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珠 廣西民族大學藝術學院
恩榮牌坊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賀州市鐘山縣燕塘鎮(zhèn)玉坡村。玉坡村始建于北宋時期,始祖廖致政被貶到廣西昭州龍坪縣為官,此后隱居該地,玉坡村由此而來。因村落發(fā)展時間較為久遠,所以現(xiàn)今在當?shù)厝源嬗胁簧贇v史久遠的古建筑,其中恩榮牌坊為當?shù)刈罹咛厣痛硇缘墓沤ㄖ?/p>
根據(jù)玉坡村恩榮牌坊現(xiàn)立簡介牌上內容可知,該牌坊建于清朝乾隆十七年(1752年),是該村舉人廖世德為紀念其祖廖肅以及整個家族賢良孝悌、積極進取的德行而建的功德牌坊。恩榮牌坊通高7.32米,寬6.18米,占地面積約10.3平方米,整體為四柱三間五樓廡殿頂結構。該牌坊以全青石料雕刻,卯榫嵌合而成,用料厚實宏大,雕刻工藝精湛,生動形象,寓意深刻。
恩榮牌坊共有三間五樓,筆者將由上至下依次對其雕刻圖案進行分析。首先,該明樓頂脊兩端各有一只圓雕反尾鴟吻,頂脊中部嵌有一寶葫蘆,兩側次樓頂部皆飾有反尾鴟吻。鴟吻亦稱螭吻,龍頭魚身,倒立于頂脊兩端,龍嘴大張吞食屋脊,魚尾微卷沖青天。其相傳為龍的九子之一,愛吞火,善噴浪降雨,常用于建筑屋頂上,象征避除火災、鎮(zhèn)宅辟邪。明樓下方有三塊透雕花板,左右兩邊皆為卷草紋樣,中間則是銅錢紋樣。
其次,明樓下方的額枋上雕刻著一組“祥云圓日”,波動的浪紋上方有祥云環(huán)繞著圓日。緊接著下方立有一匾額,刻有浮雕“恩榮”二字,是整個牌坊的核心所在。其意為皇恩浩蕩,是皇帝恩賜的榮耀。在匾額四周共有三龍盤繞嵌邊,三龍交互盤繞并有數(shù)朵祥云圍繞左右,給人以至高無上的皇家榮耀感。在匾額兩邊是鏤空的花板,上面為六邊形的龜甲紋,有長壽的吉祥寓意。
恩榮牌坊的建筑紋樣中,有不少關于龍紋的雕刻。細觀整個牌坊上的龍紋可發(fā)現(xiàn)上面的龍紋皆為四爪龍。從元代開始,統(tǒng)治者為加強中央集權,皇庭將龍分為三六九等,雙角五爪是神龍,代表皇上,只能為皇家享有;其他三爪、四爪又稱為“蟒”,民間可在皇家準許后使用。龍紋屬于祥禽獸紋,常被用作建筑雕刻的裝飾題材,在古代其既是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征,又是百姓用于祈求生活美滿、風調雨順的吉祥圖騰。接下來在牌坊明樓下方的額枋上刻的是二龍戲珠的圖案,雙龍腳踩祥云,以左右相對的形態(tài)在嬉戲玩耍中間的靈珠。其龍活力十足,爪牙鋒利,細看雙龍眼睛瞪圓,龍須很長,龍嘴微張仿佛還在往外吐氣,龍角上還雕刻著精細的花紋。祥云環(huán)繞于二龍周圍,龍身筋骨強健,龍鱗自然附著于上,龍尾則貫穿祥云悠然地擺在空中,生動活潑,動態(tài)十足。其下方的字匾上記載著“敕授文林郎知河南光州光山縣,康熙辛卯科鄉(xiāng)進士廖世德建立”。
再往下的額枋上雕刻的是騎馬出行圖,四位神情飛揚的人物坐于馬上,其身旁皆有撐傘的隨從,可看出是喜得功名、胸懷凌云之志的出行場景。同時也指廖氏家族金榜題名時,馬踏春風、喜氣洋洋的景象。其下方字匾上記載“明誥授奉直大夫云南臨安別駕,萬歷丁酉科廣西鄉(xiāng)試進士廖肅”。明清時期,以皇帝的誥命追贈其官員逝世家屬的封號,稱為“誥贈”“誥授”,有類似于這種字樣的牌坊,是一種莫大的光宗耀祖的榮耀建筑。
到了牌坊南面最下方的枋梁上,采用高浮雕和透雕的是雙獅戲繡球。雙獅皆為四肢舒展,腳踩繡球的彩帶面向繡球。兩只獅子采用左右對稱的構圖方式,充滿整個畫面,高浮雕的手法使雙獅立體感十足,活靈活現(xiàn)。在傳統(tǒng)紋樣中,獅子也是常見的瑞獸之一,人們最常了解的是傳統(tǒng)舞獅習俗以及鎮(zhèn)宅辟邪的獅形石雕。相傳獅為百獸之王,《漢書·西域傳》曾記載:“獅為百獸之王,每一振發(fā),虎豹懾服。”故此,獅子也象征著威嚴與權力,同時還是權貴的象征,所以我們在雕塑裝飾中經(jīng)常可以看到獅子題材的圖案。據(jù)民間傳說,雌雄獅子相戲時絨毛交纏團成球,從中生出勇猛的小獅子。所以繡球從古至今,一直為吉祥喜慶之品,深受百姓喜愛,所以常言道:“獅子滾繡球,好事在后頭?!边@也寓意著廖氏家族在今后發(fā)展中可以逢兇化吉、遇難成祥、人丁興旺。
牌坊南面的兩個側次間上方各有一只石雕麒麟。左側次間的麒麟以俯臥的姿態(tài)面朝正間,前方有寶劍,腹下有寶葫蘆,意為“麒麟叼寶劍”,寓意鎮(zhèn)宅辟邪、福祿安康。右側次間的麒麟則回首望向正間,口含寶珠,前蹄有神草,后蹄有銀錠,意為“麒麟吐寶珠”,寓意祥瑞降臨、子孫賢德。在左側次間麒麟的上方還有一字匾,記載:“庚午科鄉(xiāng)進士檢選知縣,男,當毅。辛末歲進士候選儒學,男,當樹仝附建?!绷硪贿呌覀却伍g的字匾上篆刻著:“恩授儒林郎,候選州同,男,當強;恩授修職郎,歲進士,胞侄當權,仝附建。龍飛乾隆十七年歲次壬申穀旦?!苯Y合來看,左右側間的額枋上分別記載的是廖氏家族中金榜題名的人,分別是廖世德之兒,侄子廖當毅、廖當樹、廖當強、廖當權。
通體來看,牌坊南面是按照傳統(tǒng)的排位進行排列。牌坊雕刻的內容由上至下,最上方的祥云圓日代表天地,其下三龍盤繞的恩榮匾額代表皇權,往下是廖世德的祖上廖肅的功名匾,再往下是廖世德的功名匾,而其牌坊兩側次間的下方是廖氏子孫的功名匾。
牌坊北面依然按照由上至下的順序分析。首先,正間的上方刻有文武兩官,二者中間有“恩承奕葉”四字,表示廖氏家族的功德是靠代代相傳、代代累積起來的。下方牌坊的額枋上刻著鯉魚躍龍門的吉祥圖案。在畫面左邊是一條拍動雙翅奮力躍起的鯉魚,中間是一扇宏偉的天門,而右邊是一條威猛霸氣的新生龍,期盼著廖氏家族的子孫后代要努力進取,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下方另一個額枋上刻的是一組人物,從雕刻人物的特征可以看出是八仙賀壽圖,八仙被視為祝壽的常用題材,常用在中國繪畫以及建筑裝飾中。其人物左邊四個依次是左手拿葫蘆、右手拄拐杖的鐵拐李,手提花籃的藍采和,手持陰陽板的曹國舅,手抱漁鼓的張果老;正中間的是壽星;右邊四個依次是手持扇子的鐘離權、背寶劍的呂洞賓、手握蓮蓬的何仙姑、吹橫笛的韓湘子。八仙各持法器,來為壽星拜壽,展現(xiàn)出世道太平安康,對安定幸福生活的追求。在八仙賀壽的額枋下有兩幅字匾,上方字匾為“世澤綿長”,下方字匾為“光前裕后”,表達出廖氏家族要有光大祖先的事業(yè)、造福后代子孫的責任。
牌坊北面最下方的額枋上刻的是雙鳳朝陽,兩只鳳鳥嘴銜祥云,揮動雙翼,以對稱的形式朝著中間云彩環(huán)繞的太陽,采用浮雕,線條自然流暢,看不出絲毫的遲鈍。鳳鳥羽毛雕刻得精細有度,形象仙韻靈動。鳳凰全身羽毛各有紋樣,《山海經(jīng)》對其描述:“首文曰德、翼文曰禮、背文曰義、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兵P凰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是百鳥之長,一直是神圣的存在。它代表著光明與太平,它的出現(xiàn)代表有明君出,是太平盛世。此外,凰與皇同音同聲,寓意明君的威嚴德行。雙鳳朝陽,也寓意著廖氏家族對子孫后代美好生活的期望。
在左側次間,下枋有字匾,為“遵乃祖訓”,要求子孫后代必須恪守祖宗留下的訓示。右側次間的字匾為“詒厥孫謀”,意為要提前為子孫發(fā)展做好謀劃。牌坊背面的兩側次間上都刻有“書卷日出”的圖案,朝陽代表金榜題名、考取功名的希望。
恩榮牌坊采用大塊石料雕刻,由卯榫嵌合而成,用料敦實渾厚。為防止牌坊立柱的傾斜坍塌,立柱的下方會有基座石和抱鼓石來保障牌坊的地基穩(wěn)固。恩榮牌坊為四柱三間結構,立柱下方有四對八個抱鼓石。其中作為正面正間的兩根立柱的抱鼓石上還以圓雕的手法刻有兩頭獅子,兩頭獅子為一雌一雄,兩頭互歪朝著正間。二獅一腳踏繡球,一腳撫小獅,造型活靈活現(xiàn)、憨態(tài)可掬。石獅下方踩的是雙面鼓,鼓的下方是須彌座,包袱角上雕刻的紋樣多為祥云紋、波浪紋及植物紋。
少數(shù)民族的紋樣被稱為“無字的史書”,傳統(tǒng)紋樣也可被稱為“凝結美好愿望的無字書”。圖案紋樣反映了文化觀念,文化觀念決定了圖案紋樣。恩榮牌坊的裝飾圖案中蘊含著皇權至上、追求美好的文化觀念。
廣西玉坡村的恩榮牌坊是由皇帝下詔批準后,當?shù)卣图易宄鲑Y建造。無論從古時還是現(xiàn)今的角度看,恩榮牌坊的建造都是廖氏家族還有當?shù)卮迓渥畲蟮尿湴?。統(tǒng)治階級將牌坊作為對功臣或者善人的表彰,以此樹立楷模。一方面是一種獎賞激勵,另一方面也是對百姓的一種無形的教化控制,以便進行管理,更好地維護封建王朝的統(tǒng)一。玉坡村恩榮牌坊的“恩榮”二字,便是皇權特許的直接表現(xiàn),即皇帝恩賜的榮譽。
該牌坊的裝飾紋樣也是皇權至上的直接表現(xiàn)。在古時,龍鳳、麒麟、鴟吻、如意等題材唯有皇家可享有,平民百姓除皇帝批準恩賜外是無權享有的,并且在使用的數(shù)量及大小上都有嚴格規(guī)定。此外,龍鳳為皇帝、皇后的化身,皇子、皇孫也需按照形制規(guī)定使用,尤其不可亂用。時至今日,每當我們提到龍鳳題材也會下意識地想到強大、神圣、皇權、不可褻瀆等意象。
恩榮牌坊中的“二龍戲珠”“雙鳳朝陽”“麒麟吐珠”“八仙賀壽”等雕刻紋樣是皇家對廖氏家族的官方嘉獎。牌坊圖案紋樣的內容、數(shù)量等形制標準都以體現(xiàn)皇權至上為目的。
恩榮牌坊的裝飾紋樣內容皆為傳統(tǒng)紋樣的代表。中華傳統(tǒng)紋樣之所以廣泛流傳、經(jīng)久不衰,緣于它是中國人向往幸福美滿生活而創(chuàng)造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滿含吉祥如意的文化寓意。其紋樣表達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人生喜怒無常,有幸福亦有悲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幸福美滿。所以,吉祥如意、祈福納吉一直是人們從古至今的不懈追求。吉祥如意的觀念最早來源于自然萬物的諧音或造型,后又發(fā)展出神話傳說、神仙神獸的想象題材。將吉祥類的題材用作裝飾紋樣,廣泛應用于人們日常生活或祭祀等活動中,符合人們的心理期盼。龍、鳳、獅子、麒麟等紋樣是平安、吉祥、福氣、辟邪的典型文化符號。卷草、祥云、日月、幾何等紋樣蘊含繁榮昌盛、生機盎然、太平安康的文化意涵。這些擁有美好寓意的裝飾圖案被工匠雕刻在牌坊上,代代相傳,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時至今日,歷史的發(fā)展,社會的改革變遷,牌坊紋樣所體現(xiàn)的皇權至上已不再被人們忌憚?,F(xiàn)今,觀者更注意到圖案紋樣的造型設計及其吉祥美好的文化內涵。
因年代久遠,部分恩榮牌坊的紋樣已經(jīng)風化缺失,筆者在進行原有紋樣描摹的基礎上,根據(jù)“吉祥如意——美好期望”的思路進行創(chuàng)作設計。其中,以“獅子戲繡球,好事在后頭”的美好寓意為例,選取牌坊中的雙獅戲繡球紋樣為原型,以獅子為創(chuàng)作主體。在進行線稿臨摹、素材提取、創(chuàng)作變形、圖案繪制等一系列操作后,選擇以非遺技藝蠟染、扎染相結合的創(chuàng)作方式,最終以系列抱枕形式呈現(xiàn)出來(如圖1)。
圖1 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抱枕系列) 張雨珠/作
恩榮牌坊的裝飾紋樣都可進行提取,在造型、構圖、色彩等方面做出改變,然后再將它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在藝術設計領域中,龍、鳳的祥瑞之氣,獅子的活潑可愛,鯉魚的滿滿好運,卷草紋的生生活力,銅錢紋的財運暴富等都是很優(yōu)秀的設計題材,可廣泛應用于生活用品、學習用品、裝飾配件等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中。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軟件讓圖案紋樣“動起來”,可以做成短視頻或者動畫,使其“真正活起來”,將牌坊圖案紋樣與當代的藝術文化相結合,活化起傳統(tǒng)紋樣,使其成為“不被遺忘的藝術”。
牌坊曾承載著古代社會的制度、人民生活的期望,是國家表彰的典范,是家族榮耀的象征。廣西恩榮牌坊擁有凝重壯麗的造型,其雕刻與造型值得我們進行研究和保護。牌坊中所勾刻的裝飾紋樣,無不透露著中華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底蘊。從二龍戲珠、雙鳳朝陽、八仙賀壽、魚躍龍門、雙獅戲球等題材上來看,可以反映出當時人們的審美觀念、道德倫理、精神追求。其實不僅玉坡村恩榮牌坊的裝飾紋樣是這些題材內容,在整個清中葉時期的牌坊幾乎都延續(xù)著這種題材和紋樣,人民對于幸福安康的生活的追求亙古不變。
恩榮的功德牌坊是贊揚和歌頌道德模范的展現(xiàn)以及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現(xiàn),是統(tǒng)治階級維護封建統(tǒng)治制度的方式,也是人民避災辟邪與祈福納吉的一種生活追求。此外,中華傳統(tǒng)的藝術文化是我國藝術發(fā)展的根源,蘊含著美好寓意的圖案紋樣也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一直被我們傳承和發(fā)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