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方亞琪 張千 李晨陽
宿遷市泗洪縣金鎖鎮(zhèn)的一條河岸旁,有座小小的自建房,房前種植大片的白牡丹,春末夏初之際,引得許多路人駐足觀賞。
白牡丹花海的主人是今年82 歲的許其亞。13 年前,許其亞的妻子孫霞去世,次年,他開荒種下這片白牡丹,以此寄托對亡妻的思念——“守在這里,就像看著她一樣?!?/p>
許其亞和孫霞相識于1962 年,經(jīng)媒人撮合,他倆見面“相親”。只一面,這門親事就定了下來。兩年后,兩人成婚,日子雖然過得清苦,但他們十分恩愛,先后孕育4 個兒女,相互扶持,把小家經(jīng)營得井井有條。許其亞說,雖然妻子比自己小4 歲,但她卻是這個家的主心骨,總是省吃儉用,將最好的留給丈夫和孩子。
出嫁時,孫霞穿著一雙自己繡的繡花鞋,許其亞對此印象深刻。許其亞知道,妻子喜歡花,她親手縫制的衣服、鞋子上或多或少都會繡些花樣,有時在電視劇里看見好看的花,她會興奮地和他分享。
2009年,孫霞因病突然離世。此后的日子里,許其亞整日郁郁寡歡,守著和她共同居住的小屋,不愿搬遷。他說,那時一閉上眼睛,他就能想起妻子的笑臉,仿佛回到熱鬧溫馨的過去。但睜開眼睛,現(xiàn)實的落差讓他感到更為寂寞凄涼。
次年,許其亞從鄰居那里拿到了一些牡丹花種子,想到妻子出嫁時繡花鞋上繡的花,他萌生了種花的念頭——種一片屬于她的花田。在村委會的同意下,他在原住址上搭建了一間臨時活動房,在活動房前的荒地上,開墾出一畝花田。
挖坑、除草、澆水,第一年,許其亞播種了三千多顆牡丹種子。白天,他時不時去花田里照看牡丹花的生長,每天挑著水桶上下坡,來回數(shù)次,直到澆完整片花田。晚上他也不敢懈怠,擔(dān)心種子被人偷了,生怕發(fā)不出芽。許其亞說,牡丹花的維護(hù)是件費(fèi)神的事,他從早到晚守著,大量時間被消磨,雖然勞累不可避免,但能讓他從妻子離世的痛苦中短暫釋放出來,有了期待,日子也就有了奔頭。
從發(fā)芽到開花,許其亞等了5 年時間。第一朵花苞綻放的時候,他激動得跑了起來:“牡丹花都開了,你在天上看到了嗎?!”
第一波種下的牡丹花幾乎全部成活開花。過了段時間后,許其亞進(jìn)行擴(kuò)墾,又種下了兩千株牡丹,荒蕪之地因為愛變成了花海。
一開始,村里人都不知道這片花海因何而生,隨著路人將拍攝的短視頻發(fā)到網(wǎng)絡(luò)上,花海漸漸有了知名度,前來觀賞的游客也多了起來。許其亞的子女不愿老父親每日勞累,經(jīng)受叨擾,勸說他搬去城里居住。但許其亞拒絕了子女的請求,仍然選擇一個人守著花海。
記者前往采訪時,許其亞從一層又一層的包裹中拿出了4 雙普通卻嶄新的黑布白底布鞋,他說,妻子出嫁時穿的繡花鞋無法保存至今,但這幾雙鞋,是妻子生前一針一線納出來的,他一次都沒穿過,不舍得穿。
許其亞
孫霞的祭日在清明前后,許其亞一直想帶上幾朵牡丹花去祭拜,但因為牡丹盛放期在五六月,所以一直沒能如愿。近幾年,許其亞更細(xì)心照顧花田,可喜的是,今年的牡丹提前開花了,他說:“希望之后能開得再早點(diǎn),我想帶著牡丹花去看看她。我親手種的,不知道她會不會喜歡。”
什么是愛情?許其亞說不清楚。但多年過去,每次看到那片花田,他就會想起妻子,牡丹花開時,就像看到妻子在叢中微笑。一年又一年的花開花謝,或許就是他用余生為妻子寫的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