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毅鵬
說起長征來,年輕人并不會感到陌生。在中小學階段,它是語文課本中的紅色故事,是歷史教材中的重要篇章,關于長征的歷史意義,更是深深銘刻在大家心里。然而,這并不能讓年輕人全面把握長征的歷史脈絡。當我們試圖從長征路上,尋求啟迪當下、照亮未來的精神力量,追問長征和年輕人之間的關系時,怕是會有人語塞了。
回到歷史現(xiàn)場,才能觸摸歷史的溫度。在各種與長征有關的采風、旅行或報道活動中,那些循著紅軍足跡再出發(fā)的人,顯然希望通過親臨現(xiàn)場、瞻仰遺跡、走訪記錄等形式,最大程度地還原當年那一段初心如磐、曲折探索的歷程。重走不是為了重復總結歷史意義,而是在充滿著時空回響的“事發(fā)現(xiàn)場”,重新廓清對歷史事件的認知,重溫先輩的革命信念,積累起比書本更可靠的身體經(jīng)驗和情感記憶。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遍L征代表著不怕犧牲、敢于勝利的理想信念。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偉大長征,前后轉戰(zhàn)14個省,一路擺脫數(shù)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翻雪山,過草地,不斷挑戰(zhàn)極限,不勝不休,最終完成了部隊的戰(zhàn)略轉移,保全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長征的勝利,也為開展抗日戰(zhàn)爭、挽救國家民族的命運創(chuàng)造了積極條件。
毛澤東同志說過:“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币虼耍贻p人重走長征路,既是重溫我們黨的初心使命,也是學習先輩們?nèi)绾卧谄D苦惡劣的環(huán)境與復雜嚴峻的形勢下,做到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在新時代環(huán)境下,焦慮和困惑、迷茫和躺平,時常阻攔著年輕人前進的腳步,重走長征路,能讓他們得到更多精神力量去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長征路象征著有錯必糾、獨立自主的勝利道路。在長征途中,我們黨召開了遵義會議,這是我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開啟了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新階段。由此觀之,長征路也是一條揭示未來方向的大道。年輕人重走長征路,將進一步認識到人生道路的曲折往復,不管是在兇險的至暗時刻,還是奪目的高光瞬間,都不能放棄對真理的信仰。
年輕人重走長征路,能夠在歷史遺跡面前,獲得豐贍廣博的精神滋養(yǎng)。社交媒體時代,年輕人足不出戶,就可以遍知天下事,視野看似開闊,但其實卻是在“靜止”地看世界,得到的外部認知是支離破碎的。弘揚長征精神,用行走的方式丈量中國,未嘗不能獲得一種嶄新的觀看世界的角度。即使你不能走完長征路,但只要上了路,就有可能突破那些阻止你和外界充分連接融通的壁壘。
在《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埃德加·斯諾這樣寫道:“冒險、探索、發(fā)現(xiàn)、勇氣和膽怯、勝利和狂喜、艱難困苦、英勇犧牲、忠心耿耿,這些千千萬萬青年人的經(jīng)久不衰的熱情、始終如一的希望、令人驚詫的革命樂觀情緒,像一把火焰,貫穿著這一切?!币淮擞幸淮说拈L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年輕人踐行長征精神,為國家、民族貢獻獨特的青春力量。重走長征路,年輕人將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我們黨同人民群眾榮辱與共、同肩并行的親密關系,這是我們黨不斷創(chuàng)造奇跡、走向勝利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