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武
還記得月亮出生的那個晚上嗎?寧靜、祥和、明澈。所有的炊煙停下了婀娜的舞姿,所有的星星眨著眼睛,所有的泉水叮咚流淌,所有的燈盞點亮幸福,提前來到村莊。
月亮是我的小姐姐,生于20世紀(jì)70年代。她的名字常常在外祖母的故事中出現(xiàn)。記憶中,她的眼睛像一道彎月……
1979年的愛情,注定要孕育1980年的娃。三月春風(fēng)拂面暖,一雙握緊的小拳頭,用啼哭辨尋這一世的親人。聲波在空氣中急切地想接收到親人的密碼。
我降生在遼東的一個小村莊。
冰雪消融,陽光普照大地。柳絲吐綠,黃牛犁地,1980年的河?xùn)|村像一幅水墨畫。碾盤上坐著農(nóng)閑的村人,叼著煙袋或搓著紙煙卷。天蒙蒙亮?xí)r,人們下地,松土鋤草,日頭升上三根竹竿高時,回來歇晌午。遠(yuǎn)處的梯田層層疊疊,是無數(shù)雙大手堆砌的銅墻鐵壁,灑下的汗水足夠給莊稼苗滴上一圈露水。有女人抱著孩子出來曬太陽,眾人喊著娃娃的名字,逗上一陣。在河?xùn)|村,這是一種勞動后的解乏方式。他們歡歡實實勞累了一大早上,逗起孩子瞬間恢復(fù)了紅光滿面,又有了使不完的勁。
我在娘的懷里,他們喊我春天。名字是外祖母起的,我和20世紀(jì)80年代的苞米苗一起長大。
嗩吶的高亢嘹亮在村莊上空飄過,二牛帶著鼓樂班吹吹打打,唱著喜歌,一對新人牽著大紅綢。點鞭炮、跨火盆、邁馬鞍、踩高粱上炕、拜天地、喝交杯酒、吃餃子、坐福、拜堂、入洞房。我吃到了誘人的玻璃紙包裹的糖塊。那年春天,月亮姐姐的哥哥結(jié)婚了。
那年我三歲,喜歡吃糖,喜歡到處撒歡兒地跑,喜歡聽外祖母講故事。
日子仿佛在嗩吶聲里綻放的花朵。走過無數(shù)個黑夜,香甜的表情鑲嵌在和土地打交道的皮膚褶皺里。
春風(fēng)彈琴,春雨唱著民謠,唱得泥土濕潤鮮活。牛羊咀嚼著青草的新鮮汁液。小頭蒜、苣荬菜、榆樹錢兒、槐樹花兒……爭先恐后躍上春天的餐桌。滿坡的山野菜是每家的菜食,是春天賜給大地的中草藥,綠色、健康、生態(tài)、環(huán)保。
民以食為天,天賜的食物養(yǎng)活了祖祖輩輩的人。韭菜是甜絲絲的,白菜是香脆柔軟的,水果摘下就可以吃——吃得放心。
晚上,月亮姐用藍(lán)花粗瓷大碗端來薺薺菜燉土豆。我們兩家是一墻之隔的鄰居,房山墻連著房子,屋檐挨著屋檐。院里有個角門,方便兩家串門。我家新打了一口壓水井,每日兩家不必到村頭轆轤井去挑水,省去了雨雪天氣挑水路上的煩惱。
水是女人的手,像外祖母的手,像媽媽的手,更像月亮姐的手。洗菜、洗衣服、洗去塵?!?/p>
饑饉的年月,一雙柔軟的手,一雙小巧的手,一雙美麗的手,擔(dān)負(fù)著一家人的三餐和日常生活。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成年累月的日子匆匆走過,無法估算有多少水珠從她們手指縫經(jīng)過。水是一面鏡子,不知道收藏過多少青春。生命中的過往,相逢在村莊,在城市,在大漠,在大海……外祖母說:“人這一輩子,總有些經(jīng)歷,聚散多了,相識多了,能留在心里的就是不可磨滅的回憶。”至少,在村莊有她們的美麗容顏,有她們的溫柔善良,有滿滿的能量,日子也豐盈起來。
村莊的夜黑漆漆的,伸出手看不見手指。幾聲狗叫,被迅速淹沒在夜色里。村頭到村尾,沒有幾家有電視。勞動很美,可以凈化一個人的心靈。勞動仿佛代替了娛樂。河?xùn)|村的村民,春天種地,夏天挖藥草,秋天收割,冬天打柴。月亮姐家的院子堆滿了藥材。用莊稼人自己的方法,按根須、莖葉、花果分類,按干、濕稱重。前山后山西大溝、拐出幾十里地的桂花嶺都有他們的足跡。藥草醫(yī)病能換錢,源源不斷地賣給城里的中藥材收購站。殘次的、不合格的,舍不得扔,畢竟?jié)窳艘律?,從大老遠(yuǎn)的地方帶回家的。喂豬,豬吃了壯實。我家養(yǎng)了母豬,喂少量的糧食,再喂泡在大缸里漚得癟乎的榛柴葉子,最后喂些破損的中草藥、零碎的土豆、菜幫子等。一窩窩豬崽皮毛光滑,肥壯得像小牛犢。我也認(rèn)識了幾種中草藥:滿山坡的貓骨朵兒花就是白頭翁,味道奇怪的貓?就是藿香,開著藍(lán)色花朵的包袱花就是桔梗。還有王八骨頭、馬尿騷、穿龍骨、細(xì)辛、掌葉半夏、羊鐵葉,等等。大山有無窮的寶藏,爸媽常和月亮姐家一家人進(jìn)山采藥,貼補(bǔ)家用。
月圓的夜晚,爸媽數(shù)著賣掉了一車車、一筐筐、一捆捆的藥材,還有一窩窩豬崽,換回的票子,商量著秋天的打算。
秋天,月亮姐上中學(xué)了,穿了一身花格子新衣裳。我穿著四個兜的中山裝,背著印有“我愛北京”字樣的書包上學(xué)前班了。同學(xué)們唱著“太陽當(dāng)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剛踏上文學(xué)道路那會兒我寫歌詞。今天想來,和啟蒙有關(guān)系。有一年,遼寧省音樂家協(xié)會搞了一個音樂研討會,見到了國家一級編劇、著名詞作家宋小明老師。他作詞的《百年恩來》主題曲《你是這樣的人》《中國功夫》《回家的人》《向北方》《喜歡你》《中國功夫》等等,響徹大江南北。
他的父親宋揚先生曾創(chuàng)作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兒歌《讀書郎》(小兒郎)?!靶∶葱豪?,背著那書包上學(xué)堂?!碑?dāng)時我們都會哼唱,許多年后才知道作者是宋小明老師的父親。文學(xué)的力量,如春雨潤物細(xì)無聲。好的作品,流傳千百年,記住了作品,忘記了作者,正像我們習(xí)慣了在黑暗里得到燈盞的光亮,卻忘記了點燈的人。
霜降后,在北方的小村莊河?xùn)|村,太陽給大地的火焰越來越少。
天冷,空曠。天空凈得沒有一絲云彩。收割后的田野裸露著,落下葉子的樹木裸露著,河道里的巨石上裸露著羽毛。它們向世界敞開了內(nèi)心。
糧倉滿了,雞鴨鵝狗肥了,黑毛豬壯了。一雙布滿老繭的手,讓躺在岸邊的河卵石站立起來,圍成院墻。父親又在院墻東西兩側(cè)多壘砌了幾圈,墻上留門,留窗戶的位置,家里有了偏廈。忙完這些,該準(zhǔn)備過冬的燒柴了。封山育林,能砍的柴有限。天冷得要命,需要更多的柴草提供熱量取暖。男人們拎起板斧,進(jìn)山打疙瘩柴,女人們也磨好了鐮刀。大雪封山之前,為了抵抗寒冷,刀斧鋒利得能割斷光線。山溝邊,地埂邊,割蒿草,掰干樹枝,摟松樹撓。細(xì)柴、硬柴、干柴、濕柴、蒿草、雜草堆到院墻高。開始下雪了,放寒假了。月亮姐和我戴著棉手套,穿著厚重的棉衣棉褲棉鞋,左邊手套里裝著花生,右邊手套里裝著蘋果,中間連著一根細(xì)繩掛在脖子上。我們撿個陽坡嗑完花生啃蘋果。這時,母親砍的柴草搭成交叉馬架形狀,她像個舉重運動員,用盡全身力量把它們扛在肩上。有時扛不動,剛起一半,一屁股坐地上。我和月亮姐兩雙小手趕忙上前幫忙。母親舍不得我們用力,有時借個斜坡將柴草捆扛上肩膀。我們走在移動的小山后面。多年后,望著母親瘦弱的身影,我問自己,母愛何嘗不是山,何嘗不是河呢?有一次,母親手一滑,腳踝骨被刀砍傷。血流如注,血連肉粘在襪子上。晚上端一盆水,慢慢泡,揭下來已經(jīng)是一盆血水。母愛,長期承擔(dān)了超過身體幾倍、幾十倍幾百倍的重量。這種力量來自哪里呢?是什么原因呢?
一個字——愛!
一個字——家!
母親在艱苦歲月里的忍耐能力,讓一個家更有溫度。無數(shù)個村莊里的無數(shù)個母親,是村莊里最美的月亮。
蒿草煙大灰多,常常嗆得人眼淚嘩嘩流。上凍前,各家忙著打糨糊溜窗戶縫。針鼻大的眼兒斗大的風(fēng)。如今的孩子很少能體驗到這種徹骨的寒冷。鋁合金斷橋鋁封閉門窗、地?zé)?、暖氣、空調(diào)。溫度高了,還要開窗戶放氣。想一想,奢侈浪費。難怪94歲的外祖母還住在農(nóng)村,不愿意進(jìn)城。
到了三九天,北風(fēng)呼呼地刮,將炕洞抽得冰涼。男人們隔三岔五半夜出門,上山扛一捆刺槐,點著了,噼噼啪啪火星四射,燒炕取暖。身體需要吃食物得以生存,屋子需要煙火烘烤得以站立。
日子在母親淘米的手指縫中、在每日的炊煙裊裊中、在永不停歇的時間的長河里日夜不停地流淌。河?xùn)|村通向外面的世界,要經(jīng)過大洋河。大洋河,取河水汪洋之意。春秋冬有小鐵橋架在上面,沒有扶手,踩著鐵板顫顫巍巍、暈暈乎乎,如站在船頭上。過橋如行船,雨天鐵板滑,若是有風(fēng)天,鐵板之間的空隙大,加上有損壞的,鐵橋是個張口咬人不眨眼的鐵獸。村中掉進(jìn)鐵橋夾縫最多的是女人和孩子。他們受傷的腳還要走很遠(yuǎn)的路才能回到家。有的舊疤痕未痊愈,又添新疤痕。橋是連接河?xùn)|村到城里最近的路。汽車可以繞遠(yuǎn)走炮臺山,過北洋橋,村民只能期盼早點修上水泥鋼筋大橋。那年,我參軍,離開了村莊,也是最后一次踩著鐵板過橋。
光陰似箭,我復(fù)員回到家鄉(xiāng),不敢認(rèn)了。這就是出生的地方嗎?大橋上車流不息,河?xùn)|村建起了樓群,城東公園建在東洋河橋頭。從前偏僻、貧窮的村莊不見了??床灰娒┎菸?,到處是紅磚大瓦房。村和組的路也都鋪上了柏油路,家家戶戶接上了從山上引下來的自來水。這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最想見到一個人。
有月亮的時候,村莊是溫暖的。讀書、當(dāng)兵、離開家鄉(xiāng)的那些年,沒有再睡過大火炕,卻時常想起月亮姐彎彎的眼睛。
時光很奇怪,鄉(xiāng)音未改,黑發(fā)生白發(fā)。草木枯榮,四季交替。日月輪值,山河依舊。應(yīng)了一句話,美麗若初見。再次見到月亮姐,還是和從前一樣美麗可愛,只是多了風(fēng)霜的印痕。她現(xiàn)在是一家公益協(xié)會的會長,在城鄉(xiāng)間穿梭忙碌,把城里募集的愛心物資捐助給偏遠(yuǎn)貧困的鄉(xiāng)村。每年冬天送給鄉(xiāng)村學(xué)生溫暖包,包里裝著棉手套、棉帽、棉衣;送溫暖進(jìn)貧困鄉(xiāng)村,讓冬天不再冷得凍壞手腳、凍掉下巴、凍掉耳朵;每年帶著會員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包餃子、理發(fā)、洗腳、剪指甲……老人們一輩子不容易,咱們常去看看,給他們做一回兒女。
月亮姐做的愛心公益很多,我在她的朋友圈看到許多新鮮的事例,我和外祖母提起月亮姐的事,她說心里亮堂堂的。
她還說月亮姐是住在村莊里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