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霞,吳強,孫自軍,陳傳剛,徐愛成,閆萬民,付文國
(1.臨沂市漁業(yè)技術保障中心,山東 臨沂 276300;2.郯城縣明霖家庭農場,山東 臨沂 276100;3.泰安市農業(yè)科學院水產所,山東 泰安 271000)
梭鱸(Lucioperca Lucioperca)屬于鱸形目,鱸科,梭鱸屬。原分布于歐洲咸海、黑海、里海及波羅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1960年我國新疆從俄羅斯引進至伊犁河流域、額爾齊斯河流域,1993年以來,梭鱸被先后移植到山東、湖北、北京、天津等多個省市。梭鱸個體大,具有“淡水魚王”之稱,生長速度快,肉味鮮美,口感好,利潤高,養(yǎng)殖前景廣闊,使用人工配合飼料養(yǎng)殖,成本低,受到養(yǎng)殖戶的青睞?,F將梭鱸養(yǎng)殖技術總結如下。
選擇土池塘,面積為26 680~33 350 m,水深3~4 m,水體清新,每個池塘至少配備功率為1.5 kW以上的增氧機1臺,保持水體微循環(huán)狀態(tài)。
選擇郯城縣明霖家庭農場經過3年左右培育的后備親魚。于每年12月中下旬開始培育,每667 m投放親魚500 kg,雌雄配比1∶2。其間投喂活餌料(鰱、鳙、鯉、鯽等),每天投喂1次,每次50 kg左右。池塘ρ(溶氧量)4~5 mg/L,培育周期為10~12周。
在北方地區(qū),3月初,水溫>16℃即可進行人工催產繁育。挑選體質量>2 kg的親魚。雌魚鑒別及成熟特征為:(1)胸鰭內側無追星,光滑;(2)成熟好的魚腹部膨大有彈性;(3)生殖孔發(fā)紅、凸出;(4)繁殖期間體表發(fā)亮。雄魚鑒別及成熟特征為:(1)胸鰭內側有追星;(2)生殖孔不發(fā)紅,向內凹陷,成熟較好的親魚輕輕擠壓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3)繁殖期間體表暗淡。
觀察親魚性腺成熟狀況,如若還未達到完全成熟狀態(tài),可采用LRH-A注射催產,雌魚劑量為5~10μg,雄魚劑量減半。注射方法采用1次性注射方式,用1次性注射器在腹鰭右下方進行腹腔注射。如果水溫回暖較快,親魚性腺發(fā)育良好,則不用打催產藥物,直接就可產卵。
選擇26 680~33 350 m的土池,水深3~4 m,池子里放置魚巢或棕櫚皮,ρ(溶解氧)4~6 mg/L,水體清新,保持微流水。產卵池提前2周用石灰石或者漂白粉進行消毒。石灰石帶水清塘,每667 m水深1 m用量120~150 kg,漂白粉一般1 m水體20~30 g。
消毒后的產卵池于產卵前7~10 d注水,培育輪蟲、枝角類和橈足類浮游生物,為魚苗培育適口餌料。培育輪蟲時,不論老池、新池,均需經徹底消毒后注入新水,老池子一般2~3 d就可見輪蟲,新池子一般需要7~10 d才會有足夠的輪蟲。輪蟲培育方法為:把魚漿(打碎的魚肉)與EM原液充分混合發(fā)酵,在氣溫20~28℃的時候,發(fā)酵1周左右,即可全池潑灑。也可用配合飼料與EM菌原液混合發(fā)酵,效果比魚漿差些,魚漿與EM原液的比例保持在3∶1左右。平時注意巡塘,發(fā)現輪蟲密度不夠時,及時潑灑。
選擇晴天的上午進行注射催產,注射完催產藥物后,將親魚按照雌雄1∶2的配比投入到產卵池中。大約次日的傍晚開始產卵,產卵期間要經常查看魚巢情況,次日天亮收卵,一般連續(xù)產卵6~8 d,將收集了很多受精卵的魚巢及時移出,放入孵化池中。
剛產出的受精卵,1 kg大約12萬粒左右,孵化時每667 m投放100萬粒左右。如果在親魚培育池進行產卵、孵化,10 d后需將親魚挪走。當水溫16~18℃,受精卵孵化出苗時間為5~7 d。剛孵化出的魚苗腹部帶有卵黃,此期間魚苗不吃食,靠消耗卵黃的營養(yǎng)即可存活。3~5 d后魚苗進入平游期,開始攝食,池內有培育好的輪蟲、枝角類和橈族類作為魚苗的開口餌料。如果餌料不夠,還可以補充淡水輪蟲,一定要保持餌料充足,避免魚苗自相殘殺。這期間的梭鱸很容易得氣泡病,一旦得了氣泡病會導致全部死亡。其病因為水體中的溶解氧過于飽和,因此,水質一定不要太肥,且保持餌料適中。
魚苗長到2~3 cm時,是馴化的好時機,此時可投喂新鮮鰱、團頭魴、小雜魚等打碎的肉泥,每個池塘設置若干個投喂點,投喂15~25 kg/d,3次/d,3~5 d后肉泥里可添加少量的鱸專用細粉,以后每天逐漸減少10%的肉泥量,增加人工飼料量,18~20 d后,魚苗長到4~5 cm時,可以全部投喂鱸零號料。
梭鱸是兇猛性魚類,規(guī)格不同會引起自相殘殺,必須定期分池培育。當魚苗長到7~8 cm時過篩,7 cm以上的魚可轉池培育,篩下的魚苗繼續(xù)按照前述方法進行馴化,大約每周過篩1次,過篩前要停食1 d,過篩后的魚,用質量分數為4%左右的淡鹽水浸泡消毒。
經過馴食、過篩分池后,進入苗種培育階段。隨著苗種的生長,逐漸增大飼料顆粒規(guī)格,保證餌料的適口性。在這期間要保持水質良好,水溫<28℃,可通過搭建遮陽棚、種植水花生、排水、加水的方式來降低水溫。
每天巡塘,注意觀察魚苗吃食情況。魚苗下塘初期,喂料前要查看投喂臺上的餌料情況,如果被過早吃完,一般是投餌量不夠,要加量,如果有剩餌,應減少投喂量。及時清理剩餌,防止其污染水體。
保持水體清新、肥瘦適中,ρ(溶氧量)4~6 mg/L,水溫<28℃,每7~10 d潑灑益生菌和水霉凈等殺菌劑(按說明書)調節(jié)水質,水位保持在4~5 m。梭鱸疾病較少,在水花至烏仔生長期,控制水體不要太肥,避免因溶解氧過高引起氣泡??;如果水質不好,可能會發(fā)生爛尾病,應潑灑暴血停(按說明書),也可定期用質量濃度0.7 g/m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全池潑灑,防治車輪蟲及指環(huán)蟲類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