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寧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qū)第四中學)
多選題是近年新高考數(shù)學試卷中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題型,該題型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注重對學生知識、方法的考查,對解題能力的要求較高.基于此,現(xiàn)選取一道解三角形多選題進行剖析,旨在幫助學生提高綜合運用能力,增強運算求解能力以及推理論證能力.
題目 已知在△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a=6,4sinB=5sinC,以下四個命題中正確的是( ).
A.△ABC的面積的最大值為40
B.滿足條件的△ABC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C.當A=2C時,△ABC的周長為15
D.當A=2C時,若O為△ABC的內(nèi)心,則△AOB的面積為7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解三角形與其他知識的綜合運用,具體涉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積公式、三角函數(shù)、一元二次方程有實數(shù)根等,側(cè)重考查學生的數(shù)學運算、邏輯推理能力,解法靈活多樣,具有較強的綜合性.
因為4sinB=5sinC,所以由正弦定理得4b=5c,從而可設(shè)b=5x,c=4x(x>0).
因為a=6,b=5x,c=4x,所以假設(shè)△ABC是直角三角形,則必有斜邊a=6,或者斜邊b=5x.
若斜邊b=5x,根據(jù)勾股定理得16x2+36=25x2,解得x=2,此時△ABC的邊長分別為6,10,8.
綜上,滿足條件的△ABC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故選項B錯誤.
方法1 當A=2C時,cosA=cos2C=2cos2C-1.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解得x=-1(舍)或1,從而a=6,b=5,c=4,所以△ABC的周長為15,故選項C正確.
綜上,通過對四個選項的逐個分析可知四個命題中正確的是ACD.
2)處理“不可能”問題時,需要靈活運用“假設(shè)法”——先假設(shè)可能,再進行合情推理、分析.若推出矛盾,則假設(shè)錯誤,即不可能;若推不出矛盾,則得到可能的具體情況.
3)求△ABC的周長時,方法1 是將二倍角余弦公式與余弦定理進行了綜合運用,運算量較大;而方法2綜合運用了正、余弦定理以及二倍角正弦公式,相對簡單一些.
總之,該題設(shè)計較好,不但能夠有效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的理解、掌握以及運用程度,而且充分體現(xiàn)了多選題的特征——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對運算求解能力、推理論證能力也提出了較高要求,能夠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
鏈接練習
1.(多選題)已知△ABC,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則下列條件一定能夠使△ABC為等腰三角形的是( ).
2.(多選題)已知a,b,c為△ABC的三內(nèi)角A,B,C的對邊,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在△ABC中,sinA>sinB的充要條件是A>B
B.在銳角△ABC中,sinAsinB>cosAcosB恒成立
C.若acosA=bcosB,則△ABC必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若B=60°,b2=ac,則△ABC必是等邊三角形
鏈接練習參考答案
1.ACD. 2.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