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新,王佳琦,朱利利
1.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秦皇島 066000
2.蘭州理工大學 甘肅蘭州 730050
隨著人們對汽車外觀、尺寸、續(xù)駛里程(新能源汽車)要求的提高,整車尺寸也越來越大,整車越來越重,特別是新能源汽車質量較大。鋁合金車輪外觀造型也越來越復雜,尺寸越來越大,要求的承載能力也越來越高,隨之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在整車路試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內輪緣開裂的現(xiàn)象。
由于乘用車內輪緣在靠近箱體一側,車輛行駛前檢查很難發(fā)現(xiàn)裂紋,一般是在發(fā)現(xiàn)輪胎漏氣后對車輪進行檢查時才能發(fā)現(xiàn)。當主機廠家在整車路試過程中發(fā)現(xiàn)開裂后,一般會將開裂情況反饋給車輪生產廠家,與車輪生產廠家一起對問題車輪進行系統(tǒng)分析,制定解決方案。
幾年來,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處理了多起乘用車內輪緣開裂問題,現(xiàn)對開裂問題進行系統(tǒng)地梳理。
1)路試場(是強化道路試驗、綜合道路試驗)。
2)車輛行駛里程。
3)開裂車輪在路試車輛上的位置:(左前、左后、右前、右后)。
案例:某主機廠在新車型開發(fā)整車綜合道路試驗過程中,在車輛行駛里程達到30 776km時發(fā)現(xiàn)右前輪輪胎欠壓報警,檢查發(fā)現(xiàn)車輪內輪緣部位出現(xiàn)裂紋(見圖1)。
圖1 車輪內緣出現(xiàn)裂紋
檢查車輪正面是否有撞擊痕跡。
2)檢查車輪輪輞是否有嚴重變形。
3)檢查車輪內輪緣是否有油漆磨損情況。
4)檢查車輪內輪緣裂紋數(shù)量和開裂長度。
5)檢查車輪生產信息。
檢查示例如圖2所示。
圖2 車輪外觀檢查
1)檢查輪輞直徑。
2)檢查內輪緣厚度。
3)檢查內胎圈座壁厚。
4)檢查車輪跳動情況。
檢查示例如圖3所示。
圖3 車輪尺寸檢查
對車輪輪輞內部缺陷進行檢查(見圖4),主要是查看是否存在縮松、夾渣等鑄造缺陷,查看鑄造缺陷的種類、分布及大小等情況。
圖4 X光探傷檢查
在內輪緣開裂部位兩側取樣,對材料性能(屈服強度、強度極限、延伸率)、化學成分、金相組織及硬度等情況進行分析,了解車輪內輪緣部位的宏觀和微觀材料情況,收集車輪的詳細信息。
表1和圖5所示是某款內輪緣開裂車輪的材料性能分析結果。
圖5 內輪緣金相組織
表1 某內輪緣開裂車輪材料性能
1)對斷口進行低倍顯微分析。
2)對斷口進行超景深顯微影像分析。
3)對斷口進行電鏡顯微成像分析。
內輪緣開裂部位 斷口分析如圖6所示。
圖6 內輪緣開裂部位斷口分析
由于過去乘用車車輪尺寸較?。ㄒ话恪?8in)、載荷較小(一般<700kg)、輪胎高寬比較大(一般≥50%),一般不會出現(xiàn)內輪緣開裂的情況,因此,在進行車輪徑向受力分析時也就不考慮內輪緣的受力情況。
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車輪尺寸的變大(一般≥19英寸)、載荷增加(一般>800kg)、輪胎高寬比變?。ㄒ话恪?5%),車輪在行駛過程中的受力變大,內輪緣的受力應當?shù)玫街匾暋?/p>
圖7所示是一款整車試驗大約31 000km內輪緣開裂車輪的應力分析結果。
圖7 內輪緣開裂車輪應力分析結果
目前,針對乘用車內輪緣開裂,一般采用的改善方案是在保證車輪正面造型的條件下,對車輪內輪緣結構和尺寸、內胎圈座和輪輞尺寸進行調整,加強輪輞強度,降低內輪緣部位的應力,從而延長車輪行駛里程。
1)調整內輪緣結構:將內輪緣結構由夾式平衡塊結構調整為粘貼式平衡塊結構。
2)調整內輪緣、內胎圈座、輪輞及輪井等尺寸。
通過對多起路試過程出現(xiàn)內輪緣開裂的情況分析,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經(jīng)驗:
1)一般出現(xiàn)在大尺寸、大載荷、裝配高寬比較小的輪胎的車輪上。
2)裂紋出現(xiàn)的機理:一般是車輪先受到外力作用,造成內輪緣損傷,然后在繼續(xù)行駛過程中出現(xiàn)裂紋持續(xù)擴展。當裂紋擴展到一定程度,使得內輪緣不能承受載荷時,就會出現(xiàn)斷裂。
3)不同的車輛設計壽命不同,整車路試的場地、要求的行駛里程不同,可以對車輪輪輞結構制訂有針對性的設計方案,保證滿足整車路試壽命要求。
4)當車輪設計載荷較小(≤500kg)、輪胎高寬比較大(≥55)時,為減輕車輪質量可以使用夾式平衡塊結構。
5)當車輪設計載荷較大(≥700kg)、輪胎高寬比較?。ā?5)時,為滿足車輪設計壽命建議使用粘貼式平衡塊結構。
6)針對大尺寸(≥19in)、大載荷(≥700kg)、輪胎高寬比較?。ā?5)的車輪設計時,需要注意內輪緣應力情況,建議應力與路試里程見表2。
表2 內輪緣應力與路試里程推薦值
目前,在試驗室條件下,還沒有專門模擬路試過程中內輪緣開裂的試驗方法,但有幾家主機廠的試驗方案,可以大幅度降低實際路試過程中內輪緣開裂的概率。
大眾、奧迪、寶馬及奔馳等公司模擬歐洲賽道的強化道路試驗,稱作雙軸試驗。該項試驗需要對輪輞(特別是內輪緣)進行強化處理,以滿足雙軸試驗要求。
(1)對車輪進行預損傷 將車輪裝配好輪胎,輪胎充氣壓力150kPa(0.6倍額定胎壓),裝配到壓力材料試驗機上,對輪輞加力達到規(guī)定的壓力F=2.5G(G為車輪載荷),檢查內輪緣的變形量,要求變形量不超過1.0mm,無裂紋。
2)對車輪進行雙軸試驗 對完成預壓試驗后的車輪在雙軸試驗臺上,進行雙軸試驗,輪胎壓力:450kPa,轉速105km/h,按規(guī)定的試驗載荷譜進行試驗,要求完成約定的試驗里程車輪無裂紋(一般要求完成7500km)。
注意:雙軸試驗里程是與不同廠家整車規(guī)定的路試里程相對應的。
豐田汽車有一項內輪緣變形+徑向試驗,滿足這個試驗,需要加強輪輞的強度,能夠延長內輪緣的疲勞壽命。
(1)對車輪進行內輪緣變形試驗 將車輪裝配好輪胎,輪胎充氣壓力150kPa,裝配到壓力材料試驗機上,對輪輞加力達到規(guī)定的壓力F,檢查內輪緣的變形量,要求不超過3mm。
當輪胎截面高度SH≤138mm時,F(xiàn)=(12.13~0.0658SH)G;當輪胎截面高度SH>138mm時F=3G。
(2)對車輪進行徑向疲勞試驗 對于完成內輪緣變形試驗后的車輪進行徑向疲勞試驗,輪胎壓力:450kPa,徑向試驗載荷F=2.5G,要求車輪完成100個循環(huán),無裂紋。
韓國現(xiàn)代起亞汽車有一項輪輞變形+徑向試驗,滿足這個試驗,也需要加強輪輞的強度,能夠延長內輪緣的疲勞壽命。
(1)輪輞變形試驗 對于輪胎寬度大于205mm,同時輪胎高度(輪胎截面寬度×高寬比)≤110mm進行輪輞變形試驗,試驗載荷F=7G。
將車輪裝配好輪胎,輪胎充氣壓力240kPa(按照圖樣要求),裝配到壓力材料試驗機上,對輪輞加力達到規(guī)定的載荷F,檢查內輪緣的變形量,要求不超過3mm。
(2)對車輪進行徑向疲勞試驗 對于完成內輪緣變形試驗后的車輪進行徑向疲勞試驗,輪胎壓力:450kPa,徑向試驗載荷F=2.5G,要求車輪完成200個循環(huán),無裂紋。
以上介紹了車輪路試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內輪緣開裂的問題分析,并對分析過程進行了總結,提出了降低內輪緣開裂的發(fā)生概率的設計、試驗方法。
由于車輪路試過程的復雜性,目前還沒有準確的設計方案、試驗設備及試驗方法來進行內輪緣開裂的驗證。為了滿足整車開發(fā)壽命、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還需要進行實車路試來檢驗內輪緣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