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曉峰 馮倚帆 黃天寧 柳 葉 衛(wèi)榮遠 于如同 聶 耳
顱內感染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原體感染性疾病,按照感染組織不同,可分為腦膜炎、腦炎和腦膿腫。鮑曼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屬于革蘭氏陰性菌,是一種嚴格需氧、非乳糖發(fā)酵的條件致病菌,生命力極強。多種抗生素使用,可導致產生耐藥性AB,以碳青霉稀耐藥鮑曼不動桿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為著。醫(yī)院獲得性顱內AB 感染預后差。本文探討顱腦術后繼發(fā)性顱內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感染的危險因素,為臨床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5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顱內感染病例共1 586 例,術后腦脊液培養(yǎng)顯示AB 感染共124 例,其中男84 例,女40 例;年齡5~81 歲,平均(49.26±18.07)歲;合并高血壓60例、糖尿病12例;腦膿腫1例,顱腦損傷30例,顱內腫瘤11例,腦血管病82例。
1.2 診斷標準 參考IDSA 細菌性腦膜炎診療指南及醫(yī)療相關性腦室炎及腦膜炎指南:①顱腦術后存在顱內感染體征;②腦脊液常規(guī)及生化結果符合感染診斷;③腦脊液培養(yǎng)AB陽性。
1.3 收集相關因素 包括入院基本信息、手術因素、入住ICU及其他感染因素、抗感染治療因素、腦脊液相關因素。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正態(tài)分布定量資料以±s
表示,采用t
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定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及P25、P75 百分位數(shù)描述,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定性資料應用χ
檢驗;應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顱內MDR-AB 感染的危險因素;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1 顱內AB、MDR-AB 感染的發(fā)生率 本文顱內AB感染的發(fā)生率為7.82%(124/1586)。124 例顱內AB感染中,MDR-AB 感染99 例,非MDR-AB 感染25例。顱內MDR-AB 感染的發(fā)生率為6.24%(99/1 586),占顱內AB感染的79.84%(99/124)。
2.2 顱內MDR-AB 感染的危險因素 單因素分析顯示,原發(fā)疾病、開顱手術、入住ICU、氣管切開術、機械通氣以及肺部MDR-AB 感染與顱腦術后顱內MDR-AB 感染相關(P
<0.05;表1)。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入住ICU、肺部MDR-AB 感染、多次開顱手術是顱內MDR-AB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
<0.05;表2)。表1 顱腦術后繼發(fā)顱內MDR-AB 感染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注:與非MDR-AB組相應值比,*<0.05;MDR-AB.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
危險因素男性(例)原發(fā)疾?。ɡ┠X膿腫顱腦損傷顱內腫瘤腦血管病年齡(歲)糖尿?。ɡ└哐獕海ɡ﹤谟喜涣?腦脊液漏(例)開顱手術>1次(例)入住ICU(例)入住ICU時間(d)氣管切開術(例)機械通氣(例)肺部MDR-AB感染(例)菌血癥(例)抗生素使用數(shù)量≥3個(例)抗生素使用時間(d)腰大池引流術(例)腰大池引流時間(d)MDR-AB組68非MDR-AB組16 1 27 5(5.05%)*66 49.46±17.59 10 48 14 33(33.33%)*88(88.89%)*11(4~23)*72(88.89%)*74(74.75%)*38(38.38%)*11 32 9(4~16)64 3(0~9)03 6(24.00%)16 48.44±20.24 2 12 1 3(12.00%)13(52.00%)1(0~9)9(36.00%)12(48.00%)1(4.00%)06 6(2~12)13 1(0~8)
表2 顱腦術后繼發(fā)顱內MDR-AB 感染危險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注:MDR-AB.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
危險因素入住ICU肺部MDR-AB感染開顱手術>1次P值0.002 0.019 0.041比值比(95%置信區(qū)間)5.476(1.861~16.11)12.216(1.521~98.138)4.201(1.062~16.625)
顱內感染可導致顱內再出血、硬膜下積液、腦積水、腦實質損傷。顱內感染的診斷可分為臨床診斷及病原學診斷。腦脊液病原體的總體檢出率不高。AB存在于皮膚上及全身多處,是條件致病菌。對下列五類抗菌藥物中至少三類抗菌藥物耐藥的菌株稱為MDR-AB,包括抗假單胞菌頭孢菌素、抗假單胞菌碳青霉類抗生素、含有β內酰胺酶抑制劑的復合制劑、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胡付品等報道,不動桿菌對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的耐藥率分別為73.6%和75.1%,對頭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諾環(huán)素的耐藥率分別為46.5%和46.2%,對多粘菌素、黏菌素和替加環(huán)素的耐藥率分別為為0.3%、0.5%和3.5%。AB感染的治療是世界性難題。
本文結果顯示,多次手術、入住ICU、肺部MDRAB 感染是顱腦術后顱內MDR-AB 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對于顱腦手術病人,多次開顱手術可影響頭皮血供,傷口愈合速度減緩,皮膚失去屏障能力。文獻報道頭面部燒傷,皮膚完整性破壞,可導致同源病原體顱內感染,而腦脊液漏及穿通傷可引發(fā)嚴重顱內感染。即便是很小的頭皮損傷,也可導致顱內感染。手術使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顱腦手術既破壞血腦屏障,又可對免疫系統(tǒng)造成影響,增加術后顱內感染的幾率。
本文多數(shù)AB 感染均發(fā)生在ICU。ICU 環(huán)境特殊,通常采用呼吸機有創(chuàng)通氣,使用多種抗生素,而且病人處于術后應激狀態(tài),易發(fā)生多器官感染及功能衰竭。AB除定植于人體皮膚上,也易定植于人工管道中。氣道開放(氣管切開),失去鼻咽部纖毛清除、加溫加濕作用,氣管支氣管粘膜屏障功能受損,肺部感染率較普通病房高。孫世鵬等分析發(fā)現(xiàn),入住ICU是MDR-AB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本文結果顯示入住ICU、肺部MDR-AB 感染是顱腦術后顱內MDR-AB 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這提示顱腦術后顱內MDR-AB 感染可能來源于肺部,MDR-AB 可能血行透過破損的血腦屏障進入顱內。
總之,顱內MDR-AB 感染是臨床治療的難題,預防MDR-AB 感染對改善顱腦手術病人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s短ICU 入住時間、改善ICU 條件對預防顱內MDR-AB感染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