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 斗
壬寅虎年到來前夕,我接到美華的電話,說《莊河記憶》已出刊十年,打算編本紀(jì)念文集,希望我能寫點什么?!皩懯裁炊夹校泵廊A說,“你是《莊河記憶》的老朋友了,也是莊河的……”
我當(dāng)然是《莊河記憶》的老朋友了,記得當(dāng)初它只是啼聲初試,甚至還未發(fā)聲、只剛剛拉開啼的架勢,我對它的評頭品足就聒噪了起來。而美華、德宇、姜弢他們,一方面毫不掩飾與我的分歧,一方面又心平氣和地包容甚至欣賞我好為人師的夸夸其談——唯真朋友才如此吧!可是,我也敢說我“是莊河的”老朋友嗎?這種話,美華可以客氣地贈我,而我,面皮再厚,照單收訖也心虛臉紅。朋友,是一種認(rèn)同感和舒適度在雙方那里都能獲得持續(xù)延宕的關(guān)系建構(gòu),其核心表達(dá),除了物理上親近,更得精神上融通??梢来藰?biāo)準(zhǔn),作為自然山水行政區(qū)域的莊河,我該怎樣與它互動才算得上物理之余還精神呢?
世間的許多東西沒法定義,只能感受。
與許多人不一樣,我對某個地方記憶特殊印象特別,一般跟它是山清水秀、人杰地靈還是山窮水惡、民刁物陋沒有關(guān)系,而只與那里是否有能與我以特殊樣貌特別模式交道往來的人有關(guān),即不論何時何地因何為何,我的感受都指向人,指向具體的個人,唯有斯人,才能讓那些與之匹配的其他人、其他物、其他作為參照標(biāo)簽的背景符號,在我眼里獲得特殊的價值特別的意義——哦,這樣表述仍嫌抽象,那我就舉我和老艾的例子加以說明吧。
老艾叫艾平,男性,長我四歲。大約從中學(xué)時代起,除開家人,熟人多半都喊他老艾,包括歷任老師,也包括歷任岳父岳母。我倆認(rèn)識時,年齡分別為四十上下。應(yīng)該說,四十上下的人即使童趣未泯,也已不乏百變的機(jī)心,彼此可以功利往來利害糾葛,但生成撒尿和泥玩式的純?nèi)挥颜x卻幾無可能。畢竟,三觀五觀都定型了,在各自稟性經(jīng)歷的淬煉之下,人格更是獨立和自我得生冷頑硬如同鋼軌,即使最軟弱和無原則時,比如戀愛女人時,也不大肯兒女情長地纏綿成一體,而只愿引入雙軌的意象,在比肩并行中悉心養(yǎng)護(hù)精神的平等。但就是這樣渾身皆刺、一腦袋反骨的我和老艾,居然一見就鐘了友情,只用一拍即合了調(diào)子,一轉(zhuǎn)眼,便如李白和敬亭山那樣“相看兩不厭”了兩個十年。其實二十年里,我倆除開漫無邊際地東拉西扯,再沒有過任何意義上的生活合作或工作共事。在我倆總計二十多次、最長四周最短四小時的相處時段里,水一般流逝在我倆身邊的寶貴光陰,別名也可以叫垃圾時間。我倆平素并不聯(lián)絡(luò),如果半年十個月地通一回電話,也會因冒出了“挺好吧”“最近咋樣”這種套話感到羞愧,只能趕緊補(bǔ)一句“沒事兒”放下電話。而“有事兒”的電話,一般都是我打給他:“我下周過去?”“好呀!”于是,我便去拉薩、成都、五指山……找他聊天。
多解釋一句。我與朋友交往,唯一的技能就是聊天,尤其擅長的是聊那種松懈的、漫漶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無拘無束沒時沒晌、非驢非馬不軌不物的天。我從不認(rèn)為聊這種天比聊別樣的天就好到哪里或壞在何處,因為我知道,包括聊天這類益智游戲在內(nèi)的任何人際活動都應(yīng)當(dāng)形式多元化情態(tài)個性化,然而,生活中的大部分聊天,即使說段子講八卦吹牛皮傳閑話,也都太像會議的延續(xù),像“有事兒”的勉力為之,像日常雜務(wù)的拓展或禮尚往來的補(bǔ)充。之所以存在此等情形,除了關(guān)涉聊天內(nèi)容,很可能與聊天時的環(huán)境氛圍關(guān)系更大。比如吧,同樣是胡說八道胡言亂語,在一個八人的飯桌旁,在一個中午十二點必須退房的酒店里,在一個會議室門外的走廊上,在一個KTV包房相對安靜的一角,在一個隔壁房間有孩子寫作業(yè)老人看電視的公寓式住宅……和我跟老艾窩在他臟亂差或者不臟亂差的臥房客廳畫室書屋里,肯定哪兒哪兒都不一樣,即使在這兩類場合照本宣科相同的臺詞,對每一聲歌哭笑罵都不刊不易,它們所生成的意思制造的效果,也必然迥異如同云泥。
再多解釋一句。我的朋友并非都擅長和喜歡聊天,即使也擅長也喜歡的,由于種種主客觀原因,也不可能非得拷貝我和老艾那種充斥著無用激情的囈語流程。但不論他們聊不聊天或怎樣聊天,都不影響我尊重和熱愛他們,他們在我心中的優(yōu)秀指數(shù)也絲毫不會因之遜色。但如果一定得判斷一下我與他們、與為數(shù)眾多的各色朋友和數(shù)量極少的老艾類朋友的相處方式有什么區(qū)別,或許下面的規(guī)律里有蛛絲馬跡:和各色朋友聚首歡會,多半出于機(jī)緣的安排,那些旅行順路或活動巧遇的便利由頭,能盡顯本質(zhì)主義的練達(dá)透辟。但與老艾類朋友謀面碰頭,則完全是個人意志脫穎的結(jié)果,那種刻意甚至刻板的營造,在虛晃一槍繞過本質(zhì)后,將羞答答地?fù)肀Т嬖谥髁x。一般來講,每年總有個三回兩回,我特別渴望離開沈陽到外地走走,這種時候,十之七八,火燒屁股的我是等不及通過旅行或活動的便利去邂逅聊伴的,而必須專程地跑到一個有著老艾類朋友委身的地方去信口開河。顯然,對我來說,放言無忌太重要了。也正因為如此,那個我飛蛾撲火般奔赴的大環(huán)境與小氛圍,便不論舒適還是憋屈,都會因為我情感上的目標(biāo)明確和義無反顧,能將某種歸宿之感回饋給我。歸宿之感能阻截喧囂,傳輸平寧,有路牌的品質(zhì)坐標(biāo)的屬性,循著它,在一個或長或短的時段之內(nèi),我那非理性的東游西逛與一瀉胸臆,更容易心甘情愿地受縛于理性。如此一來,許多時候,固然我眼里只有人的存在,只有安于某處的老艾者流,但由于老艾者流的安身之處被我賦予了歸宿的意義,于是,不論那收納我的歸宿之地何等遙遠(yuǎn)陌生,也都會沿著“我思故我在”的邏輯軌跡,自然而然地與我親近融通。
好啦,該打住了,這番鋪墊冗長得過分。其實,我想說的只是:正是由于某個老艾類朋友的存在,我眼里的莊河才是人格化的,才已然與我——
了解我的朋友讀到這里,多半會脫口道出一個柔婉的名字:孫惠芬。但對不起,此時我想提供的名字,卻鋼軌一般生冷頑硬:姜弢。
是的,出身于莊河的孫惠芬,是我最資深的朋友之一,我多次的莊河之行,甚至我對莊河自然山水與風(fēng)土人情印象的生發(fā),都與她關(guān)系密切。至于結(jié)識小我四歲的姜弢并與姜弢像和老艾一樣成為摯友,更是出于她的牽線搭橋。但肯定的,孫惠芬也從未想到,明顯屬于“貴人話語遲”類型的姜弢與我這話癆在聊天這項益智游戲上也能棋逢對手,而且,我還一如追隨老艾那樣緊跟著他,依傍在黃海之濱改換過歸宿的門庭:好多年前,是大連開發(fā)區(qū),因為坐落著姜弢的紅梅小區(qū)而引我翹首;近些年來,則是莊河,因為在姜弢就職的《莊河記憶》里活色生香而誘我涉足。順便說一句,幾十年里,因為某個或某幾個具體的人,曾經(jīng)或者仍然被我視為人格化朋友的他方水土,大概不止三個五個,但絕不多于十個八個。
忘了我和姜弢已認(rèn)識多久,估計沒三十年,也比四分之一世紀(jì)長一大截??扇缭S的歲月里我們都聊了啥,何以會不知饜足地說個沒夠,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與結(jié)識的年頭少于姜弢、但共處的時間多于姜弢的老艾都聊了啥和為啥沒夠。我只知道,我們?nèi)齻€喝酒的能耐都過分低下:老艾滴酒不沾,我和姜弢的上限也頂多半瓶啤酒。還有一點我也知道,或者說,我不僅知道,還知道得比較透徹堅決,也比較形而上學(xué)和象征主義:我們置身的這個世界,越來越是人的世界,每個無害于他人,尤其是有益于他人的具體的個人,也越來越比這整個世界都重要美好,比這世界上任何江山社稷文化政體乃至族群與家庭都更加重要美好。老話常說,一方水土一方人,意思是不同的物質(zhì)以及精神能造就出不同的人。這話有時近乎真理,尤其在看天吃飯的農(nóng)耕時代和萬馬齊喑的帝制社會??呻S著人類文明進(jìn)程的加快,生命的意志至高無上,個體的自由凌駕萬有,在這種情形下,一個人物質(zhì)的與精神的基本狀況又足以反轉(zhuǎn)過來,參與決定將有什么樣的水土被創(chuàng)造出來。也就是說,任何江山社稷文化政體乃至族群與家庭,獲得再多再大的尊貴和榮耀,也無一例外要來自人,來自一個個具體的血肉之軀。由此,順理成章的推論便不難得出:未來的莊河會出落成啥樣,將完全取決于美華、德宇、姜弢——取決于成千上萬個美華、德宇、姜弢怎樣記憶昨天的莊河,又怎樣把今天交付給莊河明天的記憶。
對不起,文章好像都超字?jǐn)?shù)了,才剛剛言及主人公姜弢,幸好,穿行這種顧左右而言他風(fēng)格的修辭迷宮我有經(jīng)驗。請把你大腦的替換功能調(diào)動起來,將文中多數(shù)的“老艾”改成“姜弢”,然后重新咂摸一下,這時候,你在我和姜弢之間,甚至在我和《莊河記憶》包括莊河之間,是不是就能把一種更價值化而非僅僅事實化的認(rèn)知與理解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