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宗
連續(xù)幾天不見太陽,在心情快要發(fā)霉的時候,天氣突然晴了,陽光從木柵中照射過來,萬物有了光澤。此時,我眼前那株粉白的酢漿草,粉嫩粉嫩的花瓣中有點鵝黃,在旁邊那盆紫藍色的三色堇映襯下分外顯目。三色堇已經開了快兩個月了,現(xiàn)在一直在開,看見這些美麗的小花,我的心情漸漸好了起來。
這一兩年,痛失親人和時而復發(fā)的疫情,壓抑得我喘不過氣來,為了緩解煩躁的心情,我基本停止了寫作,生活中我盡量聽輕松的音樂,找人玩下?lián)淇?,尋找生活中的樂趣。此時,養(yǎng)花無疑是最佳選擇,也是治療傷口最佳的愈合劑。栽花豐富了我的生活,讓我幸福。每天看著花兒盛開,總喜歡一個人坐在四方桌邊想心事,每一種喜歡的花,我都會想起一些人來,想起與這種花有關的一些往事,想起辛苦了一生沒有享過一天福的姐姐,有時會讓自己淚流滿面?,F(xiàn)在,養(yǎng)花不僅是種生活的調節(jié),還是對姐姐的無限的哀思。
現(xiàn)在,我把過去二十年多來陸續(xù)寫出的一些文章片斷整理出來,讓自己釋懷。
命運注定自己一生與花有緣。我喜歡養(yǎng)花,這種愛好與自己的性格和經歷有關,多半來自于年少時一些若有若無的記憶。
少年時,生活在極端的貧窮的困難中,除了姐姐給我的溫暖,就是那些平凡而柔弱的鄉(xiāng)村之花,滋潤了我的童年。
記得我們村子里有戶人家,他家與鄰居家僅有半個人高的圍墻擋著,在兩家人的分界線上,就靠許多花作為護欄,那是我見過最美最多的花,很多我至今說不出是什么名字,只覺得很好看。
那時的我絕對是另類的,和我同年齡的孩子,要么去生產隊掙工分,要么到湖邊捉魚摸蝦,或成群結隊到田間地頭打土垡架玩,只有我喜歡吃過飯后一人偷偷地跑到這戶人家的門外,呆呆地看著那些花。在我的世界里,沒有比這更美的東西了;另外一層意思是,這戶人家有個親戚在縣城,也許這些花就是從城里移來的,我對外面的生活充滿了無限的遐想,我卻不能夠到達那么遠的地方——在我五歲的時候,村里發(fā)生的一次海難,讓30 多人永遠沉于湖底,包括幾個比我大幾歲的孩子。從此,家長們很少帶孩子出門,直到讀高中,我才第一次到達縣城。我的少年時代的世界就是村前一個明亮如鏡的湖,湖水清澈見底,能看清水里的沙子和游動的魚兒,卻看不到遠方,我覺得對面江川的大山就是天的邊界,過了大山就是另一個未知的世界了。
所有一切秘密都藏在我的內心里,我從沒有向人家要幾株來家里栽種的勇氣,我怕遭到人家的拒絕,我像暗戀一個美麗的女孩,呆呆地注視著這些花。戀花是我的心事,我不想讓人看出一個男孩子會這么喜歡花,那會被人譏笑的。沒人知道我的心思,那時,我只感覺能擁有那些花,是天下最幸福、最富有的事。
在我的印象中,這戶人家還有個小女孩,大我一兩歲,人人都叫她小瘋子,但我看她一點不瘋,她像個男孩子一樣勇猛無比,在湖邊,她能站在高高的石硬上,一頭扎進水里,像只野鴨子鉆進水里,從很遠的地方冒出頭來,從嘴里吐出一串水泡,燦爛地笑著,花一樣好看。
相比而言,我就顯得那么笨拙,根本不敢下水,只能旱鴨子一樣在沙灘上看著,什么也不會做,曾讓父親非常失望。
那時的農村,活計是那么的繁重,生活是那么的貧窮,但是,我的姐姐和一些比姐姐稍大幾歲的鄉(xiāng)村的姑娘們,對花的喜愛是那么的情真意切,在繁忙的農家生活中,無論怎樣勞累,她們總不會忘記種上一點花,點綴她們的生活,我有個老孃就很喜歡種花,院子里種上大麗花,她睡覺的小樓上種上天竺葵,管理得很好,每次去外婆家,都能看到老孃栽的那些花兒開放,直到她出嫁,花兒才漸漸稀少。晚上,姑娘們在一起聊天,她們們會交流種花的經驗或相互送點花種或花苗,像金鳳花、粑粑花、大麗花、太陽花、菊花等,花籽或花苗,是這些姑娘友誼的見證。即使去砍柴時,無論多累,無論路途多么遙遠,她們總不忘記采上一束山茶花,那些山茶花正打著苞蕾,用水泡幾天,就開出粉紅艷麗的花朵,在嚴寒的冬天,這些花,似乎寄托著鄉(xiāng)村姑娘對未來生活最美好的希望。
我還記得,村里有戶姓劉的人家院子里有株碧桃花,那是我覺得最好的花了,每當花開的時候,總有一些人在那兒觀賞、評論,更多的人總想分一株去家里栽培,但總是難有成功的例子,不是主人舍不得,而很難活。有的說,這花非常難種,要用一個小缸或土罐,下面留個小口,把一株枝葉從中間穿過,在小罐里放上土,等過些時日生根了,再慢慢剪斷,這是一道非常繁瑣的工序,沒有人去試,我也望而卻步了。這種花,在我的記憶中就成了最珍貴也最神秘的東西。那時,世家有戶親戚,是我奶奶的娘家,到父母她們這一代還很親,每次和母親去世家,途中要經過一個叫矣馬谷的村子,在這個村子的施氏祠堂前,有一棵大樹一樣粗大的碧桃樹,每次經過那里,我們都要停下來,去采很多花抱回家。到鎮(zhèn)上上初中后,我見到校園里長著許多碧桃花,讓我對家的思念減輕了不少。有一天,一個老師對我們說,這花最好不要栽,有毒。我不能接受,像說一個我深受尊重的人有什么污點一樣。
除了碧桃花,我喜歡的另一種花叫栽秧花。在我們村子南邊,有戶人家的陽臺上,就有一盆栽秧花,它的葉子像韭菜,每年五月初就開出粉紅色的花來,那段時間正是栽秧的季節(jié),因此我們叫栽秧花,直到現(xiàn)在我才叫風雨蘭,有許多色。這戶人家有四五個姑娘,個個美貌如花,其中一個叫小麗,皮膚潔白細膩,像水做的一樣,我們在一個班讀書,但很少說話,總看到她很羞澀。那時我非常想栽一盆風雨蘭,卻沒有勇氣跟她要,但每次路過,看見那些在風中搖曳的粉紅之花,我擁有的欲望是那么強烈。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非常喜歡粉紅色,也許就是受到碧桃花和風雨蘭的影響。大學時,有個女生穿著一件粉紅色的毛衣,我覺得她是那么的單純和美麗。后來,她走入了我的生活,和我一同栽花種菜,享受著浪漫的生活,很多人說,我的生活充滿了濃濃的情趣。
是的,從少年到中年,我一直保持著愛花的癡迷。令我意外的是,我初中時的幾個同學,竟然也跟我有相同的愛好,好幾個同學家中蓋了別墅,種花的條件比我好,當我們20多年后再相聚,談得最多的是花,我們經常有空就交換花種,栽花,無形中拉近了我們的距離,增加了濃濃的同學情,讓我更加懷念中學的難忘時光。
現(xiàn)在,在我家那個20 多平方米的露臺上,我經過精心的打理,種上了好多花草,幾年下來,栽種的花草竟然有幾十種,它們姹紫嫣紅,枝繁葉茂,把我這個不大的露臺裝得春意盎然。每天清晨,當我推開窗子,碧綠的葉子和五彩紛呈的花的氣息撲面而來,大自然的綠意仿佛延伸到我家的每個角落,讓我心醉,我很喜歡這種感覺。好花引得蝴蝶、蜜蜂成群地飛來,小鳥歡快地鳴叫。沐浴在這些花海中,我少年時的所有夢想,似乎都在這里實現(xiàn)了。那一刻,我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的一個同學在屋頂上種了一片野菊花,她把那些花當寶貝似的,每天欣賞著、拍美圖,看著她那么喜歡野菊花,我會想起跟母親去放牛的情景。
我們村北邊有一個地方叫爛水田,說是爛水田,其實并不是田,那是巴西河流域源頭的一些未開墾的荒地,那里土地貧瘠,周圍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頭,在石頭縫中,就生長著些這種橙黃色的小花。我最先是和母親去爛水田放??吹降?,在此之前,我曾和表弟他們去爛水田采摘野果,并沒有留意那里有這種小花。
小時候,父親幫生產隊放著十多頭老水牛,偶爾他有事不得閑,就讓家人頂替放一天,母親放牛的機會很少,但那天她卻帶上我,趕著幾頭水牛去爛水田放,牛兒到了山上,它們似乎很聽母親的話,在那些灌木中悠閑地吃草,離我們并不遠,母親悠閑地拿出鞋底納線為我們做鞋子。我在那里無所事事,只希望能在這些石頭中發(fā)現(xiàn)一窩小鳥,但我到處找,并沒有發(fā)現(xiàn)我喜歡的小鳥,我也不敢走遠,就偎依在母親身邊,有點無聊。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我實在在不住了,我說,媽媽,明天帶我去上街。
母親說,忙不得,我不得閑啊。
母親沒有騙我,她真的是忙不得,那些年她生病,腰痛得身子直不起來,但她還是每天堅持去干活,一天也不敢閑。那時,我又想到供銷社賣的一分錢一顆的水果糖,我說,媽媽,給我買顆水果糖。
母親說,沒錢買。
我委屈得要哭了,每次看到喜歡的東西,母親總是說沒錢買,那時我最想要的是一盒12色小蠟筆,我夢里都在想擁有,但要七分錢一盒,家里根本沒錢買?,F(xiàn)在,在這荒郊野外,我特想吃一顆甜蜜蜜的水果糖,但連一分錢的糖果母親也不買給我,年少無知的我對母親的難處并不能理解,我生氣極了,最終憤怒地說,你天天干活,一年四季一下都舍不得閑,為哪樣會沒錢?
我發(fā)泄完所有的委屈,完全不顧及母親痛苦表情,就哭著跑一邊玩去了。
爛水田這地方,平時除了放牛的很少有人來,有些荒涼,兩邊是高聳的大山,把我們圍在井底一樣的地方,懸崖上不時傳來一種不知名的鳥的怪叫聲,我不敢離母親太遠,我在那里百無聊賴,日子度日如年,我就是在那極端無聊透頂之中發(fā)現(xiàn)那些小花的,它們在石頭縫中開得很艷,但并沒有任何人會關注它們的存在。
我從小喜歡花,那些野菊花像我發(fā)現(xiàn)的一個新大陸,似乎成了我的新伙伴,我仔細地打量著它們,于是獨自去采花玩。我采了一束花,編成個花環(huán),我又把一朵小花撕開,地上到處是我扔下的花瓣,等我玩夠了,才發(fā)現(xiàn)手上有一股非常難聞的味道。
我的記憶中就是和母親去放過一天牛,那些野菊花深深地印在腦海里。長大后,每次路過爛水田,我都要留意一下開在石頭縫中的野菊花。
記不清是哪一年,我在華寧縣城看見寧州公園有許多類似類似我們山上的野菊花,我仔細地觀察,它們的花色非常像,但比山上那種野菊花要大些,我覺得奇怪,這種平凡的小花竟然會被大規(guī)模地栽種在城里供人們欣賞,后來想想也不覺得怪,也許是因為它們太容易管理,花期又長的原因吧,既能成為景觀,又能節(jié)約不少人工成本。
每當我在公園或另外的地方看見野菊花,我都會想起那天的事,當然,這事對于母親也許早就淡忘,她從沒在任何一個地方提起,即便想起,也只是小孩不懂事的一種情緒宣泄,母親根本不會計較自己的一個孩子的脾氣。
在外婆家的院子里,用一個爛瓦盆栽著一叢芋頭花,那種花是我喜歡的了。芋頭花是我們當?shù)厝说耐猎?,因為它的根球像我們農村人吃的洋芋而得名,它其實是書上說的大麗花。我們村里的芋頭花花瓣比較短而小,像個球一樣,顏色是淡紫色。
工作中情境因素或組織因素對員工的侵犯行為具有一定的預測作用,研究顯示在工作情景中,組織公平、員工人際平等的情況下不容易產生侵犯行為,而不公平的工作場合,員工之間更加容易產生侵犯行為[15]。研究顯示當組織發(fā)生變革,員工面臨突然解聘時比較容易引起侵犯行為。研究發(fā)現(xiàn)常常不是突然解雇的結果本身引起員工的侵犯行為,而是員工被突然解雇時所采取的方式。如果員工面臨突然解雇,而組織又沒有采取恰當?shù)难a償方式,使員工感到組織不公平,或者員工被突然解雇時還被欺負或侮辱,員工會產生不滿和憤怒情緒,員工感到氣憤不平,最后可能會導致發(fā)生侵犯行為[16]。
我聽母親說,芋頭花是五孃栽的。
母親有五個姐妹和兩個弟弟,她排行老二,母親的上面有一個姐姐,三個妹子。在我們當?shù)?,母親的大姐我們叫大姨媽,妹妹叫孃孃。從我記事起,除了五孃,其他幾個孃孃都出嫁成家了,五孃是我記事起外公外婆家惟一一個還沒成家的女孩子。她像個大姐姐,關懷著我們,讓我難忘。但她的坎坷命運和不幸愛情,總讓我感嘆不已。
外公是一個從舊社會走來的老人,他慈祥能干,在方圓附近很有影響,但他也有舊社會家長封建固執(zhí)的一面,特別是在子女婚姻的選擇上,他總把自己一生的經驗和意識強加給他的子女們,讓我的幾個孃孃和舅舅對自己的婚姻沒有任何的選擇自由。
據說,美麗善良又能干的五孃很早就和臨村一個男青年確定了戀愛關系,那個男青年很有才華,寫得一手好字,在供銷社工作,由于他在藝術方面的天賦,被調縣文化館工作了,吃了國家口糧的他不想承受生活之重,提出與五孃分手,那時我還小,不懂事,不知道五孃流了多少淚,但我看到她每天都按時去生產隊干活,表現(xiàn)得若無其事,是那么堅強。后來,五孃在大村電站當民工時,認識了青龍街上一個姓龔的男子,據說這青年很喜歡五孃,五孃也覺得這小伙子可以,在他們準備確定戀愛關系并托婚人帶了彩禮來說親時,外公悄悄托熟人一打聽,聽說這家是富農,階級成份太高了,怕五孃嫁過去挨批斗,就堅決不同意這門親事,把彩禮原封不動退給人家,五孃哭干了眼淚也沒用,不行就是不行。
對于這件事我是隱約知道一些的,小時候,我喜歡去外婆家玩,記得有一天,我在外婆家的桌子上看到幾包外面用紅紙包著的雜糖,喜歡吃糖的我,總希望外婆把糖解開,拿幾塊給我吃。那些年,每次去外婆家有什么好吃的,外婆都會拿給我吃,但這次并沒有。過了幾天,那些雜糖不見了。那就是媒人來提親時送來的彩禮,因為外公不同意這門親事,被外公原封不動退還給了人家。
后來,我成年后,母親多次和我說,你五孃太軟弱了,不敢為自己的幸??範?,不像你三孃敢,爭取自己的幸福。
姐姐也說,如果五孃和那人結婚,不會受氣,會比現(xiàn)在過的幸福。
聽母親說,三孃原先也是被外公許配到龍畝村,那是我們村后山上一個山村,村里說不著媳婦的男子基本是去那個村里說,因此三孃堅決不同意,外公氣得發(fā)抖,說,再不聽話就拉去墜海!三孃堅決地說,爹,要墜海倒是可以,但要我嫁去龍畝,打死也不去。外公沒法,只得順從了三孃自己選擇。
我五孃生于1955年,才比大哥大一歲。小時候,兩個人都是靠外婆領大。大哥20 歲就結婚了,他和大嫂訂的是娃娃親,大嫂才13 歲就在雙方母親的同意下和大哥確定了戀愛關系,雙方是信得過的親戚,因此結婚早。五孃23 歲時,在外公眼里已經是個難嫁的老姑娘了,開始為五孃的婚事發(fā)愁。其實,五孃非常能干,人也漂亮,心地善良,根本不用為婚姻發(fā)愁,但在那樣一個時代,外公不可能有新的思想和新的思維,他的本意是為兒女們幸福,卻無意中傷害了子女的幸福,這讓五孃很受傷。
多年以后,當外婆家的院子里的人家全部搬到外面住新房,這里人去樓空,我還想起那盆長得茂盛的月月紅,想起五孃在小樓上生活的情景。
直到四十多年后,我四孃終于給我解密:當年,外公其實是猶豫過的,但后來發(fā)生了一件事改變了外公的態(tài)度,就是五孃那個男朋友跟別人打了架,他自己也受傷住院。五孃背著外公,一人走了三十多公里上路,去青龍鎮(zhèn)上偷偷看望過。那次打架,讓外公覺得姓龔的男子不是個好人,徹底斷了這念頭。
五孃無法選擇自己的婚姻,她逆來順受,在外公匆忙的選擇中嫁到了路居一個小村子。
五孃出嫁那天,母親的眼睛哭得紅腫紅腫的,和外婆娘娘倆坐在一起,誰也不說話,只是哭,年幼的我不知道母親為什么哭得那么傷心,我是快樂的,因為可以吃到過年才能吃的好多肉。
五孃的婚禮非常熱鬧,也許是外公最后一個孩子辦喜事,外公用了當時最隆重的婚禮出嫁最小一個女兒,我記得我的三哥等人去送親,我沒有去,那時,從老家到路居還沒有通公路,路途非常遙遠,因此沒人愿意讓我去。直到過了幾年,我第一次去五孃家時,看到她家有個像我家一樣寬大的院子,院子里栽著許多花,那些花是不是五孃栽的,我不知道,我沒有問過五孃,但我覺得五孃與花真的有緣。那些花兒讓我感覺到一種溫暖,覺得五孃孤身一人嫁到這么遠的地方有個伴,找到精神的依托吧。
五孃是個非常傳統(tǒng)的農村婦女,一旦和別人確定了戀愛關系,她就認真地去愛對方,苦心地經營這個家。我的五叔其實是個非常不錯的男人,他具有江川男人的高大槐梧,還心靈手巧,年輕時就會木匠,幫人家蓋房子挑大梁。農村興蓋水泥房后,他會水泥活,貼的瓷磚很平整??上б驗槟X溢血突然去世,五孃哭干了眼淚,氣壞了身子,多少年都恢復不過來。
每次見到大舅,我都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我不知是否是內心的情感太豐富,還是一種屬于多愁善感的無能表現(xiàn)?總之,我會在大舅身上,想到許多關于人生、婚姻和幸福等一些久久困惑著我的問題。
大舅是個小學教師,現(xiàn)已退休在家多年,他曾在一個名叫大黑山的小山村教了整整13年書,和當?shù)厝嗣袢罕娊Y下了深厚的友誼,那里的人們,不管老的少的,都尊稱他為“普老師”。
大舅特別喜歡牡丹花。
1976年,我們家蓋起了新房子,那些年,農村能蓋房子的人家并不多,我們家也不是富裕人家,但那間草房總是漏雨,實在不能住人了,加之那年大哥要結婚,因此父母親才咬咬牙,無論如何艱難也要蓋把新房子蓋起來。在父親的努力和二舅、堂哥李世儒等人的幫助下,當年底,我們家的大瓦房終于蓋起來了。
立梁那天,飛來一只野雞,被二舅用一竹桿打下來,讓我們享受到一頓美餐。
當時,大舅還在大黑山教書,但他還是抽出時間,自己買了顏料,在我家后墻上畫了兩幅鮮艷的牡丹花,花上飛著兩只大鳳凰,這兩幅壁畫為我們家喜慶了多少年。
每年過年,大舅都要買許多年畫來貼在墻上,是各種盛開的工筆牡丹花,那鮮艷的牡丹花伴隨著我們長大,現(xiàn)在我喜歡畫工作花鳥,也許與大舅有關。
大舅是個鄉(xiāng)村小學教師,他在大黑山教書,從我們村到大黑山是一段遙遠的山路,荒無人煙,大舅經常一個人走在這荒涼的山路上,顯得很孤獨,但在這條路上,除了有好吃的野果,還有許多山茶花,每到山茶花開了的時候,大舅總會采些花苞去泡在瓶子里,這些山茶花會斷續(xù)開放。
年輕時的大舅畫過許多畫,我印象中的一幅《春姑娘》,一個仙女飛在天空,下面是碧綠的草地,開滿了各種美麗的花。我上小學時,學到春姑娘這個詞,立即想到那幅畫,感覺特別親切,覺得讀書是多么好玩的事,因此學習成績成好,一直受到老師的夸獎,這些也許跟大舅的啟蒙有很大的關系吧。
大舅畫的牡丹花、梅花和山茶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全部盛開,當時我認為大舅是多么了不起的畫家。
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喜歡牡丹,但從來不知道牡丹長什么樣,我們從沒見過真的,聽說為了看牡丹,大舅曾跑到武定獅子山看,可見大舅對牡丹的喜愛程度。他也買過一棵來栽在院子里,但那花只開了一枝白色的,花瓣很單薄,我們都說買假了。
除了牡丹,大舅也喜歡栽其他花,他在院子里栽了各種花草,他最喜歡栽的是大麗花和令剪荷花,光大麗花就有許多品種,花大色艷。早已不是我們小時候栽在家里土里土氣的老品種了。
每次回家,我都喜歡去他家玩,除了看望大舅大舅媽,也是看看大舅又有什么新品種。
陽光暖暖地照著,安靜祥和的農家小院里,幾朵鮮艷的花開放著,為鄉(xiāng)村帶來一種不同的味道。兩個老人從容地享受著盛世太平。因為花,讓我們都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
現(xiàn)在,退休在家的大舅頭發(fā)花白,他惟一的樂趣是家中兒孫滿堂。但我總在想,大舅一定有過許多美好的理想,年輕時,大舅喜歡畫畫,也喜歡買畫,特別是喜歡《紅樓夢》中的仕女畫,現(xiàn)在,這種年畫已經在市場上消失了多少年了,但在過去,每當過年時,他都會買許多來貼在家里。
當然,最值得我說的,是大舅的愛情。
大舅和大舅媽有沒有愛情?我無法說清。人們常說,中國的家庭,有90%以上是湊合的,許多人家的家庭牢不可破,夫妻關系能從一而終,并非真正的感情,而是子女的維系,更多的是一種傳統(tǒng)道德觀念的束縛,這是許多文學作品表現(xiàn)過的。我知道,要把大舅的愛情說清楚,實在是一件費力又不討好的事,也毫無任何新意可言,但是,我還是想把它告訴你,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據說,大舅是非常不喜歡大舅媽的,這一點,應該算是千真萬確的,并且已得到了大舅媽的證實。有一年回家時,我們無意中談起一個關于家庭的話題。大舅媽還說,當時她是極不情愿和大舅結婚的,但她的父親固執(zhí)地讓她成全了這門親事,這時大舅說,要是你當時真的不同意就好了。我們都以為是一句玩笑話,都哈哈笑了,但大舅卻說,你回家可不要哭。我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
大舅1963年結婚,是在外公的強烈要求下結成的,到1969年才有了第一個孩子,中間整整相隔了6年,這6年時間大舅是如何走過的?我無法體會他的痛苦有多深?這是不是大舅一直強烈地拒絕著,我不得而知,也不好問大舅,我只是充滿了想象。我記得在某篇小說或某部電影中,有這么一個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情節(jié):一個男人在父母的包辦中娶了一個自己不愛的姑娘做妻子,這個男人沒有任何辦法反抗,于是一直不肯和那個女人同房,一直堅持自己抱一條被子,坐在寒冷的角落里過夜……我不知是這是不是大舅當年的生活,我只能靠想象。
其實,大舅媽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女人,只是她的相貌非常普通,不像影視作品中的那些姑娘貌若桃花,但她非常的能干,又很溫柔賢惠,同我們家一直保持了良好的關系,一直到現(xiàn)在,都非常親密,這種親密,絕不像一些人理解的那種人情世故中的虛偽。
我不知大舅為什么一直不喜歡舅媽,是不是因為她是一個不識字的農村婦女?我只是從母親等人斷斷續(xù)續(xù)的敘述中,知道在大舅的理想中,曾闖進一個姑娘——一個和他同事的小學女教師,那人是否美麗?是否也深深地愛著大舅,對上輩人的事,我們同樣不得而知,我也只能充滿了想象,我所知道的是那時大舅已經結婚了,要是那個姑娘早一點到來,那會是一種什么情況?如果那樣,大舅家的歷史就要改寫了。
大舅有4 個兒子,除了大表哥在一個小鎮(zhèn)上做生意,其余3 個全在農村,但幾個表哥表弟很能干,在農村很富裕。小時候,父親每次教育我們,都這樣說:“你們要好好讀書,長大了,像你大舅一樣,拿國家工資。不然,只能像我們一樣務農在家,又苦又窮?!笔堑?,大舅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學習和前進的動力,為了擺脫農村,我們拼命讀書。
在我的印象中,大舅一直是一個沉默的人,他很少和我們說話,但在今年回家的一次談話中,我像重新認識了他,他拿出他寫的許多詩讓我看,那是一些古體詩,對于詩,我不是太懂,但我還是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我們就按著他的思路談起來,那時,妻子也在那兒,她也是一個非常喜歡古詩的人,能背許多詩,特別是古代的一些愛情詩。我沒有想到,那天,大舅竟然滔滔不絕地和我們談了許多,談得相當高興,也非常投機,在談話中,我知道他一直喜歡著一首《釵頭鳳》的詩,當他聽妻子說她保存著這首詩時,大舅竟然像一個天真的孩子高興得神飛色舞,一定要妻子給他抄一份來。我說,我給你好好打印一份。
回到縣城,我忙讓妻子把那兩首《釵頭鳳》找來,看了內容,我似乎明白了大舅為什么喜歡這首詩的真正原因——
釵頭鳳(之一)
陸游
紅酥手,黃藤酒,滿園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釵頭鳳(之二)
唐琬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難!難!難!
人成名,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
瞞!瞞!瞞!
我想,這其中,一定有大舅年輕時許多的追求和失落。
在花事中,母親是“潛伏”最深的,在過去四五十年生活中,我從沒見母親栽過花,也沒看出她對栽花的任何熱愛,只感覺她對美食的熱衷,只要有時間,母親會做出許多又香又美味的菜肴給我們吃,她還會做許多面食,比如各種麥面做的饅頭包子,用米漿做的酸粑粑、米豆腐、米蝦等,無論活計多忙,她總能抽出時間來做,記得家里無菜時,她會把麥子拿去磨成精面粉,用水調稀,放上蔥花,攤成薄片,然后用雞蛋液薄薄攤在上面焙熟,切成長條,吃起來香甜可口,成為我們生活的美食。逢年過節(jié)更是母親大顯身手的時候,她忙到深夜,酥肉、燒皮子、冷葷等八大碗,她做得地道又美味,真像農家版的滿漢全席。那些年,我們家有七八個人的土地,只有她和父親在家栽種,但每逢栽種收割莊稼的季節(jié),總有許多鄉(xiāng)親們自愿來幫忙,家里坐滿了人,這除了母親人緣份好,也與她能做一手傳統(tǒng)的美食有關。
母親不栽花,但她不像父親那樣反對我種花。
后來,我們弟兄幾個相繼在城里工作后,母親獨自一人生活在老家,有一天,當我回到家時驚呆了,在我家那個有200 多平方米的院子里,幾棵高大的石榴樹下,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有又高又大的大麗花、金鳳花,金黃的菊花和五顏六色的百日草,它們各種花高低不同,錯落有致,讓這個農家小院靜謐中一片春意盎然;特別讓我激動的是一片嫩綠的菖蒲草,幾枝紫色的鳶尾在陽光下?lián)u曳,讓這個農家小院充滿了浪漫氣息。母親告訴我,這些新品種是她去澄江時收集的籽播種的,她每去一個地方,總是那么心細,發(fā)現(xiàn)好看的花草就收回來種下,一年又一年,種滿了整個院子。三嫂和妻子歡快地拍照,我流連忘返。我問媽媽,是哪下栽的,您為何也喜歡栽花了,母親笑而不語。鮮花叢中,一家人其樂融融享受幸福時光。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母親一時暗中注意著我們的愛好,當她發(fā)現(xiàn)我喜歡種花后,細心的她種了一院的花,一院花香,就是讓她的兒子能經?;厝?,多陪陪她。
我曾帶著一些作者和花友去老家,她們都對我家的院子贊不絕口,覺得我們有這么大個長滿花草的院子真幸福。
但是有一天,我們家的院子要拆除了,母親哭了無數(shù)次,眼淚都哭干了,記得在搬離老房子的最后那天晚上,我陪著83 歲的母親在院子的石榴樹下靜靜地坐著,母親默默的拭去眼角的淚水,顯得那樣悲傷,我對母親說了許多安慰的話,直到把母親的情緒平復才入睡。
那天夜里,母親再次大哭起來,她悲傷的聲音從樓上傳到我的房間,直到我把吵醒,我無法入睡,不得不穿起衣服起來。母親邊哭邊罵,邊罵邊哭,折騰了大半夜,第二天早上天沒亮,她又起來傷心地哭。
我理解母親,她舍不得啊,這里留著母親一生的記憶。從13 歲開始來到我們李家,她在這里生活了近70年了。幾十年的相守,讓母親對這里有很深的感情,她一直覺得我們能有今天的出息,是這里的風水好,因此一直舍不得搬離。其實,對于母親這樣祖祖輩輩生活在塘子的普通百姓來說,即使遷居環(huán)境再好,仍然是故土難離,親人難分,根在這兒,血脈在這,祖先的墳在這兒,留著眼淚與故鄉(xiāng)話別的最后一幕,將久久存在于母親和我們的記憶之中。
為了讓母親從悲傷中走出來,我們想了許多辦法,從各個方面做她的思想工作,我還和妻子商量,自己花了近50 萬元在縣城中為她買了一套房子,盡量保持她生活的原樣。
對于這個新家,母親也許是滿意的,她才漸漸有了笑容。
我乘機說,媽,壞事中有好事,如果不是因為搬遷你來城里,您還不可能天天見到我們呢,我們哪有那么多時間每周到老家里看您。
看到母親的笑,我的心也稍稍安定了。
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才來縣城生活,母親是極不習慣的,幸運的是小區(qū)門外有個花店,是華寧縣城最大的一家花店,店主是個三十多歲的女子,對人很溫和。母親經常去買花,和她熟了。據后來那人對我說,母親是她遇到年紀最大的買花者。
老無所依的母親靠栽花打發(fā)了時間,漸漸習慣了城里的生活,她的陽臺上,放滿了各種各樣的花,陽光下一片生機。
然而,前幾個月,姐姐病情突然惡化,去玉溪住了十多天院,醫(yī)院說無能為力要求出院,在姐姐最后的一個月,母親一直陪著姐姐,她顯示出了特別的堅強,背地里卻流干了眼淚。
在病痛的萬般折磨中,姐姐瘦得只剩下皮包骨,走了……臨終前幾天,姐姐還能說話,她吃力地說,她怕是挺不過去了,她死后,不準我們燒紙,不準為她大操大辦……
那一刻,母親竟然沒有哭,只是呆呆地坐了會兒,協(xié)助家人處理姐姐的后事……
等母親再回到家時,所有的植物都枯萎了,她重新把那些死去的綠色盆栽清理,又重新種上新的,然而,走的人永遠不會回來了。
痛失人生最摯愛的親人,我的痛無法訴說,多少次腦海中閃現(xiàn)出生活的點點滴滴,想起她砍柴回來帶回家的一束山茶花,特別是想到她供我們上學的歲月,我多少次暗自傷情,淚如泉涌。
等清明去看她時,我什么也不要,就帶上一束菊花,雖然在那個能看見藍藍的撫仙湖的山坡上,開滿了粉紅的山茶花和潔白的杜鵑花,但我還是想把一束最素雅的鮮花,放在姐姐長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