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青 爭
媽媽是20 世紀60 年代生人,她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沒有讀過什么書,不認識字。智能手機一開始在她眼里就是一塊板磚,智能不智能的,根本體會不到。
媽媽學習使用智能手機的第一步是撥打電話。在一旁的弟弟指著屏幕說:“在這里輸入數字?!眿寢屨兆?,伸出滿是繭子的手在屏幕上小心翼翼地點了一下,生怕弄碎了。她好不容易點完11個數字,手指慢慢收了回來。弟弟接著說:“按一下這個綠色的圓圈?!眿寢尮怨缘卣兆觥!班健保业氖謾C響了,媽媽問是不是成了,我點點頭,然后讓她自己重新輸入一遍練習。不過第二天,媽媽又忘了如何打電話,又得重新教一遍。如此反復教了幾天,她終于記住了。
我們回城里上班之前,給媽媽注冊了微信,教她打視頻電話。等到我們都離了家,一段時間后也沒接到她打來的視頻電話。我打了過去,半天沒人接。我干脆打電話問她怎么回事,雖然我已經猜到原因了。媽媽說,她總是記不住按哪個鍵,怕按錯了搞壞手機。我說:“媽,沒事的,多嘗試?!苯涍^一段時間的教學和練習后,媽媽能夠自如地打視頻電話了,就隔三岔五地給我打。一般我們女孩子視頻通話的時候一定要找到自己最好看的角度,這樣才會舒心。但媽媽和我視頻的時候總是將臉貼在屏幕面前,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的溝壑,看得清清楚楚。
媽媽只會視頻通話和發(fā)語音消息,微信的其他功能她都不會使用。有時候,她看見微信群里那些突然蹦出來的文字消息會有些興奮,但又無奈,她不知道大家在聊什么。如果看到一些表情包,她就發(fā)語音說:“這個小孩子很可愛。”如果是搞笑表情包,她看不太懂,就會說:“這人怎么這樣?”我覺得媽媽很可愛,不過想想又有點兒無奈。有些交流她參與不了,就活在別人的世界之外。有時候,我會特地發(fā)語音給她,將她拉進我們的世界。只有在一家人都能參與聊天的微信群里,遠在異鄉(xiāng)的我才有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感覺。在周末大家都有空閑的時間段打多人視頻電話,大概是媽媽最期待的事情了—屏幕上擠著6個腦袋,七嘴八舌地說著天南地北的事情。她靜靜地聽著,我們工作上的事情她不懂,也不怎么過問,來來去去都是那么幾句:“有沒有吃飯?”“工作累不累?”“照顧好自己?!?/p>
春節(jié)回老家的時候,我發(fā)現媽媽跟著流行趨勢刷起了短視頻。睡覺前,我在房間里看書或寫東西的時候,她就在我旁邊刷視頻,邊看邊評論,時而大笑,時而感嘆。而她能刷到的總是她那個年紀的人關注的內容,總也跳脫不出她自己的認知范圍。
慢慢地,媽媽學會了使用無線網絡,會看手機日歷,會搶紅包……智能時代已來,只是覆蓋得不均衡。像媽媽這樣不識字的女性還有很多,時代在不斷前行,時間在催她們老去,她們仿佛活在一個時代的斷層里,歲月倥傯,她們安靜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