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正威 陳一平 郭丹珍 胡引鬧 陳璜華 韋玲玲
1 東陽市畫水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 浙江 東陽 322102
2 東陽市中醫(yī)院 浙江 東陽 322100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臨床上改善冠脈血供的有效措施之一,已被用于大量的冠狀動脈疾病患者,且其適應證仍在不斷擴大[1],手術量將進一步增長。傳統(tǒng)的危險因素已不能完全解釋PCI術的預后,抑郁和焦慮等不良心理因素已成為PCI術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2]。
中醫(yī)藥治療冠心病及其并發(fā)癥具有豐富的經驗,但缺乏循證學依據(jù)。本研究運用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西醫(yī)基礎藥物治療冠心病PCI術后伴抑郁患者,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心內科門診及住院冠心病介入術后伴抑郁氣滯血瘀證患者6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45~72歲,平均年齡(60.13±7.51)歲;病程 11~86個月,平均病程(51.16±20.50)月。對照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47~70歲,平均年齡(58.20±6.89)歲;病程15~90個月,平均病程(47.93±20.34)月。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分述如下。
1.2.1 冠心病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實用心臟病學》[3]中冠心病的診斷標準。
1.2.2 介入治療成功標準:①造影成功標準:支架使用前,球囊擴張后管腔狹窄小于50%,TIMI血流3級;植入支架后,管腔殘余狹窄小于20%。②手術成功標準:住院期間無并發(fā)癥發(fā)生。③臨床成功標準:短期病人在術后無缺血表現(xiàn)和癥狀。
1.2.3 抑郁診斷標準:符合《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4]中抑郁的發(fā)作標準。
1.2.4 中醫(yī)診斷標準:①郁證診斷標準:符合《中醫(y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醫(yī)病證部分》中郁病的診斷標準[5]。②中醫(yī)辨證標準:參照《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前后抑郁和(或)焦慮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2014年)》[6]中氣滯血瘀證。主癥:惱怒多言,胸脅脹悶。次癥:脅下痞塊,刺痛拒按,躁擾不安,心悸頭痛,呆滯妄想,唇甲紫黯,經期疼痛,經血紫黯。舌質紫黯、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沉弦,或細弦而遲。主癥具備,次癥具備任意3項,舌苔脈象符合,且癥狀持續(xù)2周以上即可進行確診。
1.3 納入標準:①年齡40~75歲;②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并成功行PCI術治療;③符合抑郁診斷標準,且輕度、中度抑郁,病程≥4周;④符合以上中醫(yī)辨證標準;⑤治療前1個月內未參加其他臨床試驗;⑥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①急性心肌梗死伴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者;②重度抑郁者;③具有升高死亡風險因素者;④合并嚴重的器官衰竭患者和/或其他惡性原發(fā)病患者;⑤合并嚴重感染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⑦相關藥物可疑或明確過敏者。
1.5 剔除標準:①試驗不耐受者;②病情加重惡化者;③出現(xiàn)其他危急重癥,需采取緊急措施者;④依從性差、主動退出試驗、中途失聯(lián)者。
1.6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AHA)冠心病指南接受基礎藥物治療:包括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藥物、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藥物、ACEI或ARB藥物、調脂藥物等。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服用復方丹參滴丸(天士力醫(y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10丸/次(180丸/瓶),3次/天。兩組服藥均持續(xù)12周。
1.7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秩和檢驗等方法;計數(shù)資料采用校正檢驗、Fisher精確檢驗等分析。
1.8 療效標準:①中醫(yī)證候療效: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年)》標準,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7個主要癥狀的積分(各證候按無、輕、中、重程度分別記0、3、5、7分),根據(jù)中醫(yī)證候評分及證候積分綜合判定。積分減少≥95%為臨床痊愈;積分減少>75%為顯效;積分減少≥50%為有效;證候積分減少<50%為無效。②抑郁療效:參照《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記錄兩組治療前后HAMD-17評分;根據(jù)抑郁的癥狀及減分率綜合判定。減分率70%~100%為臨床控制;減分率50%~69%為顯效;減分率20%~49%為有效;減分率<20%為無效。③生存質量:參照《西雅圖心絞痛量表評分(SAQ)》,治療前后分別記錄并比較各維度積分:包括軀體活動受限程度(PL)、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AS)、心絞痛發(fā)作情況(AF)、治療滿意程度(TS)、疾病認知程度(DS)等五個維度的積分。
2.1 兩組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總有效率比較,經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
2.2 兩組HAMD-17減分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后HAMD-17減分療效的總有效率比較,經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HAMD-17減分療效比較
2.3 SAQ各維度積分比較:兩組治療后PL、AS積分比較,經秩和檢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AF、TS、DS積分比較,經t檢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SAQ各維度積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SAQ各維度積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治療后維度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4 4.0 0±7.0 7 4 3.9 2±6.9 1 4 1.7 0±6.8 8 4 3.4 6±8.1 4 4 2.4 3±6.9 1 4 0.2 3±9.5 3 3 7.4 7±7.6 2 4 0.2 7±9.0 7 3 7.8 3±8.8 4 4 0.0 3±8.6 3 7 0.8±8.0 3*#6 2.0 7±5.1 0*6 6.2 3±7.7 1*#6 1.0 3±4.5 9*6 5.4 0±7.6 7*#6 1.0 7±5.1 6*7 0.7 7±5.8 2*#5 8.2 7±5.1 9*7 4.5 3±6.0 2*#6 9.7 0±7.4 0*P L A S A F T S D S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3 0 3 0 3 0 3 0 3 0 3 0 3 0 3 0 3 0 3 0
冠心病PCI術后出現(xiàn)的抑郁癥屬中醫(yī)學“郁證”范疇。冠心病PCI手術屬于異物阻于脈絡,久之必致瘀血內阻;故冠心病PCI術后并發(fā)抑郁也可認為是“胸痹”與“郁病”的合病。郁證的發(fā)病與心、肝二臟的功能紊亂密切相關;心脈痹阻、心神失養(yǎng)可誘發(fā)情志失調;肝喜條達而惡抑郁,暢達全身氣機,肝郁則易氣機阻滯,日久則血液瘀滯,易致心脈瘀阻,由此可見郁證和胸痹相互影響。復方丹參滴丸是一種中藥滴丸劑,常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7],方中丹參、三七組方為名醫(yī)施今墨治療冠心病的經典藥對,在此基礎上加入了冰片,此三味藥合用,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功效?,F(xiàn)代藥理學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丹參具有抗抑郁作用,三七總皂苷也有抗抑郁、焦慮作用,這些基礎研究初步明確了復方丹參滴丸可改善冠狀動脈血供,還可改善抑郁癥狀的作用,為治療冠心病PCI術后伴抑郁奠定了良好的藥理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