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木爾?福門科
“今日俄羅斯"網(wǎng)站11月7日文章,原題:二十大之后,中國外交往何處發(fā)力中共二十大閉幕以來,中國的外交活動接連不斷。僅過去一周,中國就接待了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越共總書記阮富仲和德國總理朔爾茨,同時中國副總理韓正前往新加坡,并簽署多項雙邊協(xié)議。隨后,坦桑尼亞總統(tǒng)哈桑訪問中國。
在國際舞臺上,中國有很多工作要做。最緊迫的是美國妖魔化中國并試圖遏制其崛起,為此著力構(gòu)筑同盟。我們看到“四邊機制”“印太框架”“奧庫斯”等等。華盛頓還對華實施前所未有的科技打壓,試圖遏制中國發(fā)展。
中國正在承受重壓。然而,攻擊別國從來不是北京的外交政策手法。相反,中國更愿意采取“外交攻勢”一這正是北京目前在做的。中國的目標不是與美國糾纏,而是對其認'為重要的國家發(fā)起魅力攻勢,間接地打破華盛頓的目標。而這些國家在不同方面對中國的計劃至關重要。
首先,中國想爭取歐洲的支持,特別是在美國推動歐洲大陸一致反對北京之際。中國希望保持經(jīng)濟關系的開放,防止“脫鉤”。德國作為歐盟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對中國的這一努力至關重要。柏林政府和德國商業(yè)領袖在對華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
其次是新加坡。“獅城”或許很小,卻是東南亞重要的金融和技術中心,是中國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新加坡對美國友好,也正面看待中國。本周簽署的多項雙邊協(xié)議中,有些就涉及科技。新加坡在保持東南亞和地區(qū)國家對中國開放方面極具影響力。
越南是中國鄰國,又是社會主義國家,與河內(nèi)的關系對中國很重要。中越雙方在南海問題上也存在爭端,因此美國才將越南視為遏制北京的一個潛在盟友。然而,越南領導人愿意在中共二十大后立即訪華。越南不希望在戰(zhàn)略上被中國所控,但也無法真正信任美國——歷史不會說謊。越南的持續(xù)中立對北京來說是重要的。
至于巴基斯坦,是中國最關鍵的戰(zhàn)略伙伴之一,它提供了一條從中國到西印度洋、波斯灣、紅海的路線,甚至延伸至歐洲。
最后是坦桑尼亞。與其他各方不同,美國并沒認真爭取非洲國家反華,且美國在援助和發(fā)展方面的大部分承諾都是空洞的。與此同時,中國選擇邀請非洲領導人來訪,以顯示與非洲大陸的長期密切關系和團結(jié)。非洲國家在中國得到他們在西方?jīng)]有得到的傾聽。
總之,中國正加強外交。美國想收緊遏制繩索,而北京認為最好的出路是爭取盡可能多的國家支持,并深化與這些國家的經(jīng)貿(mào)關系。這就是為什么中國最重要的鄰國以及在歐洲最關鍵的農(nóng)伴德國排在日程首要位置。中方還表明,繼續(xù)優(yōu)先考慮發(fā)展與被西方忽視的非洲國家的關系。▲(作者提木爾?福門科,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