狀態(tài),針對性給予情緒指導,并采取通俗且溫柔的語言向患者講述相關妊娠期糖尿病的基礎知識,鼓勵患者正確面對疾病。與此同時為患者講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成功分娩的案例,并讓患者向其看齊,幫助患者提升治療的決心。
(2)健康宣教:對患者解答內心疑惑,中醫(yī)中指出“治心病,藥物所不能及、宜設法以心治心”觀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為過度擔心自身健康、胎兒情況,往往心存焦慮,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的問題給予耐心回答,降低患者不必要的擔心,調整患者氣體通暢[5]。
(3)以情制勝:中醫(yī)學認為“憂傷肺,喜勝優(yōu)”,護理人員在服務時,需依照五行相克理論施展情志護理,如針對有抑郁傾向的患者,可以采取播放輕音樂或用歡樂的氣氛感染患者,讓患者處在歡樂當中,幫助患者勇敢克服不良情緒;對有焦慮的患者,按照“思勝恐”中醫(yī)理論,鼓勵家屬理解患者,對患者講述只要遵醫(yī)囑服藥和運動,合理控制飲食,可有效緩解血糖變化,同時為患者舉例同類型疾病血糖控制穩(wěn)定的患者,以此增強對患者的情緒安撫。
(4)順情從欲:在中醫(yī)情志中,順情從欲是指盡可能地滿足患者的合理化需要,降低負面情緒。護理人員給予患者關懷和照顧,對日常生活上給予健康指導,叮囑家屬要多給予患者關心和愛護,時刻陪伴患者身邊,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建立對抗疾病的信心[6]。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干預基礎之上增加飲食宣教。
(1)飲食計劃:護理人員在確?;颊呷焉锲陂g的營養(yǎng)所需與熱量的前提下,按照其身體情況和疾病表現,對患者飲食進行評估[7],制訂可行性的飲食及運動計劃,引導患者合理控制飲食,日常生活中實行少吃多餐,降低機體內的血糖變化[8]。
(2)糖分控制: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適當運動,可減少自身體質量,以此來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入,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纖維素及微量元素等食物。膳食比例分布為糖類<40%,脂肪及蛋白控制在25%~30%。為降低患者持續(xù)出現饑餓感,護理人員要對患者血糖保持平穩(wěn)狀態(tài),實施一日4~5餐。熱量比例早餐占比10%,午餐和晚餐各占30%,剩余比例可為患者增加1~2餐[9]。
(3)蛋白質監(jiān)測:護理人員為患者測量每日熱能,要控制在7500~9200 kJ范圍內,主要每日要在300~400 g。妊娠前半期中蛋白質每天的體質量1.5 g,后半期每個月提高到25 g,每天保證4~5餐。
(4)血糖監(jiān)測:妊娠的全過程患者體質量增加在10~12 kg,妊娠后半期,護理人員每周監(jiān)測患者體質量,不能超過0.5 kg。每日在確定時間對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含量及糖化血紅蛋白進行監(jiān)測,為患者成立個人健康檔案,實時記錄好患者的各項血糖數據變化[10]。
(1) 不良妊娠結局:包括早產、剖宮產、感染、高血壓綜合征。
(2) 新生兒健康情況:包括巨大兒、胎兒畸形、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3) 護理后不同階段血糖指標變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雙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 ; 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各項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其中剖宮產和高血壓綜合征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胎兒畸形、巨大兒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健康情況比較
兩組4個時間點空腹血糖指標均呈下降趨勢,時間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時間<0.05);干預后各時點均以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組間<0.05),并且隨觀察時間延長,組間差異逐漸增大(P交互<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同孕周空腹血糖比較(mmol/L)
兩組4個時間點餐后2 h血糖指標均呈逐漸下降趨勢,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時間<0.05);干預后各時點均以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組間<0.05),并且隨觀察時間延長,組間差異逐漸增大(P交互<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同孕周餐后2 h血糖比較(mmol/L)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產婦在妊娠期中首次發(fā)生機體糖耐量異常表現,其中60%產婦在分娩后患上2型糖尿病。目前臨床對該疾病的發(fā)病機制不夠明確,很多學者認為引發(fā)該疾病的因素有很多種,其中包含遺傳、年齡、體質量、飲食等,若孕婦自身機體長期處在高血壓的狀態(tài)下,很容易滋生其他疾病,導致妊娠高血壓綜合征[11-12]。血糖持續(xù)高經過產婦胎盤運轉會對新生兒造成影響,如巨大兒,若血糖量長時間居高不下,產婦羊水中的血糖也會增加,且壓力變大,會造成胎兒窒息情況,引發(fā)胎兒早產,危害患者及新生兒的生命質量。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干預時,普遍遵照原則為控制血糖變化,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巨大兒、胎兒畸形、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fā)生率高于觀察組;由此得知,對照組主要針對患者的情緒做出干預,由于很多患者的對糖尿病理解能力有限,依靠單純的心理指導不足以讓患者的血糖恢復平穩(wěn),為此,對照組護理方式的可行性具備局限性。而觀察組的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中醫(yī)情志護理的同時,還增加飲食宣教護理,可以讓患者在保持血糖正常范圍下,改善患者心理情緒。飲食控制可以直接減少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同時也減少新生兒的風險發(fā)生,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平穩(wěn)后,新生兒的健康也得到一定保障,為此,觀察組新生兒健康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因為葡萄糖不僅是胎兒能量物質,也是胎兒脂肪、糖原合成的原材料,對胎兒在胚胎發(fā)育期、器官分化期有直接的益處,使得母體內糖代謝以及分泌系統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改變[13]。觀察組妊娠結局優(yōu)于對照組。對照組空腹時血糖、餐后2 h血糖含量均比觀察組高, 觀察組提出的中醫(yī)情志聯合飲食宣教干預,可以結合患者自身的飲食習慣對機體實施改善,得到可行性的護理效果。中醫(yī)情志護理結合飲食宣教對患者進行干預時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況,降低不良的妊娠結局。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代謝功能出現降低,孕婦內分泌也會受到糖量的影響,血糖無法恢復正常,易發(fā)生多種疾病。為此,很多患者的心理情緒會出現很大變動,例如焦慮、抑郁等情緒。為了提升護理質量,護理人員需要按照患者疾病情況來確定管理方案,通過調整飲食及心態(tài)來監(jiān)測血糖,降低并發(fā)癥,繼而患者的各項血糖指數也會得到良好恢復,由此分析,單純的一種護理措施不能夠滿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需要,需要心理情緒結合飲食控制方可確?;颊叩纳眢w健康[14]。
綜上所述,針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給予中醫(yī)情志護理聯合飲食宣教,可提升患者妊娠結局,改善血糖變化,提高新生兒健康水平。因本次研究樣本量較少,干預時間有限,導致研究具有局限性, 但可為之后的大量樣本研究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