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萍 王占身 黃玉鋒 羅瑞萍 趙志剛 連金番 姬月梅*
(1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原種場,寧夏銀川 750200;2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寧夏銀川 750002)
為加快大豆新品種推廣步伐,拓寬品種推廣渠道,推進大豆品種和品質結構的優(yōu)化,從近年來通過審定、推廣及生產中篩選出較適宜銀川地區(qū)種植的新優(yōu)品種,開展了大豆新品種展示試驗[1],以期從中選出適宜在銀川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下栽培的高產、熟期適宜、抗逆性較好的優(yōu)良大豆品種,從而為銀川地區(qū)農業(yè)生產及大豆新優(yōu)品種推廣提供參考。
試驗地位于寧夏原種場試驗基地核心區(qū)域。土壤類型屬于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水稻,產量水平正常,上一年進行秋翻地、秋耙地、秋旋地、灌冬水[2]。
參試大豆品種共有11個,分別是承豆6號、鐵豐31、吉農27、晉豆19、冀豆17、中黃30、寧豆6號、寧京豆7號、寧豆7號、中黃318、寧黃LD222。
試驗共設置11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其中以承豆6號作對照(CK)。采取大區(qū)試驗對比法[3],不設重復,每個品種栽植12行,行長12.5 m,行距0.5 m,小區(qū)面積75 m2。試驗地自然條件、田間栽培措施與大田一致。
4月26日進行整地作業(yè),耙地1遍,耱地1遍[4],結合整地施磷酸二銨150 kg/hm2、復合肥75 kg/hm2、硫酸鉀鎂75 kg/hm2、辛硫磷24 kg/hm2;4月 28日播種,用人工點播器拉線定點人工點播,種植密度為299.25萬株/hm2。5月28日至6月4日進行人工除草,生長后期隨時拔除田間雜草;6月22日第1次灌水,7月29日第2次灌水,8月21日第3次灌水;7月3日噴施來福祿150 mL/hm2+20%甲氰菊酯450 mL/hm2+35%氯蟲苯甲酰胺60 g/hm2+飛防助劑防治病蟲害,8月4日噴施1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劑300 mL/hm2+21%噻蟲嗪懸乳劑225 mL/hm2+43%聯(lián)苯肼酯225 mL/hm2+飛防助劑150 mL/hm2再次防治病蟲害。9月7—26日分5次收獲,人工分小區(qū)收獲。大豆收獲后在水泥場上晾曬,每個小區(qū)人工進行單獨脫粒。
1.5.1 氣象資料分析。2021年氣象數(shù)據由銀川市氣象局提供,根據年度內光、溫、水、熱等資源進行綜合分析。
1.5.2 主要性狀特征調查。根據大豆田間生長情況及《國家大豆品種試驗設計與記載標準》對大豆各個品種的主要性狀特征進行調查記載,包括生育期、品種特性、病害發(fā)生情況等。
1.5.3 室內考種。在大豆成熟時,取各小區(qū)內中間2行生長正常、無缺株的連續(xù)10株(不取邊行株)為考種樣本,并記載取樣行。
1.5.4 產量測定。收獲全小區(qū)籽粒[5],晾曬,去雜揚凈后稱重[6](數(shù)值保留2位小數(shù)),注意取樣區(qū)應加上取樣籽粒重量,最后折合成單位面積產量。
從表1可以看出,2021年4月中旬和下旬降雨明顯高于往年,氣溫回升較快,4月28日播種,氣候條件有利于大豆出苗;大豆出苗整齊,5月氣溫略高于往年,降雨較往年少2.9 mm,日照時數(shù)明顯低于往年,苗期生長緩慢;6月氣溫較往年變化不大,銀川地區(qū)降雨量較往年增加近0.9 mm,為滿足大豆生長需要,6月22日灌水,日照時數(shù)減少了50.5 h,對大豆花期生長產生不利影響;7月大豆進入結莢鼓粒期,氣溫較往年有所升高,降水量減少9.3 mm(為緩解旱情,7月29日灌水),日照時數(shù)較往年多31.8 h;8月降水較往年少10 mm(為緩解干旱,8月21日灌水1次),日照時數(shù)較往年減少50.2 h,影響大豆鼓粒,直接影響大豆產量。
表1 銀川市2021年4—9月氣象資料
綜上所述,日照時數(shù)減少、降雨量分配不均會影響大豆的生長,對產量造成一定影響。全生育期無對大豆生長產生災害性的天氣。
從表2可以看出,各參試大豆品種的株高以冀豆 17 最高(137.2 cm),中黃 30 最矮(69.6 cm),其余品種在94.8~126.7 cm之間;底莢高度以承豆6號(CK)最高(29.5 cm),中黃 30 最矮(14.2 cm),其余品種在14.4~26.0 cm之間;主莖節(jié)數(shù)以冀豆17最多(21.4個),中黃30最少(13.5個),其余品種在 14.1~19.3個之間;有效分枝數(shù)以冀豆17最多(4.1個),吉農27、寧京豆7號、寧豆7號最少(0個),其余品種在0.1~1.6個之間;單株有效莢數(shù)以冀豆17最多(73.1個),中黃 30最少(32.6個),其余品種在 33.7~69.6個之間。
表2 不同大豆品種的農藝性狀
從表3可以看出,百粒重以中黃318最重(23.5g),冀豆17最輕(16.9 g),其余品種在17.5~22.6 g之間;紫斑粒率各品種均為0;褐斑粒率除寧豆7號(3.0%)外,其余品種均為0;蟲食粒率除承豆6號(CK)、冀豆17、寧豆6號、寧京豆7號、寧黃LD222為0外,其余品種在1%~2%之間;種皮顏色各品種均為黃色;臍色承豆6號(CK)、寧京豆7號為淡褐色,吉農27、中黃30、寧豆6號、寧豆7號、中黃318為褐色,其余品種均為深褐色;粒形各品種均為橢圓形。
表3 不同大豆品種的籽粒性狀
從表4可以看出,寧豆6號的產量最高,達到5 020.00 kg/hm2,較對照承豆 6號(CK)增產 9.13%;其次是寧京豆7號、寧黃LD222,二者產量均達到4 893.33 kg/hm2,均較對照承豆 6號(CK)增產 6.38%;吉農27產量最低,僅為3 973.33 kg/hm2,較對照承豆6號(CK)減產 13.62%。
表4 不同大豆品種的產量
承豆6號品種生育期141 d,株高99.3 cm,株型半開張,莢不易裂開,抗病性一般,抗倒伏能力一般,落葉性好,百粒重22.6 g。折合產量4 600.00 kg/hm2,居參試品種第7位,繼續(xù)作對照品種。
鐵豐31品種生育期140 d,株高103.3 cm,株型收斂,莢不易裂開,抗病性較好,抗倒伏能力強,落葉性好,百粒重17.6 g。折合產量4 626.67 kg/hm2,較對照承豆6號(CK)增產0.58%,居參試品種的第6位,表現(xiàn)較好,適宜銀川地區(qū)種植。
吉農27品種生育期125 d[較對照承豆6號(CK)早熟16 d],株高99.0 cm,株型半開張,莢不易裂開,抗病性好,抗倒伏能力較好,落葉性好,百粒重17.5 g。折合產量3 937.33 kg/hm2,較對照承豆6號(CK)減產13.62%,居參試品種的第11位,表現(xiàn)一般,不適宜銀川地區(qū)種植。
晉豆19品種生育期133 d[較對照承豆6號(CK)早熟 8 d],株高 126.7 cm,株型半開張,莢不易裂開,抗病性好,抗倒伏能力較好,落葉性好,百粒重21.3 g。折合產量4 386.67 kg/hm2,較對照承豆6號(CK)減產4.64%,居參試品種的第9位,表現(xiàn)一般,不適宜銀川地區(qū)種植。
冀豆17品種生育期137 d[較承豆6號(CK)早熟4 d],株高137.2 cm,株型開張,莢不易裂開,抗病性較好,抗倒伏能力較好,落葉性好,百粒重16.9 g。折合產量4 646.67 kg/hm2,較對照承豆6號(CK)增產1.01%,居參試品種的第5位,表現(xiàn)較好,適宜銀川地區(qū)種植。
中黃30品種生育期123d[較對照承豆6號(CK)早熟18 d],株高69.6 cm,株型收斂,莢不易裂開,抗病性較好,抗倒伏能力好,落葉性好,百粒重17.9 g。折合產量 4 046.67 kg/hm2,較對照承豆6號(CK)減產12.03%,居參試品種第10位,表現(xiàn)一般,不適宜銀川地區(qū)種植。
寧豆6號品種生育期139d[較對照承豆6號(CK)早熟2 d],株高126.3 cm,株型開張,莢不易裂開,抗病性好,抗倒伏能力一般,落葉性好,百粒重19.2 g。折合產量5 020.00 kg/hm2,較對照承豆6號(CK)增產9.13%,居參試品種第1位,表現(xiàn)較好,適宜銀川地區(qū)種植。
寧京豆7號品種生育期134 d[較對照承豆6號(CK)早熟 7 d],株高 100.5 cm,株型半開張,莢不易裂開,抗病性較好,抗倒伏能力一般,落葉性好,百粒重19.5 g。折合產量4 893.33 kg/hm2,較對照承豆6號(CK)增產6.38%,居參試品種第2位,表現(xiàn)較好,適宜銀川地區(qū)種植。
寧豆7號品種生育期124 d[較對照承豆6號(CK)早熟 17 d],株高 94.8 cm,株型收斂,莢不易裂開,抗病性較好,抗倒伏能力較好,落葉性好,百粒重22.4 g。折合產量4 446.67 kg/hm2,較對照承豆6號(CK)減產3.33%,居參試品種第8位,表現(xiàn)一般,適宜銀川地區(qū)種植。
中黃318品種生育期133 d[較對照承豆6號(CK)早熟 8 d],株高 95.0 cm,株型收斂,莢不易裂開,抗病性較好,抗倒伏能力強,落葉性好,百粒重23.5 g。折合產量4 726.67 kg/hm2,較對照承豆6號(CK)增產2.75%,居參試品種第4位,表現(xiàn)較好,適宜銀川地區(qū)種植。
寧黃LD222品種生育期142 d[較對照承豆6號(CK)遲 1 d],株高 104.8 cm,株型半開張,莢不易裂開,抗病性較好,抗倒伏能力強,落葉性好,百粒重18.2 g。折合產量4 893.33 kg/hm2,較對照承豆6號(CK)增產6.38%,與寧京豆7號并列居參試品種第2位,表現(xiàn)較好,適宜銀川地區(qū)種植。
試驗結果表明,2021年各參試大豆品種綜合性狀表現(xiàn)較好,適宜銀川地區(qū)種植的品種有寧豆6號、寧京豆7號、寧黃LD222、中黃318、冀豆17、鐵豐31等6個,這6個品種高產,抗倒伏能力強,抗病性較好,適宜銀川地區(qū)大面積推廣;寧豆7號、晉豆19在2021年試驗中表現(xiàn)較一般,產量不高,但抗病性較好,建議下一年繼續(xù)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