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莉
(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景德鎮(zhèn) 333000)
作為一個文化強國、文化大國,中國文化不斷影響著世界文化。在中國文化大踏步走向世界的同時,一張有力的明信片已經(jīng)悄然形成——陶瓷文化。凝聚著中國文化的陶瓷早已成為國際間交流的標志之一,而作為主要國際通用語言的英語就成為了陶瓷交流的重要語言工具,因此陶瓷英語應運而生。隨著陶瓷英語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譯者投身于陶瓷英語的翻譯中。
在大量的陶瓷英語翻譯實踐中發(fā)現(xiàn)陶瓷英語文本的特點對譯文的影響很大。如果對陶瓷文本特點不足夠了解,很容易在翻譯過程中產(chǎn)生各問題,比如理解困難、翻譯不恰當?shù)龋瑢е路g不能順利進行。然而,國內外對英語文本特點的研究涉及各種類型,比如科技、法律、商務等,對陶瓷英語文本特點的研究相對較少,所以有必要對陶瓷英語的文本特點這一問題進行探索。希望通過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能夠促進陶瓷英語翻譯的順利進行,并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弘揚中國文化。
國外對陶瓷英語的研究相對較少,主要聚焦于陶瓷本身,從材質(Ayman Muhammad Tsabit1&Dang-Hyok Yoon12022)、加工(Pradyot Datta1&Vamsi K.Balla12021)、釉料(Trinitat Pradell &Judit Molera2020)以及保存(G.Gerasimova 2016)等角度對其進行研究,很少單獨研究陶瓷英語文本的特點。
國內對陶瓷英語的研究相對較多,大多從語言特征(沈惠娟&童琳2012)、術語分析(朱竹芳&胡甦生2006)、翻譯策略(余娜2008)等角度切入,對陶瓷英語文本特點的研究很少。其中李延林,葛文峰(2006)介紹了陶瓷英語的特點及其美學取向;謝志明(2018)對陶瓷英語文本進行了分類,并針對不同的文本類型提出了不同的翻譯策略。
雖然國內外對陶瓷英語的研究很成熟,但對于陶瓷英語文本特點的研究有待進一步擴展。
陶瓷英語文本類型眾多,比如書籍、典籍、畫冊、宣傳冊、科研文獻以及紀錄片和宣傳片等??蒲形墨I真實客觀地記錄了陶瓷的制作工藝和裝飾工藝,宣傳冊主要介紹了不同瓷器的器型、釉色以及美學價值,文化典籍不僅介紹了精美的瓷器還介紹了相關的發(fā)展來源以及文化背景。此外,陶瓷英語文本的文體也很繁復,既有介紹其工藝、技術的實用型文本,也有表達其評論、欣賞與贊美的表情型文本,有些文本兩者兼有之。根據(jù)卡特琳娜那·萊斯的分類理論,可以把陶瓷英語文本具體分為四類,即: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操作性文本以及視聽型文本。信息型文本主要包括科研文獻、專利文本等,旨在傳遞陶瓷技藝信息,表述客觀、直白。操作型文本主要包括宣傳冊、畫冊等,旨在感染讀者,表述活潑、優(yōu)美。表情型文本主要包括點評、欣賞類文獻,旨在傳遞其觀點和情感,表述精當、獨到。視聽型文本主要包括講座、及節(jié)目介紹等,旨在宣傳介紹各類瓷器,表述生動、活潑。當然,同一文本經(jīng)常出現(xiàn)兩到三種文本類型。由此可見,陶瓷英語文本是指所有以英語介紹其技藝、文化、價值以及相關信息的文本。
研究陶瓷英語文本的特點,就是探討所有這些文本類型的特點。并根據(jù)這些特點來指導陶瓷英語的翻譯實踐。由上可知,各種陶瓷英語文本主要介紹了陶瓷的制作工藝、裝飾工藝、發(fā)展來源以及文化象征意義等內容,因此涉及大量的歷史、文化以及專業(yè)信息等。所以陶瓷英語文本具有專業(yè)性強、文化性強的特點。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找到了相關總結。比如:陶瓷文本具有專業(yè)性強、信息量多、文化負載詞多等特點(黃婷,2016)。陶瓷工藝的專業(yè)化,導致其專業(yè)知識強,專業(yè)術語多(景德鎮(zhèn)學院學報,2018(5):81-86)。因此,陶瓷文本具有專業(yè)性強、專業(yè)詞匯多的特點。除了專業(yè)性外,陶瓷文本還具有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器物凝聚著文化,陶瓷文本在介紹瓷器的同時,也會介紹其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尤其是相關文化典籍和紀錄片等。比如Ceramics of Ming Dynasty這一紀錄片不僅介紹了明朝的瓷器還介紹了明代的相關歷史背景。陶瓷是人類文明的印證,精美的陶瓷往往與建筑、文學、民俗、哲學、宗教等元素相結合,蘊含著深厚的文化(謝志明,2018)。因此,陶瓷英語文本具有很強的文化性特征。除了專業(yè)性和文化性外,陶瓷文本還具有多模態(tài)性的特點。多模態(tài)性是指同時涉及多種感官,比如聽覺、視覺等。陶瓷英語文本也包括視聽型文本,在翻譯實踐過程中會同時涉及聽覺、視覺等,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內,這種一邊展示一邊介紹的多模態(tài)性特點很容易分散譯者精力,導致翻譯的失敗。然而最近幾年這一文本類型經(jīng)常出現(xiàn),使其文本呈現(xiàn)更加生動、形象。所以單獨對這一文本類型的特點進行了探討。
在陶瓷英語翻譯實踐中發(fā)現(xiàn)陶瓷英語專業(yè)知識涉及各個方面,比如制作、裝飾、工藝、設備等。如各種釉色:Opalescent glaze(汝濁釉)、moon white glaze(月白釉)、crushed strawberry red glaze(銅紅釉)、pear peel glaze(梨皮釉)、slip glaze(泥漿釉)等;各種紋飾:interlocking flowers(纏枝紋)、descending-leaf pattern(垂葉紋)、cloud pattern in gold(錯金云紋)、stippling design(點刻紋)、embossed decoration(堆花)等;各種技藝:throwing(拉坯)、trimming(利坯)、shaking(蕩釉)、carving(刻花)、impressing(劃花)等;各種設備:V-type mixer(V行混合機)、cup-head(杯行機頭)、multi-knife turning machine(多刀修坯機)、extruder(擠泥機)、kick wheel(腳動陶車)等。
此外,陶瓷英語文本還涉及各個學科領域的專業(yè)知識,比如材料、物理和化學等。例如:Cobalt is a chemical element whose main components are arsenide,oxide and sulfide.Before the 19th century,cobalt was most widely used as a dye,and in the Middle Ages it was an important mater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glazes and for Islamic glazed pottery.鈷是一種化學元素,主要成分是砷化物、氧化物和硫化物。19世紀以前,鈷主要用于染色,在中世紀,是釉彩和伊斯蘭釉瓷的主要原料。分析:在這段翻譯實踐中,除了陶瓷專業(yè)知識外,還涉及了相關的化學專業(yè)知識,即鈷料的組成成分和功用。如果對這一學科的專業(yè)知識不是很了解,很容易造成翻譯困難。
陶瓷英語文本不僅專業(yè)性強、涉及范圍廣,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大量的專業(yè)詞匯。例如:During his reign,supplies of cobalt to make the under glaze blue design was interrupted,and so blue and white wares during his reign have a much weaker tone,because the use of imported cobalt quite sparingly or mix with local cobalt.在其統(tǒng)治時期,用來制作釉下青花的的鈷料沒有了,所以當時的青花瓷色調比較暗,因為進口的鈷料很少,或者與當?shù)氐拟捔匣旌鲜褂?。分析:在這短短一句話中,就出現(xiàn)了四個專業(yè)詞匯:cobalt(鈷料)、under glaze(釉下)、blue design(青花)、blue and white wares(青花瓷)。實際上青花瓷是以鈷料作為釉下彩繪原料,然后經(jīng)高溫還原焰燒制而成。其色澤艷麗動人,呈色穩(wěn)定,在明朝時期發(fā)展到了頂峰。如果對這些專業(yè)詞匯不夠熟悉,也很容易在翻譯過程中造成理解、記憶等困難,不利于翻譯的順利進行。
由此可見,陶瓷英語文本不僅涉及陶瓷各個方面的專業(yè)知識,還涉及各個學科的專業(yè)知識,而且經(jīng)常出現(xiàn)大量的專業(yè)詞匯,因此陶瓷英語文本的專業(yè)性很強,需要譯者不斷拓展各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并積累相關專業(yè)詞匯。
陶瓷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凝聚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因此具有鮮明的文化性色彩,涉及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識。陶瓷經(jīng)常以各種形式體現(xiàn)中國文化,比如器型或紋飾。如:celadon pot with phoenix-headed cover and dragon-shaped handle(青 釉 鳳 頭 龍 柄 壺)、octagonal blue-and-white bottle with dragon and cloud design(青花八棱云龍瓶)、blue-and-white dish with design of interlocking lotus branches and dragon(青花纏枝蓮龍紋盤)……鳳頭龍柄壺和青花纏枝蓮龍紋盤,就充分體現(xiàn)了華夏民族對神話傳說中龍鳳的向往。在中國,龍象征著皇權-一統(tǒng)天下,鳳象征著后位-母儀天下,亦有龍鳳呈祥一說,因此龍鳳等形象很容易出現(xiàn)在陶瓷中。又如blue-and-white jar with design of crane and deer and tail of phoenix(青花鶴鹿紋鳳尾尊),尊體繪有鶴、鹿、鳳三者形象。鹿諧音“祿”,寓意福祿;鶴自古以來就有延年益壽之含義,與鹿一起寓意鶴鹿同春;鳳為百鳥之王,象征祥瑞。三者一起寓意福祿長壽,吉祥喜樂,充分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傳統(tǒng)民俗外,陶瓷還體現(xiàn)了各種宗教色彩,如Buddhist emblems(法寶紋)、white porcelain object of Goddess of Mercy(白瓷觀音)、red-glazed pot shaped of monk’s cap(紅袖僧帽壺)。在中國絲綢之路不斷發(fā)展的同時,中西方文化也進行了不斷的融合,而陶瓷就是其最有力的見證。像陶瓷人物形象中的各種異域宗教人物形象,如基督教中的亞當、耶穌等,就充分展現(xiàn)了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傳播;有些瓷器還借鑒了異域色彩紋飾和器型,比如一些瓷盤中的波斯紋飾,就充分展現(xiàn)了各國文化間的碰撞與融合。因此,陶瓷英語文本具有很強的文化性,涉及歷史文化宗教等各個領域,文化背景知識很多。例如:This sauce dish was made in the time of Hong Wu emperor,he conquered the Mongols and established the Ming dynasty in 1368 and he had an extraordinary life story.At one stage,he was so poor,he had to beg for land to bury his parents.By the time he was forty,he was son of heaven ruling all of the China.這個碟子燒制于洪武時期。他曾征服了整個蒙古,并建立了明朝。他有著傳奇的一生。開始他很窮,就連埋葬父母的土地都是和別人乞求而來的。然而在他40歲的時候,他成為了統(tǒng)治整個中國的天子。分析:演講者在介紹這個瓷器的時候,還介紹了其生產(chǎn)的相關歷史文化背景,如果對這些文化背景知識不足夠了解,就很容易造成翻譯困難。由此可見,陶瓷文本除了專業(yè)性外,還具有很強的文化性特點,譯者要不斷地提高文化專業(yè)素養(yǎng)。
陶瓷文本屬于信息型文本和視聽型文本(段艷麗,2017)。近年來,視聽型文本出現(xiàn)的比較頻繁,而且與其他類型的文本有著明顯的不同,所以單獨對這一文本類型的特點進行了探討。視聽型文本同時涉及聽覺和視覺,尤其在陶瓷英語口譯中,涉及多種感官處理,因此具有多模態(tài)性的特點。例如:The next item on the table is this box which was made for the Long Qing emperor,who really only ruled for five or six years between 1567 and 1572.It’s a beautiful square box.It’s interesting,because has this pattern of two dragons,you can see the heads here,and the clean bods running away through with five claws,feet,and chasing the flaming pearl among the clouds.And in edges,each edge got different dragon around the edge on the four sides.下一件瓷器是桌子上的這件瓷盒。它是專門為隆慶皇帝燒制的,隆慶帝僅僅統(tǒng)治了五六年的時間,從1567年到1572年。這件瓷盒很漂亮,也很有趣,因為上面繪有兩條龍紋,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它的頭、蜿蜒的龍身和五爪腳。它們正在云霧中追逐一顆亮麗的珠子。盒子邊緣,每一部分都繪有不同的龍紋,共有四邊。分析:在這段英語口譯實踐中,演講者一邊展示瓷器,一邊介紹其紋飾和歷史文化背景,同時涉及聽覺和視覺信息的處理,具有多模態(tài)性,如果譯者不能很好地把握這種多模態(tài)性信息處理能力,就很容易在口譯過程中產(chǎn)生精力分配失衡,導致口譯任務的失敗。又如:We begin with this building here,with these typical Chinese roof edges that up turned at the edge.Inside,you can see a scholar waiting with a bottle of wine.And his servant is pointing out the procession of people who are coming to see him.The first servant is carrying a sword over his shoulder.The second has a musical instrument wrapped in silk called Qin.After them come the scholars themselves mounted on the horseback with his fabulous black hats.Each one has a rank badge on his chest.And horses be detected with fabulous uh bridals and saddles.Behind three scholars,we have two more servants,one who is bringing a shoulder pole with two picnic baskets attached,each of layer would have contained different delicious.And his friend behind him comes with two wine jars full of delicious wine for their feast.And followed at the end,another servant carrying a stack of books.那就從這個典型的中國式屋檐建筑開始。在亭子里面,你可以看到一個正拿著酒壺在等待的文人,他的隨從正指著一排行人。第一個隨從肩上扛著一把劍,第二個隨從背著一把琴。后面有三個騎著馬的文人,頭戴精美的黑色官帽。每個人胸前有一個軍功章。馬背上都安裝了韁繩和馬鞍。后面還有兩個隨從,一個肩膀挑著一對擔子,上面有兩個籃子,籃子的每一層都裝滿了不同的美味。另外一個挑著一擔美酒,專為這次野炊而準備。分析:在這短短一分鐘的表達中,演講者就介紹了瓷瓶板畫中的十個人物形象,一邊展示一邊介紹,同時涉及聽覺、視覺以及記憶信息處理,內容多且形式復雜,很容易給譯者造成記憶和精力失衡問題。因此,面對陶瓷英語文本多模態(tài)性這一特點,譯者要不斷完善多模態(tài)信息處理能力以及一心多用的能力。
陶瓷英語文本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鮮明的文化性和獨特的多模態(tài)性,因此在陶瓷英語翻譯過程中,譯者要不斷提高專業(yè)能力、文化素養(yǎng)、一心多用能力以及多模態(tài)信息處理能力,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陶瓷英語翻譯者。對陶瓷英語文本特點的了解,有利于陶瓷英語翻譯的順利進行,從而促進中西方陶瓷文化間的交流,增強文化自信,弘揚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