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奮斗
剛來美國的時候,有一次跟媽媽出門辦事,經(jīng)過一家中餐館,媽媽說:“那個誰誰誰就在這里,走,進去打個招呼?!?/p>
我一臉茫然地問:“為啥?”
她催我快一點兒下車:“就是進去打個招呼?!?/p>
我還是沒聽懂。為啥要打招呼?難道打了招呼以后來這里吃飯能多給半碗酸辣湯嗎?
我硬著頭皮跟我媽進到店里,叫了聲阿姨,靦腆地微笑著,回答了在哪兒讀書、想學(xué)什么專業(yè)等問題?!安徊徊?,沒有男朋友。”“喜歡啊,挺喜歡這兒的。”“阿姨看著比我媽媽年輕多了。”“好呀好呀,以后會常來的?!?/p>
從店里出來后感覺被扒了一層皮,好累。
我媽不覺得跟人說話是件耗費精力的事情。她跟朋友打電話聊天時,我若是出現(xiàn)了,她總會開心地招呼我:“快過來,我和阿姨在打電話,過來說兩句?!?/p>
在我媽看來,聊天就像她剛吃到一顆好吃的糖或看了一個好笑的段子,都是必須要拉著我一起體驗的好事情。
我跟我媽實話實說:“我不喜歡跟人說話,太耗精力了?!?/p>
她很體諒地拿自己作為例子激勵我,說她年輕時很內(nèi)向,但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到處跟人打交道,慢慢就鍛煉出來了?!澳憧次椰F(xiàn)在就很好啊。”
我說:“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你是內(nèi)向的外殼里包著一顆外向的心,被生活磨掉內(nèi)向外殼后,自然就露出真實本色了;我是內(nèi)向的外殼里包著一顆超級內(nèi)向的心,每磨掉一層都只會更內(nèi)向、更退縮、更討厭跟人說話?!?/p>
我媽聽不懂我說的話,不知所措地看著我。就像我不理解她為啥要沒事跟別人打招呼一樣,她也不理解我為啥這么討厭跟別人打招呼。
僅從性格上講,我和我媽是完全相反的兩種人。我內(nèi)向,她外向;我討厭變化,她巴不得天天都能體驗新事物;我可以宅在家里幾天不出門,不跟別人說一句話,她寧可風(fēng)餐露宿也要滿世界瘋跑。這樣不搭的兩個人居然被安排到一起做了母女,只能說造化弄人。但神奇的是,我們一直相處得很不錯。
年輕時覺得理所應(yīng)當(dāng):她是我媽,我是她女兒,性格再不同也是一家人,相處得好是應(yīng)該的。直到有了孩子,我才慢慢意識到,去愛一個跟自己性格不搭的小孩,需要花挺多額外的精力。
我的兩個小孩小時候都問過我為什么要生寶寶。我的回答是:“因為媽媽想要生一個像你這么好的小孩,所以就生了這么好的小孩呀。”
這話聽起來很無賴,其實是真心話。女兒得意和兒子洋相在性格上應(yīng)該算是我和老公有剩的中和:他們在社交上隨有剩,自信、主動、擅長表現(xiàn)自己,同時又繼承了我的一部分敏感和細膩,在很多事情上能迅速感受到別人微小的情緒變化。所以,這兩個小孩性格里的優(yōu)點是我喜歡的,缺點是我能理解的。在我和有剩有限的基因基礎(chǔ)上,他們長成了我所能奢望的最好的樣子。
但正因為如此,我有時候會忍不住想,我媽懷我的時候是希望要一個什么樣的小孩呢?應(yīng)該是想要一個像我爸那樣高大、擅長體育的男孩,或者一個像她那樣5歲開始讀書、思維敏捷的女孩,又或者至少希望這個孩子開朗、外向、落落大方,跟她性格比較搭吧。可惜我哪一樣都沒有。
我從來沒問過我媽有沒有對我失望過,因為我知道她一定會說沒有。
她不承認(rèn)對我失望,只因為她是我媽,是這個世界上最不能對我失望的人。為此,我很感激她能讓我一直安安心心地內(nèi)向著,從不想要向誰證明什么。
事實上,我是如此的心安理得,以至于偶爾老太太想跟朋友炫耀女兒或者兩個外孫時,我都會既不耐煩又覺得無聊,尤其是在我寫微信公眾號文章這件事上。
剛寫微信公眾號文章時,我壓根兒沒想過要讓家人知道。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就是覺得默默寫文章會更自在。
我媽是從別人那里無意中看到我的文章的,她通過內(nèi)容猜出是我寫的,隨后看每篇文章后的留言,若干次看到我在留言里信心十足地跟讀者說:“我媽不知道我開了微信公眾號,我們家沒人知道?!庇谑?,她一邊裝作不知道,一邊向人推薦我:“這是我閨女寫的文章!”
過了好久我才知道這件事,真是又羞又氣,既有一種日記被家人看了的尷尬,又有一種我一把年紀(jì)了居然還斗不過一個老太太的郁悶。
我惱羞成怒地說:“你可以自己偷偷看,為啥要跟人說我是你閨女?我不想讓人知道我是誰?!?/p>
我媽很蒙,不明白我為啥寫幾篇微信公眾號文章連媽都不認(rèn)了。她很委屈地跟我解釋,她只是向身邊幾個朋友和老同學(xué)推薦過我的文章。想了一會兒后,她又困惑地加了一句:“寫微信公眾號文章也不丟人啊。”
我說:“算了,說了你也不懂,總之你以后不要再說了?!?/p>
都說家人之間最重要的是互相理解,可我媽不是很明白她這個閨女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對我的理解僅限于40多年前我是個內(nèi)向別扭的小孩,40多年后我是個內(nèi)向別扭的阿姨。至于我遇事時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yīng)和那樣的決定,我媽并不清楚,也想不明白。
她之所以稀里糊涂地接受并配合我,跟理解無關(guān),只是理所當(dāng)然地覺得我一直就是這樣吧。所以當(dāng)她跟朋友聊得很開心,讓我也在電話里說兩句時,見到我搖頭擺手、氣急敗壞的樣子,便收回電話跟朋友說:“這孩子上廁所去了?!碑?dāng)我寫微信公眾號文章卻像做賊一樣不肯讓人知道時,她雖然搞不懂原因,卻很配合地假裝不認(rèn)識我,默默地在公眾號里留言,第一時間為每一篇文章點贊。以至于我每次跟她吵架后,都會通過她有沒有為新文章點贊來判斷她是不是還在生我的氣。
我前陣子被拉入一個微信群,赫然看見我媽也在,立刻私信她:“群里有沒有人知道你認(rèn)識我?”她斷然否認(rèn):“沒人知道我認(rèn)識你!”
隨后群主向大家介紹了我,有看過我文章的群友說很喜歡我的文章。在一堆信息中,只見我家老太太非常矜持地跟了一句:“我也很喜歡趙奮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