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丹
持續(xù)的俄烏沖突讓雙方以及背后支持烏克蘭的西方都筋疲力盡。雖然西方持續(xù)渲染俄羅斯精確制導武器已耗盡,但美國《星條旗報》10月22日承認,當前整個歐洲也都出現(xiàn)庫存武器短缺的情況。這使得歐洲國家面臨艱難選擇:是繼續(xù)向烏克蘭運送武器庫存,支持烏克蘭反擊俄羅斯,還是為保護自己的家園而保留剩余的武器。
報道稱,幾個月來,美國和其他北約成員國向烏克蘭運送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裝備。但對于許多較小的北約國家,甚至一些較大的國家而言,這場沖突已經讓其武器庫存變得緊張。
自2月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承諾提供超過175億美元的武器裝備,這讓部分美國國會議員質疑美國自身是否承擔了太大的風險。此外,俄烏沖突爆發(fā)后,多個歐洲國家將庫存的大部分武器和物資發(fā)送給烏克蘭??偛课挥诘聡幕鶢栄芯克l(fā)布的數據顯示,挪威提供了超過45%的庫存榴彈炮,斯洛文尼亞提供了近40%的坦克,捷克提供了33%的多管火箭炮系統(tǒng)。立陶宛議員多維勒?薩卡利埃內在電話采訪中表示,“援助烏克蘭導致武器供應普遍短缺,因為許多國家都忘記了常規(guī)戰(zhàn)爭正在消耗自己的彈藥儲備”,“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只給自己留下了最低限度的武器庫存。”德國國防部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德國也面臨著類似的情況。該郵件寫道:“是的,德國聯(lián)邦國防軍的庫存是有限的,就像其他歐洲國家一樣?!?/p>
美聯(lián)社報道稱,歐洲武器裝備短缺原因之一與美國有關。冷戰(zhàn)結束后,許多歐洲國家紛紛削減軍費開支,削弱了本國的國防工業(yè)能力。強勢的美國軍工巨頭則擠壓了歐洲同行的市場份額,使許多歐洲國家嚴重依賴于占主導地位的美國國防企業(yè)。美國智庫“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歐洲研究項目主任伯格曼表示,“我們希望他們(歐洲)購買美國貨。”報道說,當挪威習慣使用美國的FF16和FF35戰(zhàn)斗機,而不是瑞典制造的“膺獅”戰(zhàn)斗機時,歐洲的國防工業(yè)能力已經受到實質性影響。
面對這種情況,10月中旬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會議上敦促北約成員國“深入挖掘并為烏克蘭提供額外的能力”,這讓歐洲感到壓力。部分歐洲國家官員表示,雖然將繼續(xù)給予烏克蘭支持,但“維持本國防御的重任正壓在他們所有人身上”。伯格曼表示,對于一些北約國家來說,美國的要求可能難以達到。“這些國家可能無法如美國所想的那樣深入挖掘(軍備潛力),他們基本上減掉了脂肪,現(xiàn)在正在切入骨頭?!?/p>
愛沙尼亞國防部長佩夫庫爾則表示,“我們估計俄羅斯遲早會恢復他們的能力”,因為俄總統(tǒng)普京可以命令武器制造商每天24小時生產,“俄羅斯已將一些部隊派往工廠而不是前線”。
報道稱,經過8個月的激烈戰(zhàn)斗后,歐洲預計俄烏沖突還將持續(xù)數月甚至數年,這種情況下,雙方都將迅速耗盡武器供應,勝利可能歸結于“誰能堅持得更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