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秋,付 慶
(1.廣東海洋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 湛江 524088;2.廣東工商職業(yè)技術大學,廣東 肇慶 526020)
“辦什么樣的思政課”“怎樣辦思政課”“為誰辦思政課”是辦好思政課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一直以來也是各級各類學校和思政課教師面臨的并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探索的重大現實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的講話中,對事關思政課的這幾個根本問題作出了科學明確的回答,為推進思政課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1.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這一論述明確了新時代我國思政課的政治站位和建設旨歸,為學校辦什么樣的思政課提供了方向指引。首先,學習好、堅持好、踐行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思政課的根本保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全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奮斗的精神結晶,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科學理論武裝學生頭腦,增強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偉大實踐中的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其次,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是新時代辦思政課的必然要求。思政課不是別的什么課,它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宣傳教育馬克思主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性、基礎性課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是我們黨和國家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有助于培育一批批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的政治立場、高度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的新時代青年。
2.培養(yǎng)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yǎng)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一方面符合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边@就表明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所具有的政治屬性是其根本特質,開設思政課是為我國培養(yǎng)擁護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可靠接班人,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源源不斷地輸送有用人才,而不是社會主義事業(y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對立者和反對派。另一方面,符合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現實需要。德智體美勞是一個人發(fā)展的基本訴求,思政課作為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陣地,理應承擔青年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現實責任。思政課育人只有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多方面的統一,才能培養(yǎng)出勇擔時代重任與民族大任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1.抓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自古以來中國的教育思想無不打上道德教育的烙印,在古代常用仁義禮智信等來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和個人是否具有德性修養(yǎng)的衡量標準?,F階段,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的教育發(fā)展“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新時代在邁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征程中,更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性,把立德樹人的任務落實落細。針對圍繞立德樹人這一中心目標與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等。2019 年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明確做出了思政課是承擔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的精準定位,道明了思政課的實質與靈魂,進一步明確了思政課在承擔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責任重大,其作用是其他課程無法比擬、不可替代的。由此可見,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強調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更是把它作為辦好思政課始終要遵循的核心理念。緊緊抓住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不僅是辦好思政課的內在要求,更是其應有之義,一方面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拔節(jié)育穗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當前學生在自身內在思維活躍和外來思想文化多元化的雙重因素作用下,容易被不良風氣與價值觀帶偏,亟需給予培育引導,使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地發(fā)展。另一方面,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中,需要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有志青年投身其中,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注入源頭活水。概而論之,“立德樹人”不僅科學有力地回答了思政課“培養(yǎng)什么人”的問題,更解決了“怎樣辦思政課”這一問題,抓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辦好思政課的關鍵一步和重要一招。
2.打造高素質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思政課教師作為從事思政課教學的中堅力量,既是學生心靈的美容師,更是學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思政課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與思政課的思想性、親和力展現密切攸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边@不僅體現著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思政課教師的重要地位的充分肯定與其未來發(fā)展的殷切期盼,更為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新時代的思政課教師就要具備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這“六種素養(yǎng)”,為打造高素質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提供了根本遵循。具體來講,這六種素養(yǎng)寓意深遠,含義豐富,涉及到思政課教師建設的方方面面,所謂“政治要強”,就是要求思政課教師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堅定自身的政治立場、提高自身的政治判斷力,敢于做黨和國家的發(fā)聲者,在各種各樣的場合中既能積極宣傳黨的理論又能勇于同錯誤思想做斗爭,讓思政課的底色永葆鮮亮。所謂“情懷要深”,就是要求思政課教師有深厚的家國情懷,清醒地認識到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四者是有機統一體,在何時何地都能心系祖國、心懷人民、心連社會,密切關注國家與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做時代的同行者。所謂“思維要新”,就是要求思政課教師有勇于破舊立新的創(chuàng)新思維,深諳并熟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用知變、善辯的精神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使學生的學習體驗新穎豐富。所謂“視野要廣”,就是要求思政課教師不僅專業(yè)知識要扎實,在國際、歷史等其他方面也要廣泛涉獵,見解獨到,能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地為學生講授道理。所謂“自律要嚴”,就是要求思政課教師能嚴于律己,做到自我約束,始終保持課上與課下,線上與線下言行一致,積極傳遞、弘揚社會正能量和社會主旋律,做學生的典范。所謂“人格要正”,就是要求思政課教師有高尚正直的人格,親其師才能聽其言,信其道,思政課教師自身只有具備充盈豐滿的人格形象才能感染學生、感召學生、感化學生,贏得學生喜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這六個要求既是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指南針,又如穩(wěn)定器和壓艙石。
3.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育教學方式
古人云:“觀水有術,必觀其瀾?!蓖瑯?,思政課的開展也應掌握育人之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新時代,世情國情黨情民情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思政課是一門時代感與時效性強的課程,全國大中小學等各級各類學校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才能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不斷提升思政課課程魅力,增強思政課教育效果,滿足學生成長成才,實現全面發(fā)展的需求與期望。然而,在思政課實際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大多數學校仍僅僅把課堂教學作為唯一的授課方式,并采用“灌輸法”“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法,其成效并不盡如人意。學校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要格局大、目光遠,思政課不能僅僅拘泥于課堂,只讓學生束縛于教室,也要善于發(fā)掘校園文化、紅色文化、傳統文化等特色文化所蘊含的教育價值育人;善于發(fā)揮英雄人物和時代模范的榜樣示范作用;善于運用新興媒體等高新技術開展教學;善于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來達到教育目的,逐步建成“三全育人”強大的教學場域?!昂玫乃枷胝喂ぷ鲬撓覃},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彼枷胝谓逃挥邪选胞}”溶于各種“食物”中,才能補足精神上的“鈣”,因而,要摒棄思政課“一言堂、單向式、一元化”教育教學方式的痼疾,堅持對思政課教育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讓思想政治教育如春風化雨般滋養(yǎng)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僅要深刻了解學生的社會關注點、知識渴求點、現實困惑點、未來迷茫點,有的放矢地開展思政課,還要尊重學生的語言習慣和個性特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參與思政課。
4.發(fā)揮黨在思政課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彼枷胝喂ぷ髯鳛槭玛P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更需堅定地發(fā)揮黨在思政課建設中的領導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重視加強黨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他多次在會議上,從黨和國家未來及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高度深刻闡明了黨在思政課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黨在思政課建設中領導的工作任務和明確要求。一方面,要發(fā)揮黨在思政課建設中思想上的領導作用。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的秘鑰在于發(fā)揮黨在思政課建設中的領導作用。在各級各類學校中開設的思政課不僅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核心重任,同時它還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課程,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黨委要抓住黨對思政課建設思想政治上的領導權,保證學校正確的政治辦學方向,讓思政課建設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只有這樣,才能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直氣壯地開好思政課,切實保證各級各類學校用科學的理論教育人,用正確的思想感化人,用正確的方向引導人,實現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標。另一方面,要發(fā)揮黨在思政課建設組織上的領導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备骷夵h委作為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戰(zhàn)斗堡壘,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承擔著重要作用。各級黨委在思政課建設中應守一方土、盡一份責,牢牢掌握黨對思政課建設的主動權,使教育領域成為國家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強陣地。
1.為黨育人
教育蘊含著鮮明的政治屬性和政治功能?!肮沤裰型?,每個國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來培養(yǎng)人的?!蔽覈鳛樯鐣髁x國家,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必須始終堅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決維護黨的領導地位。我國的思政課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長期領導下不斷發(fā)展完善,始終踐行著為黨育人的初心。當前我國正處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的歷史交匯期,擁有難得的發(fā)展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zhàn),辦好講好思政課的意義更加重大,更要把思政課置于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全局中看待。針對“為誰辦思政課”這一辦學方向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作出諸如“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等多種相關論述,歸根結底,就是堅守為黨育人的初心不能忘。
2.為國育才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教育事關民族的未來。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把教育作為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特別是改革開放40 多年來,教育牢牢堅持服從和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適應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要求,有效支撐了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基礎。現在我國正處于即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亟需一批批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投身其中。思政課作為育人的主渠道、主課程,理應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發(fā)展承擔相應的職能,培養(yǎng)出更多出色出彩的有志人才,為國育才的立場不改。
習近平關于思政課建設重要論述蘊含著鮮明的理論品質和時代特色,主要表現為問題意識與目標導向相統一、堅持底線意識與強化責任擔當相統一、合力推進與抓住關鍵相統一、推動改革創(chuàng)新與遵循基本規(guī)律相統一四個方面。
習近平關于思政課建設重要論述在做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時代之問”的同時,又提出一系列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新思想、新舉措、新觀點來解決思政課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如習近平明確指出,“努力培養(yǎng)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明確回答了新時代思政課“培養(yǎng)什么人”的問題;針對“怎樣培養(yǎng)人”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黨的領導”等多角度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方法論指導;針對“為誰培養(yǎng)人”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思政課要堅持“四個服務”,有理有據地回應了“為誰培養(yǎng)人”的問題。習近平關于思政課建設重要論述不僅突出問題意識,更堅持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導向,是新時代思政課建設的指路明燈。
習近平關于思政課建設重要論述始終秉持為黨育人的初心和為國育才的堅定立場,是思政課建設的重要底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論述,這一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則為教育領域在初心使命上的具體表現,自黨成立以來的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把思政工作放在了首要地位。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發(fā)展的角度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彼颊n建設作為教育的重中之重,更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安定、人民幸福的基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重要論述不僅突出反映教育上的初心和使命,還彰顯著強烈的責任擔當意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他認為廣大教育工作者要自覺承擔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使命,一方面,在新時代開展的各種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積極承擔培養(yǎng)有理想、有責任、有擔當的優(yōu)秀人才的責任,才能辦好事關國家發(fā)展與民族未來的大事。另一方面,教師尤其是思政課教師作為一線工作者,更要強化傳授知識、傳播思想、塑造靈魂的責任意識,為黨和國家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培養(yǎng)更多德才兼?zhèn)涞娜瞬?,以期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習近平關于思政課建設重要論述強調了思政課建設需要協同各方,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形成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針對這一目標構想,他認為首先要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機制等方面協同發(fā)揮效應,形成建設思政課的合力,助推思政課實現內涵式發(fā)展。其次,學校各級黨組織、行政部門、教學單位應各負其責,協同配合做好思政課建設。最后,完善課程體系,解決好思政課與各類課程的配合問題,形成“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協同育人機制。與此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還緊緊抓住“黨”和“教師”在思政課建設中的兩個重要點,指出了“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可見,堅持黨的統一領導是思政課建設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還認為,教師是辦好思政課的關鍵,深刻指明了思政課教師之于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性。
習近平關于思政課建設重要論述深刻彰顯著其創(chuàng)新思維,不斷推動思政課建設向縱深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這一重要工作,并指出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深刻把握“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fā)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的原則,為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和實效性提供了堅實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堅持“八個相統一”原則的提出并非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是基于我國長期以來對思政課建設的經驗總結和規(guī)律性認識。習近平關于思政課建設重要論述在強調思政課要改革創(chuàng)新的同時,也始終強調辦好思政課必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遵循教書育人規(guī)律,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等基本規(guī)律。違背了這些規(guī)律,思政課建設與教學只會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