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強
納米比亞位于南半球,地處非洲西南部,西臨大西洋。在納米比亞鯨灣港以南40多公里處,有一個海灣,名為“三明治灣”,我們一大早從鯨灣港的酒店出發(fā)奔赴的就是這里。它位于沙漠邊緣,緊貼大海。從空中俯瞰,三明治灣一半沙漠一半大海(如圖),金黃與蔚藍分明,雪白的浪花熟瞅其間,也有點“三明治”的意味。這里被描述為“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更神奇的是,在三明治灣的海邊,分布著眾多彼此相連的陡峭沙山。
司機保羅是一名當?shù)匕兹?,他說:“我們要抓緊時間,在海水漲上來之前沖進去?!闭f罷猛踩油門在海灘上奔馳,驚擾起一群群海鷗。此時的天氣陰沉,大海的呼嘯也著實深沉,海水熱烈地往上涌。我們的車就在隆起的沙層和海浪夾縫中快速穿梭,車輪好幾次軋在浪花之上,飛鳥在眼前一躍而起。當車開至開闊地,保羅說“這里冬天的時候都會是海水”,那就意味著我們的車輪跑在“海底”。我們在和大海爭分奪秒,這讓我非常興奮。
在一塊“浪高時不容進入”的標牌前車停下了,保羅要把四驅車的車胎放點氣,準備要和柔軟的沙地“搏斗”,避免車輪陷進去。有只沙漠狐貍從沙丘里探出頭來,警覺地進入我的鏡頭,又匆匆離開。
一側的沙丘越來越高,保羅開車沖了上去,讓我能俯瞰海岸,找到供我飛起無人機的絕佳位置。大海一側,來自南極的本格拉寒流,在海洋上形成了低氣壓,阻礙海水的蒸發(fā),讓空氣流動減緩;陸地一側,風還是源源不斷吹向海洋,大量水分被風帶走,沙卻越積越高,形成了海邊百米高沙丘連綿的奇特景觀。
保羅把車停在(兩處沙丘連接的豁口處),我們就坐在蜿蜒的脊線上靜靜看海??梢源_定,整個三明治灣只有我一個游客。我“包場”了這絕美的風景。
看那海,承接著來自南極的寒,企圖撞擊干燥熾熱的陸地;看那云,朵朵分開又朦朧相連,快速游走;看那山,全是細沙堆疊,留不住雨水眷戀,婉拒時間的改變,孤傲成金色的地表一片。這海、天、地都是流動的,彼此抗拒、割離,又渾然一體。
我們的車動力十足,沖上滑下,我一直抓緊頭頂把手,孚受著在周地起伏間沖浪的刺激和快感。在空中可以看到,我們自以為動力十足的汽車,在茫茫中變得渺小,化為沙漠中一粒沙。
全程我們都沒用電子導航。我問保羅,眼前沙漠都是一樣的,怎么辨別方向?他說,的確以前迷過路,但開得多了,會在腦海里畫出個GPS地圖來。大自然還是有規(guī)律的,會讓癡迷它的人了然于心。
保羅也時不時給我介紹這里可能出現(xiàn)的生靈。跳羚出現(xiàn)了,在一個有些許植被的地方。因為一年多前南非第三次拿到了橄欖球世界杯冠軍,而橄欖球曾是南非白人引以為傲的運動,我就興致勃勃地跟保羅說“南非橄欖球隊就是以跳羚為標志的”,想引起某些共鳴,他卻沒有明顯附和??磥磬弴臒狒[沒能進入這空曠的領地。跳羚們自在吃草、奔跑,也不在乎人類的角逐、嬉笑。
快到中午,云壓了下來,人置于霧氣之中,視線變得模糊,保羅說要趕緊離開了。我們就這樣匆匆趕著潮水上涌前來,又匆匆躲著迷霧離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