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采訪者: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關工委“五老”董皓
采訪者:本刊記者 王明輝
擦黑板,劃標線,畫圖案,寫粉筆字……接到本刊記者采訪電話時,72歲的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關工委“五老”報告員董皓,正和少先隊員在辦一期以“慶八一”為主題的新板報。他在電話另一端,講述了板報一條街為什么會成為當?shù)睾⒆觽兩虾盟颊n的打卡地。
記者:
您怎樣想到與孩子一起創(chuàng)辦“板報一條街”的?董皓:
2017年春,我認領了新城子街道向陽社區(qū)的一塊廢棄的板報欄,以此為陣地宣傳國家黨政方針政策。偶然一次在我書寫板報的時候,來了一群小學生,他們在黑板上又寫又畫,搶我的“地盤”。這些孩子有說有笑,充滿生機活力,我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我要引導他們和我一起辦板報,發(fā)揮正能量。于是,我向社區(qū)黨委書記匯報了我的想法,得到她的大力支持。她請專人為我們集中開辟了八塊黑板,“板報一條街”就此誕生。記者感受:
看似“偶然”的一次相遇,卻蘊含了“五老”對下一代的無私關愛;“突然”的一個想法,是“板報一條街”誕生的先決條件,更是“五老”時刻心系下一代的一個例證;正是這“偶然”與
“突然”使“板報一條街”為“五老”架起了一座關愛后代的橋梁
。記者:
“板報一條街”的主題內容有哪些?董皓:
我牽手周圍小學的少先隊員志愿者,每半月左右出一期,主要內容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會議精神,也宣傳學雷鋒、鄰里建設、垃圾分類等充滿社會正能量的事跡。每一期我們都一起討論主題,一起書寫最美的文字,一起描繪最美的圖案,使板報圖文并茂,成為社區(qū)居民茶余飯后駐足學習的場所,也是大家了解時政和獲得科普的寶貴園地。記者感受:
“五老”與少先隊員志愿者的“牽手”,通過“一起討論”“一起書寫”“一起描繪”,生動詮釋了關工人“大手拉小手 一起向前走”的關愛內涵。這次“牽手”不僅帶來了溫暖,更給予了孩子們力量。正是這溫暖與力量,也惠及了社區(qū)居民,為他們打開了學習時政的一扇門
。記者:
“板報一條街”帶給孩子們怎樣的收獲?董皓:
孩子們來這里一邊看,一邊大聲朗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還主動求教大人。小志愿者更是通過辦板報,主動學習時政知識,使得思政教育潛移默化地走進了他們的心里。中共沈北新區(qū)委宣傳部、區(qū)教育局、區(qū)關工委、區(qū)老科協(xié)等部門紛紛為“板報一條街”授牌,為小志愿者頒發(fā)“小小優(yōu)秀板報宣傳員”榮譽證書和獎品,使他們從中體會到辦板報的價值和意義,紛紛立志做一名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記者感受:
看板報,為孩子們學習漢語打開了一扇窗;辦板報,帶給小志愿者上好思政課的沉浸式體驗;“各部門紛紛授牌”驗證了“板報一條街”的走紅并非是短暫的,它的“紅”與“火”,闡釋了關工人薪火相傳的深刻含義,即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