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虎林
三月的風帶著絲絲的溫暖,吹拂著靜靜的綿河水,在平陽湖上蕩起了層層的漣漪。那列古老的綠皮車,轟鳴著,穿過那座百年老站,穿過那條古街,繞著那起伏的山巒,向前行去。在這個春寒料峭的日子,我又一次來到了娘子關(guān),領(lǐng)略著它那古風、水韻、山情。
娘子關(guān)又稱葦澤關(guān),舊時也稱作承天門,現(xiàn)在這里還有一個叫承天寨的地方。相傳唐朝時期,李世民的妹妹平陽公主曾在這里設防、駐守,娘子關(guān)因此得名,綿河水在這里停留形成的水泊也被稱作平陽湖。娘子關(guān)前有綿河,后靠綿山,地處晉冀交通的咽喉處,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先后有韓信、李世民、李自成等古代名人路經(jīng)此地,演繹了多少崢嶸歲月。
去娘子關(guān)的路還是那樣遠,新鋪的瀝青在陽光的照射下像一條墨色的玉帶,穿梭在群山溝壑間。山是那樣陡,危峰兀立,壁立千仞,有些地方的公路穿石而過。鄉(xiāng)村靜得可愛,順著河床有一股股細流緩急變換,探路而行。雖然天氣已經(jīng)變暖,但周圍的山上還是一片灰白之中,那裸露的巖石、枯黃的野草以及那光禿禿的枝丫,仿佛有了一點兒精神,盼著春天的腳步再快一點。行路間,偶爾遇到一些農(nóng)運車忙碌著,收玉米的、運化肥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合計著去年的收成,運行著來年計劃。
路越來越寬,人也越來越多。當一座古式的牌樓屹立在眼前,三晉重鎮(zhèn)直射眼睛的時候,娘子關(guān)就到了。我迫不及待地走下車來,對著那綿河大聲地呼喚:“娘子關(guān),我又來了!”
穿過牌坊,是一條古街,石砌的街道,古式的房屋,林立的店鋪,各色的商品,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古街的盡頭,就是那座跨越百年的火車站,舊式的結(jié)構(gòu),古老的布局,甚至還有零星的客人。我站在售票亭的鐵柵欄前,凝望著和石太線同齡的車站,回想著中國覺醒、革命、發(fā)展的歷史。如今的石太線已完成了它的使命,客車越來越少,人流越來越小。只有那靜靜的河水,只有那連綿的山石,聆聽著它的訴說。
車站前面,是一座鐵橋,有人把它比作橫臥的埃菲爾鐵塔,如一條長虹橫貫在綿河之上。置身在這樣的景色里,猶如行走在圖畫中,又如徜徉在電影鏡頭里。
終于看見了那座城樓,飄揚的旗幟,火紅的燈籠,還有那耀眼的“天下第九關(guān)”五個大字。曲折的城墻圍繞著村莊,在陡峭的山嶺間砌筑了一道道屏障。路是石頭鋪的,那光滑的磨痕、深深的轍印,讓歷史的車輪一次又一次碾過。我們在關(guān)樓前合影留念,那奇石紅字,讓我感覺到莫名的自豪。高大的關(guān)樓展露出一種巍峨的氣勢,連那深深的門洞,也令人肅然起敬。城門洞的左側(cè)是關(guān)帝廟,青灰色的瓦檐,石砌的圍墻,再輔以白色的線條,給人以水墨畫的美感。一棵古槐從院落里伸展出強勁的枝條,越過院墻,爬上了城樓。我們從舊式的門樓進去,小小的院子別有洞天。殿堂里供奉著關(guān)羽及其他一些不知名的神靈。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撲面而來。廟堂的前面照例是幾尊石碑,有舊有新,記錄著廟宇的歷史和各代修繕的故事。院子的中間就是那棵老槐,難以想象,竟然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樹上紅綢密布,寄托著人們的情感和祈愿。站在城樓上望去,遠處的集鎮(zhèn),寬闊的綿河,古老的石太線盡收眼底?!耙环虍旉P(guān),萬夫莫開?!标P(guān)樓上紅色的漆柱上書寫著兩副對聯(lián):“雄關(guān)百二誰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樓頭古戍樓邊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娘子關(guān)險要的地理位置和歷盡滄桑的古關(guān)雄姿。
我們從關(guān)樓的一側(cè)登上長城,近乎直立的石階直通山頂。雙手并用,小心登攀。猛一回頭,那兀立的險峻,讓人一陣眩暈,我們趕緊回頭,緊緊地握住一側(cè)的鐵欄,慢慢匍匐前進。
終于爬上了高處,地勢也平緩了許多。我們站在垛子口后,再望前方,一切變得那么渺小,在那細長的鐵路上,竟然有一列綠皮車停靠。有了一種久違的感覺,想起了過去坐綠皮火車去北京的故事。陣陣涼風吹過,吹拂著我們每一個人的面龐,孩子的臉紅彤彤的,有一點兒興奮,攀登娘子關(guān)長城對于他來說也許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孩子在長城的平臺上奔跑著,擺弄著各種可愛的造型。
不遠處就是烽火臺,既可以以火傳遞軍情,又可以供將士們休息。我們在烽火臺處停留了許久,不由得想起了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探討著孟姜女哭塌長城的真假,引古論今,細說家常。長城向上還有很遠的路,考慮到孩子和老人的體力,我們不得不折路而返。
烽火臺下來,是一座紀念碑,是當?shù)卣疄榧o念那些為中國革命付出生命和鮮血的勇士而樹立的。我們面對紀念碑靜默,表達我們的哀思。作為雄關(guān)隘口,戰(zhàn)爭屢見不鮮。那長長的英烈墻讓我們不由地想起慘烈的娘子關(guān)保衛(wèi)戰(zhàn)來。當年,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踐踏,中國軍民奮起反抗,國民黨和八路軍協(xié)力合作,反擊侵略者,終因力量懸殊,娘子關(guān)失守,一批批戰(zhàn)士、將領(lǐng)長眠于此。青草掩蓋了鮮血,斑駁的城墻彈痕依舊,巍巍太行山,記載了無數(shù)英雄兒女的忠誠與擔當。
接下來的路平坦了許多,從下關(guān)繞回,進入了娘子關(guān)城內(nèi)。古老的民居依次羅列,保留了明清的風格。一座座特色的民居,石砌的街道,門樓檐角四起,門框雕梁畫棟,院墻磚雕精美,有福字墻,有八仙過海,還有朱子家言……再加上路燈裝飾,古樹臺石,讓每一條街道不再孤寂。街道上偶爾有賣小商品的:上水石、陳醋、壓餅、缸爐燒餅……特色的產(chǎn)品彰顯了娘子關(guān)的地域文化特色,別有一番韻味。
娘子關(guān)的出名,還在于它的水韻。步入村莊,行走在院落街巷間,汩汩的水聲隨風入耳。院墻的角落,門樓的石階處,甚至那鋪街的石縫間,不知什么時候涌出了汩汩的細流。這些細流匯聚在一起,越來越大,流入水渠中,流入池塘里。從一個院子到另一個院子,從一條街道到另一條街道。我們隨著水流進入了一個叫水上人家的院子。輕叩院門,推門而入,小巧而精致。一條水流從院當中流過,從最初的激蕩噴涌,到后來的涓涓細流,再到水車的木輪旋轉(zhuǎn),更有房中的水磨回旋。泉水在院中自由地游戲,幾尾大金魚在水里游來游去。院子中有一棵百年的葡萄樹,伸展的枝條,盤根錯節(jié),相互纏繞,把整個院子的上方遮得滿滿當當。如果是在夏日、秋日,其壯觀的景象更是可想而知。小院的風景陶醉了每一個人,如果不是荒草未綠,還以為自己是在江南水鄉(xiāng)呢!
街道的盡頭就是平陽湖了。因為平陽湖又是一個單獨的景點,我們不得不繞門而入。也許是因為天氣乍暖還寒,游人并不多。我們沿著木頭棧道順山而行,忽然,一道道水簾從天而降,灑落在石頭上、樹叢中、石階上,激起了珍珠萬千。這生命的水源啊,在寧靜的峽谷中奏出了一曲生命的樂章。我們撫水前行,平陽湖那一泓碧綠浮現(xiàn)在眼前。不由地想起《桂林山水》一文中的一句話——“綠得像碧玉,靜得像鏡子”。對面是新修的玻璃棧道,上面的石太線,并行而出。不知什么原因,沒有了渡輪的影子,空曠的碼頭,平靜的湖水,幽深的峽谷,讓我的心靈更加安寧。我們走向了遠處,在玻璃棧道上再觀賞那簾簾飛瀑。水流飛瀉,銀花綻放,玉珠狂舞,這是我的世界,也是你的世界。娘子關(guān)的泉水美在眼中,甜在心里,早已順著那提水工程流到了萬千兒女的口中。我們何嘗不把這綿河當作母親河呢!
回去的路我們繞行了固關(guān)至新關(guān)線,盤山而上,翻山越嶺。娘子關(guān)、固關(guān)的長城向我們頻頻招手。車在公路上回環(huán),九曲十八彎,彎彎有驚奇。當我們站在山頂?shù)目磁_上,眺望遠處,那條路如龍飛騰,如帶飄舞。這里是太行山旅游公路的一部分,這條路把那些名勝緊密地聯(lián)系了起來,讓太行山的神奇、歷史的風云告諸天下,警醒世人。
娘子關(guān)的行程結(jié)束了,但它的美卻留在了我的心里,令我時?;仡櫍镁秒y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