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文理小學六(3)班 趙祎樂
指導老師 尉戌雯
那年我5歲,調(diào)皮好動,做事不專心。爸爸媽媽為了培養(yǎng)我的專注力,讓我接觸圍棋。初次來到圍棋道場,只見哥哥姐姐們兩兩對坐在棋盤邊,聽著落子的聲音,我一竅不通。上了幾次課后,我慢慢熟悉了圍棋,也越來越喜歡這棋盤上的黑子白子。
帶著對圍棋的這一份熱愛,我勤奮學習,不僅在道場和棋友對弈,而且在網(wǎng)上和棋友對弈,甚至還在家里做各種圍棋練習題。每一次贏都讓我信心倍增,我從安靜不下來到能盯著棋盤一小時甚至更久。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圍棋之路學無止境:“死活”“騰挪”“官子”,一個個技巧讓我眼花繚亂;“點三三”“雙飛燕”“大雪崩”,一個個定式又讓我百思不解。這黑白子會產(chǎn)生無窮的組合,需要不斷做題、不斷思考、不斷對弈。
這一堅持就是好幾年,日積月累,厚積薄發(fā),我的圍棋水平也隨之提升,到三年級成為了4段棋手。但我不滿足于此,又有了更高的目標——升5段。為了這個目標,我每天加倍練習,做更多的題目,眼看著書架上的圍棋書逐漸壘高。我不斷增加對弈量,參加一次又一次的升段比賽,然而依然無法突破瓶頸。“勝固欣然,敗亦可喜”,我不曾懈怠。
四年級的那個秋天,爸爸帶我去參加升5段比賽,艱苦的練習加上那天的好狀態(tài),我發(fā)揮穩(wěn)定。棋盤上,一顆顆黑白棋子仿佛一個個全副武裝的騎兵,手握鋒利的長矛,腿跨昂首嘶鳴的汗血寶馬,頭戴堅不可摧的銀翎頭盔,身披銀光閃閃的鐵甲。這些久經(jīng)沙場的騎兵騎著戰(zhàn)馬在戰(zhàn)場上馳騁著,在與敵人正面交鋒時橫掃千軍,又在被敵人包圍時殺出一條血路……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以7局全勝的戰(zhàn)績,成功拿到了夢寐以求的5段證書。春華秋實,自己的付出終于在那天換得了豐收的果實。
每當我來到圍棋賽場,往日勤奮的自己、學棋路上的艱辛、爸爸媽媽的陪伴都浮現(xiàn)在眼前。人生如棋,今后的路還很長,我需要認真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