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欣 王連紅 郭云梅 劉 穎 丁 銳
遵義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貴州遵義 563000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種婦科內分泌疾病,在我國育齡期女性的發(fā)病率為5.0%~22.5%[1-2],且呈逐年增高的趨勢,已成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PCOS 以持續(xù)無排卵、胰島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癥和卵巢多囊樣改變?yōu)橹饕R床表現(xiàn),遠期可并發(fā)肥胖、糖耐量受損、心血管疾病、子宮內膜癌等疾病[3],給女性的長期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同時,PCOS 患者由于生殖內分泌紊亂、自我形象改變及對不孕恐懼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其心理負擔顯著增加。研究發(fā)現(xiàn),PCOS 患者抑郁發(fā)病率為一般人群的2.79~4.00 倍[4-5],其發(fā)生焦慮的風險也遠高于一般人群[4],生活質量受到嚴重損害。雖有研究對我國PCOS 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但結果存在較大差異,尚無統(tǒng)一結論,且目前暫無報道對多項研究結果的一致性進行評價。因此,有必要對中國PCOS 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進行探究。本研究采用meta 分析對PCOS 患者焦慮和抑郁的患病率進行研究,旨在準確了解PCOS 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為幫助患者有效管理疾病提供依據(jù)。
對中國知網(wǎng)、萬方數(shù)據(jù)知識服務平臺、維普網(wǎng)、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服務系統(tǒng)、PubMed、EMbase、Th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數(shù)據(jù)庫進行系統(tǒng)檢索,檢索時間為建庫至2021 年9 月,檢索對中國PCOS 患者焦慮抑郁的調查研究。中文檢索詞包括多囊卵巢綜合征、精神、心理、抑郁、焦慮;英文檢索詞包括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revalence”“depres sion”“anxiety”“psychological”“emotion”“mental”“China”,并通過主題詞結合自由詞進行檢索。
納入標準:①以中國范圍內的PCOS 患者為研究對象;②研究類型包括橫斷面研究、病例對照研究及隊列研究;③以PCOS 患者數(shù)量及其中焦慮、抑郁人群的樣本數(shù)或有明確的患病率為結局指標;④以多種焦慮抑郁測評量表作為診斷標準,有明確的焦慮抑郁診斷標準或判定手段。排除標準:①非核心期刊發(fā)表的中文文獻;②重復發(fā)表的文獻;③研究數(shù)據(jù)有誤或無法完整提取的文獻;④調查對象為特殊人群,如合并有某種疾病或某種職業(yè)的人群;⑤病例報告、綜述等。
由兩名研究員獨立進行文獻篩選和數(shù)據(jù)提取,依照檢索策略進行獨立的文獻檢索,按照納排標準篩選文獻,閱讀文題和摘要后,從數(shù)據(jù)庫中檢索全文并進行閱讀提取資料,在此過程中如遇分歧,則通過討論或與第三人協(xié)商解決。資料提取內容包括第一作者、發(fā)表年份、地區(qū)、診斷工具、患者例數(shù)等基線資料及文獻質量評價的關鍵要素。
文獻質量評價工具為美國衛(wèi)生保健質量和研究機構關于橫斷面研究質量評價的清單,評價者需結合文獻對清單中的11 個條目一一評價,若為“是”則得1 分,若為“否”或“不清楚”,則0 分,共計11 分;若得0~3 分,則文獻質量較低,4~7 分為中等文獻,>8 分為文獻質量高。
使用Stata 12.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算PCOS患者焦慮抑郁患病率及其95%CI。納入研究結果間的異質性采用I2檢驗和Q 檢驗進行分析,若各研究間異質性I2<50%且P >0.1,則選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反之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采用亞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檢驗異質性,Egger’s 檢驗評價本研究是否存在發(fā)表偏倚。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使用Note Express 進行文獻管理。閱讀文獻的文題、摘要、關鍵詞和全文,經過層層篩選后,流程及結果見圖1。本研究共納入9 篇[6-14]文獻進行meta 分析,總樣本量為1 644 例,涉及7 個省市,文獻納入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及文獻質量評價
圖1 文獻檢索流程圖
2.2.1 焦慮 焦慮在我國PCOS 患者中的患病率為13.3%~62.9%,共有8 篇[6-13]文獻描述了PCOS 患者焦慮狀況。異質性檢驗結果顯示,I2=92.3%,P <0.01,選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合并后的PCOS患病率為22%(95%CI:20%~24%),見圖2。對研究結果進行亞組分析發(fā)現(xiàn),近5 年內PCOS 焦慮患病率為24%(95%CI:21%~27%),近5~10 年為16%(95%CI:11%~21%),而10 年以上為23%(95%CI:19%~27%),見圖3。按地區(qū)進行亞組分析可知,華南地區(qū)患病率為30%(95%CI:25%~36%);華北地區(qū)為27%(95%CI:22%~32%);華東地區(qū)為16%(95%CI:13%~20%);西南地區(qū)為22%(95%CI:19%~26%),見圖4。
圖2 中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焦慮患病率meta 分析的森林圖
圖3 中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焦慮患病率的不同發(fā)表時間亞組分析森林圖
圖4 中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焦慮患病率的不同地區(qū)亞組分析森林圖
2.2.2 抑郁 抑郁在我國PCOS 患者中的患病率為23.6%~54.8%,共有9 篇[6-14]文獻描述了PCOS 患者抑郁狀況,異質性檢驗結果顯示,I2=80.5%,P <0.01,選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合并后的患病率為30%(95%CI:28%~32%),見圖5。對研究結果進行亞組分析發(fā)現(xiàn),近5 年內PCOS 的抑郁患病率為28%(95%CI:26%~31%),近5~10 年為30%(95%CI:24%~36%),而10 年以上為37%(95%CI:32%~42%),見圖6。按地區(qū)進行亞組分析可知,華南地區(qū)抑郁患病率為29%(95%CI:23%~34%);華北地區(qū)患病率為38%(95%CI:33%~42%);華東地區(qū)為33%(95%CI:29%~38%);西南地區(qū)為24%(95%CI:21%~28%),見圖7。
圖5 中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抑郁患病率meta 分析的森林圖
圖6 中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焦慮患病率的不同發(fā)表時間亞組分析森林圖
圖7 中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抑郁患病率的不同地區(qū)亞組分析森林圖
對納入的9 篇[6-14]文獻進行敏感性分析,采用逐一剔除每項研究后重新合并統(tǒng)計量的方法進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結果的穩(wěn)定性較好。焦慮和抑郁的Egger’s 檢驗結果P 值分別為0.025 和0.039,提示可能存在一定的發(fā)表偏倚。
據(jù)我國最新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焦慮在居民中的發(fā)病率為7.6%,抑郁在女性中的發(fā)病率為5.1%[15]。PCOS患者明顯比一般女性承受更嚴重的心理壓力[16]。
本研究結果顯示,近5 年內PCOS 患者的焦慮、抑郁患病率增加,這可能與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較為迅速導致心理壓力增加有關,長期處于壓力性事件是導致抑郁發(fā)生的高危因素;且PCOS 帶來的胰島素抵抗將加重內分泌紊亂,促使能夠進行心理調節(jié)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失調加重,導致患者不良情緒發(fā)生風險進一步增加[17];PCOS 患者雄激素水平較高,雄激素與多種精神疾病患病因素密切相關[18],可能會改變患者的神經認知功能及情緒,增加患者的應激敏感性,誘發(fā)不良情緒[19]。10 年以上的焦慮抑郁患病率高,可能是由于此前對PCOS 的關注較少,患者對疾病缺乏了解,痤瘡和多毛等外貌變化和身體意象紊亂也可能使患者產生不良情緒,月經不調使患者缺乏疾病控制感,這些癥狀可能會引發(fā)并加重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20]。
我國華北地區(qū)PCOS 患者的焦慮抑郁患病率高,可能與飲食結構不同有關。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進而控制體重是PCOS 常見的飲食干預方式[20],而華北地區(qū)人群飲食結構中碳水化合物攝入較多,患者可能由于無法適應低碳水的飲食方式而感到不適,同時癥狀控制不佳易產生焦慮抑郁情緒。除此之外,京津冀等華北地區(qū)是我國北方經濟規(guī)模最大的地區(qū),生活壓力較大也使PCOS 患者更易產生不良情緒。且受社會文化影響,不孕風險也會加重患者的心理壓力,使其在尋找伴侶、組建家庭及構建家庭計劃等過程中感到更加痛苦[21]。綜上可知,我國PCOS 患者不良情緒的發(fā)生率遠高于一般人群,需加強對PCOS 患者的心理精神狀況的關注。
目前亟待開展相關措施維護PCOS 患者心理健康,強調預防和干預并行。首先,醫(yī)護人員應該更加關注PCOS 患者的心理健康,疾病知識缺乏是導致PCOS患者焦慮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22],其渴望獲得專業(yè)支持[22]。因此,醫(yī)護人員加強疾病宣教可有效預防此類情緒的發(fā)生。其次,雖然運動和認知行為干預等手段都可對PCOS 患者的心理健康產生積極影響[23],但是針對性措施仍然有限,日后研究可以對干預方法進行證據(jù)總結,探索更適合PCOS 患者的情緒管理方法。目前常使用激素類避孕藥來調節(jié)PCOS 患者月經紊亂等癥狀,但此類藥物或與抑郁等癥狀存在關聯(lián)性[24],更增加了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的可能性,亟待專家進一步探索更恰當?shù)挠盟幏绞?,避免不良反應。除此之外,應提倡全社會對PCOS 采取更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PCOS患者比一般女性感受到更多的壓力[25],可通過基層醫(yī)療機構及政府宣傳,增加民眾對PCOS 的疾病認知,減少疾病污名化對患者產生的壓力。對于PCOS 患者自身而言,積極實現(xiàn)自我管理,發(fā)現(xiàn)自身不良情緒并在必要時尋求專業(yè)幫助也很重要[24]。
本研究的高異質性可能是診斷工具不同及發(fā)表時間不同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納入的樣本量較小,缺乏代表性,日后可開展大樣本實驗對PCOS 患者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探討。本研究僅納入已發(fā)表的研究,可能存在發(fā)表偏倚。除此之外,不孕、年齡及病程都可能對PCOS 女性的心理健康產生獨立影響,日后的研究可對此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