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超 申 俊 匡枝俏
湖南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我國作為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數量巨大的煤炭需要在生產和消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進行轉運流通。轉運裝備作為散煤連續(xù)輸送的關鍵設備,可實現多方向水平、合理傾角范圍內散煤轉運,可單機獨立轉運,也可多臺聯合轉運,以滿足多線路、多方向等不同布置形式工作線的需要。
散煤轉運裝備的總體發(fā)展趨勢主要體現在智能化和環(huán)?;槍ι⒚恨D運裝備的環(huán)保問題,闡述除塵技術在散煤轉運裝備上的應用。
散煤轉運流通過程中,煤粉產生的機理見圖1。散煤經過送料皮帶轉運至接料皮帶過程中,散煤之間相互撞擊以及散煤與落煤管壁的碰撞,使部分散煤破碎產生大量粉塵顆粒。同時,由于落料的高度差,在落煤管內部伴隨著散煤下落引發(fā)誘導風,粉塵獲得巨大動能沖出導料槽彌散到空氣中,對現場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1]。
圖1 煤粉產生機理
粉塵不僅污染環(huán)境,同時也容易造成設備磨損、老化,甚至造成電氣線纜短路,從而引發(fā)火災。另外,當粉塵達到一定的濃度時,存在著爆炸的安全隱患,同時10 μm以下粉塵顆粒易被人體吸入,粉塵在人體肺部集聚容易引發(fā)肺矽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2]。
散煤轉運是通過設備運行中獲得的動能、相對于后工序設備位置高度上的勢能來實現。沖擊作用下,散煤的紊流引起大量粉塵,造成環(huán)境污染。緩沖裝置如鎖氣器和緩沖床能夠減小散煤沖擊,有效抑制粉塵的產生。緩沖鎖氣器的擋板可以柔性地接受物料的沖擊,鎖氣作用使得粉塵受到阻隔,限制在一定的區(qū)域內,實現粉塵的自降[3]。新型高耐磨復合材料制成的緩沖床既可有效吸收散煤的沖擊,又可減少輸送帶的上下波浪運行,減少粉塵的逃逸。
除緩沖裝置外,還可以通過控制物料速度實現緩沖式降塵。Robert基于連續(xù)性模型,推導弧形段理論公式計算散煤沖擊速度,在不同的圓弧半徑和切入角下設計了緩沖式轉運料斗[4]。Peter Wypych等利用顆粒離散元方法,建立料斗轉運的顆粒仿真模型,同時在散煤的性能測試和參數標定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如安息角、摩擦角對比測定,散煤拋料軌跡的對比驗證,通過DEM仿真分析結合實驗標定,直觀計算出散煤沖擊速度,優(yōu)化設計轉運裝備,從而實現緩沖式降塵[5-7]。國內學者在這方面也做了一定的研究,宋偉剛等實驗比較降低剪切模量和增大顆粒粒度等方法對DEM計算時間和實驗結果的影響,為工程實踐提供應用基礎[8]。
緩沖式降塵技術在散煤轉運裝備的應用,能夠有效降低轉運過程中產生的沖擊性粉塵,但仍有部分粉塵逸出,污染現場的作業(yè)環(huán)境。
動力式除塵通過負壓抽風的形式,將帶有粉塵的空氣吸入除塵器,經過處理進行氣固分離,最終將不含粉塵的氣體排出。除塵器主要包括沖擊式除塵器、靜電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等。
沖擊式除塵器將一定動能的含塵氣體由進風口進入設備后,大面粗顆粒的粉塵被擋灰板阻擋下落,含塵氣流經送風管以較高的速度從噴口處噴出,撞擊液面激起大量的泡沫和水滴,從而達到凈化除塵的目的。趙鐵生等提出了具有自動上水、運行、排污及反清洗的智能化沖擊式除塵器,避免了排風管和排污管的堵塞[9],但其比較適合不與水發(fā)生反應的粉塵。
靜電除塵器具有高效低阻的特點,適應高溫環(huán)境的同時能夠較好地去除較小的粉塵顆粒,因而得到廣泛應用。其工作原理為,利用施加在收塵極板與放電極線間的高電壓電離氣體,當含塵氣體從入口進入極板間時,自由移動電子與含塵顆粒碰撞后下沉荷電顆粒,荷電顆粒在靜電場力的驅動下運動至收塵極板,最終在收塵極板表面進行沉積(見圖2)。在粉塵累積到一定程度后,采用振打電極的方式使粉塵與陰陽極電極分離,從而達到除塵的目的[10]。
圖2 靜電除塵工作原理
袋式除塵器是通過過濾材料(布袋)來過濾粉塵氣流從而達到降塵目的的設備。當濾料表面的粉塵層形成后,便能夠有效地對剩余粉塵進行捕集。毛銳等在布袋除塵器內部設置一種新型的混合式導流板,能夠有效解決布袋除塵器內部流場分布不均勻、布袋局部煙氣速度過高問題[11]。
動力除塵需要動力產生負壓,因此動力式除塵高耗能、高耗材,同時也易產生二次污染。
微霧式除塵包含單流體和雙流體抑塵。除塵原理為,當霧滴直徑大于粉塵顆粒時,粉塵僅跟隨霧滴周圍的氣流運動,霧滴和粉塵顆粒接觸很少或根本沒有接觸而達不到抑塵的作用。當二者直徑接近時,粉塵顆粒隨氣流運動時與霧滴顆粒碰撞、接觸而粘結在一起,因此霧滴顆粒越小,聚結的可能性越大,隨著聚結的粉塵團變大加重,從而實現微霧式除塵(見圖3)。單流體除塵產生水霧粒徑一般在10~20 μm,霧粒第一時間與粉塵顆粒進行粘附,逐漸增大,達到一定重量后開始沉降。廖榮福等采用高能微霧單流體方式實現翻車轉運除塵[12],然而單流體抑塵對壓力要求比較高,一般需要達到7~10 MPa。Jon等采用DPM分析模型驗證在橫風影響高能微霧抑塵特點,為后期單流體微霧抑塵應用研究打下基礎[13]。
圖3 微霧式除塵工作原理
微霧式除塵效果明顯,除塵設備的用水量少于沖擊式除塵器,同時耗電量少于靜電除塵器,燃煤熱值損耗低,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由于液體易受溫度影響,低溫工作需要輔助加熱管路。
綜上所述,緩沖式除塵可減少散煤的沖擊,從根源上減少粉塵產生。微霧式除塵耗水量少,可減輕對散煤料性的影響。緩沖式除塵和微霧式除塵結合應用,不僅能夠消除散煤轉運過程中的堵料和灑料,而且能更有效的實現對粉塵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