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團岳陽市委學少部
入隊、入團、入黨是青年追求政治進步的“人生三部曲”。近年來,團岳陽市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少年兒童和少先隊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牢牢把握少先隊在黨、團、隊育人鏈條中的基礎性地位,探索“三新”工作機制,不斷推進少先隊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
創(chuàng)新學習形式。深入挖掘紅色故事,編寫課本教材,運用少年兒童喜聞樂見、樂于接受的形式講好“四史”故事和岳陽故事。廣泛開展“紅領巾愛學習”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教育引導全市33萬少先隊員牢記囑托,爭做新時代好隊員。
根植地方資源。充分利用平江起義紀念館、何長工紀念館等岳陽本土豐富的紅色資源,積極開展“紅領巾追尋先輩足跡”活動,鼓勵少先隊輔導員帶領少先隊員走進真實、具體、生動的情境中,身臨其境感受先輩故事,引起強烈的精神共鳴,幫助少年兒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
加強儀式教育。把握重要時間節(jié)點,市、縣、鄉(xiāng)三級聯(lián)動,線上線下開展清明祭英烈及入隊、離隊入團等儀式教育2100余場,以莊嚴而神圣的集體氛圍感染心靈、陶冶情操,堅定少先隊員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決心。
強化組織建設。全市879所中小學均已成立少工委,在學校少先隊組織中充分發(fā)揮大、中、小隊和紅領巾社團、紅領巾廣播站等的作用,豐富完善少先隊隊會、隊課和主題隊日等組織生活制度,強化少先隊員的組織意識和集體觀念,增強組織歸屬感。
拓寬體系覆蓋。整合各級各類院館、革命舊址等資源,打造紅色、傳統(tǒng)、文化、科技、生態(tài)和安全六大類、100個少先隊校外實踐基地,形成豐富多彩的“實踐教育地圖”,精心設計打卡路線,推出點單式課程,推動建設資源有效整合、隊伍有效動員、陣地有效建設的少先隊社會化工作體系。
圖 | 團岳陽市委在岳陽市第九中學舉辦“離隊入團”儀式示范活動
擴展體驗實踐。在今年暑假期間舉行的“喜迎二十大,爭做好隊員”暑期社會實踐打卡活動中,各縣(市)、區(qū)組織開展“水韻洞庭、環(huán)保少年行”、“尋訪英雄模范”等活動,1.3萬名少先隊員參與其中,2000余位“紅領巾講解員”為參觀者現(xiàn)場講解。
突出機制保障。出臺《岳陽市落實全團帶隊責任清單》,梳理重點任務,明確責任部門。各縣(市)、區(qū)落實少工委雙主任制度,強化團教協(xié)作,定期協(xié)商研究少先隊工作,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少先隊工作運行機制。
緊扣隊伍建設。嚴格政治把關,堅持應配盡配、優(yōu)中選優(yōu),配齊配強少先隊輔導員,目前,岳陽市少先隊大、中隊輔導員配備率100%。構建市、縣、校三級輔導員分級分層培訓體系,開展青馬班、風采大賽、專題培訓等活動,有計劃、有步驟地提升少先隊輔導員的綜合素養(yǎng)。
選樹典型帶動。在“兩紅兩優(yōu)”、崗位能手等各級評先評優(yōu)中逐年提升少先隊輔導員占比,增強少先隊輔導員的榮譽感和使命感。突出示范效應,鼓勵“少先隊名師工作室”承辦落實重大項目和課題研究,切實提高少先隊活動的專業(yè)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