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晶鶯,陸 娟,嚴 羽
(泰州市中醫(yī)院老年病科,江蘇 泰州 225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簡稱慢阻肺,是一種表現(xiàn)為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等癥狀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污染和空氣質量的下降,慢阻肺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資料表明[1],我國慢阻肺的發(fā)病率高達8.2%。慢阻肺發(fā)病會導致患者肺功能、呼吸功能和運動耐量下降,若不及時治療,會累及心臟、肝臟以及腦血管,影響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2]。噻托溴銨等支氣管擴張和甲潑尼龍?zhí)瞧べ|激素劑霧化吸入是目前慢阻肺常用的治療藥物。但單一藥物治療部分人群效果并不理想[3]。應用運動、呼吸訓練等康復措施可提高患者的全身耐力從而改善肺功能和患者的咳嗽、胸悶氣促、咳痰等癥狀[4]?;诖?本文就呼吸康復訓練聯(lián)合噻托溴銨提高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功能的價值展開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泰州市中醫(yī)院收治的132例慢阻肺患者為觀察對象。診斷標準[5]:參照《成人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急癥診療急診專家共識》、《內科學》以及《中醫(yī)診斷學》中有關慢阻肺的標準進行診斷。納入標準:(1)經(jīng)診斷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患者自愿接受呼吸訓練等本研究相關的治療;(3)患者無嚴重的免疫系統(tǒng)疾病;(4)患者病情穩(wěn)定,屬于慢阻肺穩(wěn)定期。排除標準:(1)肺結核、肺癌患者;(2)呼吸衰竭患者;(3)白血病患者;(4)中途退出本研究者;(5)急性闌尾炎、急性肺炎患者。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6例。對照組:男35例,女31例,年齡43~72歲(58.23±6.01歲),慢阻肺病程2~9年(4.43±1.05年),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60.23±7.23);觀察組:男37例,女29例,年齡44~74歲(59.01±6.25歲),慢阻肺病程2~10年(4.65±1.23年),FEV1/FVC =(60.23±7.23)。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對照組患者采用噻托溴銨治療(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0023),利用藥盒中自帶的吸入裝置每日早晨起床后吸入一次,每次吸入18μg。連續(xù)治療15d為一個療程。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以呼吸訓練。指導患者維持坐位進行腹式呼吸訓練,患者放松全身,先閉嘴唇再緩慢用鼻吸入空氣,待腹部隆起,保持2s,然后呈縮唇狀將氣緩慢呼出,呼氣時間控制在4s左右,持續(xù)訓練15min,每日上午和下午各重復一次。連續(xù)訓練15d為一個療程。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給以化痰、止咳、營養(yǎng)支持、保護胃腸道等措施對癥治療,采用常規(guī)護理。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療效、肺功能、呼吸功能、運動功能、臨床癥狀改善情況以及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療效分三級,評價標準為:(1)顯效:咳嗽、氣喘、肺部啰音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FEV1/FVC>70%或FEV1/FVC提高30%以上;(2)有效:咳嗽、氣喘、肺部啰音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FEV1/FVC提高10%以上;(3)無效:臨床癥狀沒有改善或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 肺功能通過測定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水平來評價。(2)呼吸功能通過改良版英國醫(yī)學研究會呼吸困難量表(MRC)進行評價。MRC總分5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呼吸困難程度越嚴重,患者的呼吸功能越差;(3)運動功能通過不吸氧的情況下6 min步行距離(6MWT)來評價;(4)臨床癥狀通過咳嗽評分和咳痰評分進行比較。咳嗽評分參照《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以及文獻中的標準進行評價:0分=無咳嗽;1分=偶有咳嗽;2分=頻繁咳嗽;3分=間歇性持續(xù)咳嗽。咳痰評分:0分=無咳痰;1~2分=有少量咳痰(24h咳痰量10~50mL,其中24h咳痰量10~25mL為1分,26~50mL為2分);3~4分=中等咳痰(24h咳痰量51~100mL,其中24h咳痰量51~75mL為3分,76~100mL為4分);5~6分=重度咳痰(24h咳痰量101~125mL為5分,>125mL為6分);(5) 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應用自制的調查表對患者治療期間對治療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并按照相應項目進行評分。每一項給分標準為:非常滿意(8~10分)、滿意(6~8分)、不滿意(4~6分)和非常不滿意(0~4分),將每個項目的得分相加,總分8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分及以上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患者的滿意度=60分及以上的人次/總人次*100%。
研究的結果應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例(率)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數(shù)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配對資料t檢驗,P<0.05表示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有51例顯效、12例有效、3例無效,治療有效率為95.45%;對照組患者治療后有37例顯效、21例有效、8例無效,治療有效率為87.88%;兩組評分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364,P=0.0313<0.0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FEV1、FVC和FEV1/FVC結果見表1。
表1 FEV1、FVC和FEV1/FVC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呼吸功能MRC評分和咳嗽、咳痰評分結果見表2。
表2 MRC評分和咳嗽、咳痰評分結果
治療前,對照組6min步行距離(6MWT)為(231.23±24.52)m,觀察組6MWT為(233.55±22.19)m,兩組相比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t=0.569,P=0.285);一個療程后,對照組6MWT為(431.33±18.87)m,觀察組6MWT為(487.74±19.01)m,治療后觀察組6MWT顯著高于對照組(t=17.109,P<0.05)。
治療結束后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總共發(fā)送調查問卷132張,回收后有效的調查問卷129張,其中對照組有效問卷65張,觀察組有效問卷64張。所調查的問卷中,對照組非常滿意26例,滿意32例,不滿意7例,總滿意人次58例,總滿意度89.23%;觀察組非常滿意49例。滿意13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人次62例,總滿意度96.88%,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χ2=17.8467,P=0.00013<0.05)。
本研究對噻托溴銨聯(lián)合呼吸訓練對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呼吸功能和臨床癥狀的改善效果進行了探討。噻托溴銨可通過競爭性抑制大、中呼吸道上乙酰膽堿相關受體達到擴張支氣管的效果并抑制患者的炎癥反應, 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6-7]。劉斌等[8]研究表明,噻托溴銨可顯著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運動耐量和減少肺部炎癥反應的發(fā)生。趙宏國等[9]研究發(fā)現(xiàn)噻托溴銨對慢阻肺患者具有一定的療效,聯(lián)合中藥補肺活血膠囊使用后臨床療效更佳。本研究的結果也證實,噻托溴銨對慢阻肺患者具有一定的療效,臨床總有有效率87.88%,聯(lián)合呼吸康復訓練治療后,療效增加,總有效率提高到95.45%,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也顯著提高?;颊叩臐M意度與臨床療效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當患者對治療方案的認可度越高,臨床療效往往越好,滿意度也越高。當患者對臨床治療的方案或者護理的質量不滿意時,特別是患者對治療存在逆反情緒時,往往會影響臨床療效的發(fā)揮。本研究的結果表明,聯(lián)合呼吸訓練后,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增加,對治療的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
呼吸康復訓練是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重要的手段。王坤等[10]研究表明,呼吸訓練等康復訓練可通過調節(jié)Th17/Treg細胞亞群失衡達到提高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運動功能的效果。中醫(yī)認為,慢阻肺屬于“肺脹”、“咳喘”等范疇,痰瘀壅肺,本虛標實是該病的主要病機,痰濁內生阻礙肺氣致使肺失宣降,久致咳嗽咳痰、肺氣郁滯,故治療以宣肺化痰為主要原則。呼吸訓練通過對患者呼氣肌與吸氣肌進行力量訓練,利于宣降肺氣,提升患者的運動功能,有利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恢復。王紅燕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與化痰藥物、氧氣支持、平喘治療等常規(guī)治療相比,慢阻肺患者聯(lián)合呼吸訓練治療后臨床優(yōu)勢明顯,患者肺功能、血氣指標以及運動能力顯著優(yōu)于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組。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單一的藥物(噻托溴銨)治療組相比,聯(lián)合呼吸訓練治療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標FEV1、FVC和FEV1/FVC顯著提高,6min步行距離顯著延長。本研究的結果表明,慢阻肺患者(即兩組患者治療前) 6min步行距離在230m左右,提示兩組患者均存在中度的肺功能不全,經(jīng)噻托溴銨治療后,患者肺功能顯著改善,6min步行距離顯著高于治療前,聯(lián)合呼吸訓練后,6min步行距離進一步延長,這表明,呼吸訓練可以提高噻托溴銨對慢阻肺患者的療效,促進患者肺功能的恢復。
綜上,通過呼吸訓練聯(lián)合噻托溴銨對慢阻肺患者療效確切,呼吸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藥物的療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呼吸功能和運動功能,患者患者咳嗽和咳痰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