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種正法,諸般利欲,一切解脫,此處有,別處有,此處無,別處無?!边@就是日惹,一座印度尼西亞百年古城。當我們循著古廟與宮殿的軌跡,描摹出火山與雨林的形狀,便能夠找到它……
盡管印尼風情萬種的巴厘島世界聞名,但是,在印尼的17000余座島嶼中,巴厘島并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核心。有350多個民族共同生活的印尼,爪哇人占據(jù)40%。因此,印尼的核心文化在于爪哇。而爪哇的文化之窗在于日惹。
日惹地處爪哇島中南部,被譯為“和平之都”,如今一派繁榮平靜。這里的建筑、布局仍然遵循傳統(tǒng),老城街巷狹窄,房子矮小可愛,傳統(tǒng)生活方式一直在當?shù)厝说娜兆永镅永m(xù)……
提起日惹,最先出現(xiàn)在人們腦海里的一定是婆羅浮屠。在日惹人心里,婆羅浮屠便是天堂。它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窟并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跡。
婆羅浮屠位于日惹市西北,距市區(qū)約40公里。由曾經(jīng)統(tǒng)治爪哇島南部的夏連特拉王朝修建,是9世紀時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筑物。其名稱來源于梵語,大意是“山頂?shù)姆鹚隆保瑢嶋H上的確是一座宏偉的對稱佛塔。
佛塔構建在一片田地之上,由900萬塊火山巖砌成,共九層,下有六層方形平臺,上有三層圓形平臺。按佛教的說法,從塔基到塔頂依次代表欲界、色界和無欲界。塔內(nèi)共有500余座佛像和約2672塊浮雕,所有佛像造型都不一樣,象征著佛教不同的禪意,每一塊浮雕都有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是一個神話傳說。浮雕生動精致,講述佛教經(jīng)典故事和教義的同時,也還原了1000年前爪哇生活的方方面面。
來到日惹,一定不能錯過宏大壯麗的婆羅浮屠和普蘭巴南寺廟群。左上大圖,晨光中的婆羅浮屠頗具朦朧之美;右頁上圖為綠意掩映的普蘭巴南寺廟群,下圖為婆羅浮屠墻上生動的浮雕。
很多年前,隨著權力中心的東移和佛教的日漸衰敗,婆羅浮屠也變得蕭條殘破,無人問津。1006年的一次火山大爆發(fā),甚至將其掩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之下,直到英國統(tǒng)治爪哇期間才得以重見天日。當時,托馬斯·斯坦?!とR佛士爵士獲悉此地沉睡著一座大佛塔,便派荷蘭工程師前往勘探,勘探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條通往婆羅浮屠的地下通道,經(jīng)過一番清理,被火山灰掩埋千余年的巨型佛塔重新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
20世紀70年代至今,婆羅浮屠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游客,成為整個印尼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并于1991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12年6月底,被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確認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佛寺,譽稱為“世界文化遺址、世界七大奇景”等。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一場地震對日惹造成了致命的沖擊,但屹立千年的婆羅浮屠卻安然無恙。
除了婆羅浮屠,日惹的普蘭巴南寺廟群同樣令人震撼。普蘭巴南寺廟群是現(xiàn)今印度尼西亞境內(nèi)最大、最美麗的印度教廟宇,是記錄印度尼西亞人祖先燦爛文化的載體。它始建于8世紀,當時爪哇島的北半部被印度教統(tǒng)治,南半部被信奉佛教的夏連特拉王朝統(tǒng)治,一個多世紀之后,兩國聯(lián)姻,島嶼才得到了統(tǒng)一,整個寺廟群也因此兼具濃郁的印度教和佛教風格。
經(jīng)歷16世紀中期和2006年兩次地震的侵襲后,寺廟群部分建筑已倒塌破裂,不復原樣,好在災后整修重建,如今才能窺見其貌。寺廟群的中心,是最為壯觀美麗的坎達里亞摩訶提婆神廟?!翱策_里亞”意即山洞,“摩訶提婆”意即大天(大神),是濕婆的稱號之一。這座淺黃色的砂石神廟,平面設計呈雙十字形,主殿、右繞甬道、會堂、過廳、門廊5部分從西向東排成一線。主殿圣所上方的悉卡羅王塔高達31米,峻拔尖峭,巍然聳峙,塔頂冠有拱羅紋扁圓蓋石和寶瓶飾品,塔周邊84座竹筍狀小塔層層簇擁。在主殿東邊的會堂、過廳與門廊上方的3個角錐形塔頂,高度逐漸向主塔遞增,輪廓曲線波浪式起伏,似是山脈涌動,顯得主峰挺拔,氣勢雄偉。
梵天廟和毗濕奴廟分列坎達里亞摩訶提婆神廟南北,外圍獨立的寺廟一般排列成四圈,象征著印度的四個種姓。神廟主殿與會堂外壁中間圍繞著3層高浮雕飾帶,飾帶上雕滿了男女諸神、蛇神、樹神、天女、貴婦、舞女、愛侶、怪獸的群像。此外的每一處壁龕、柱間、拱門、托架,都裝飾著各種雕像。據(jù)統(tǒng)計,這座神廟內(nèi)外的雕像總數(shù)共872尊,眾多生動的浮雕基本還原了印度古代史詩《羅摩衍那》里的神話故事。
現(xiàn)在每到傍晚時分,在普蘭巴南寺廟后院的露天舞臺上,這些著名的神話故事還會以聲勢浩大的傳統(tǒng)芭蕾舞的形式上演。當?shù)厝藭嬖V你,千萬別錯過這演出,尤其月圓之夜,一輪碩大通透的明月高懸佛塔間,映照并牽連著舞者與觀眾,破滅舞臺與座席間的界,意蘊玄妙,如臨神境。
日惹建市于250多年前,面積3169平方公里,北鄰中爪哇省,南臨印度洋,境內(nèi)坐落著多座火山。默拉皮火山是其中最著名,也是最活躍的一座。它海拔2911米,高聳入云,如同一位俯瞰著日惹市區(qū)的巨人。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默拉皮火山爆發(fā)過數(shù)十次。這座火山的噴發(fā)帶給日惹無盡的災難,婆羅浮屠和普蘭巴南都不是毀于人為破壞或歲月侵蝕,而是被火山吞噬。但頻繁的火山噴發(fā)并沒能阻止人們繼續(xù)在山區(qū)生活。這里有上百個小鎮(zhèn),每平方公里就有690人。其中,卡留朗小鎮(zhèn)是距離默拉皮火山較近的居民點,鎮(zhèn)上的幾家旅館都在組織火山游。這幾家旅館中,有的旅館主人對火山了如指掌,有的則擁有能看到山景的露臺。
在火山較為平靜的時候,登山愛好者可以輕易地從北面攀登至山頂。和印尼其它不少火山一樣,攀登默拉皮既可以選擇半夜登山,4~5小時后在日出前登至山頂,然后再花上3~4小時下山;也可以前一天白天登山,在山上帳篷住宿一晚,次日白天登頂后再下山,這樣既能看到山頂?shù)娜粘觯帜芸吹缴巾數(shù)娜章洹?/p>
日惹市所屬的日惹特區(qū)至今仍由蘇丹領導,是印尼唯一一個由蘇丹統(tǒng)治的省份。在1945-1949年的獨立戰(zhàn)爭中,日惹曾是印度尼西亞的首都,現(xiàn)在的它雖褪去首都的名頭,卻擁有百年文化歷史傳承的蘇丹王宮。
微信傳播的特點在于個性化、碎片化、差異化,需要傳播內(nèi)容短小精悍,具備趣味性、可讀性和靈活性。但科技期刊的內(nèi)容由于其具有學術性和專業(yè)性,碎片化的內(nèi)容很難完整地將科技期刊內(nèi)容的學術性和專業(yè)性展現(xiàn)出來。因此,為了保持內(nèi)容的完整性,部分科技期刊在微信公眾號發(fā)布刊物內(nèi)容時采取了對原文稍經(jīng)修改就發(fā)布的方式,內(nèi)容與紙質(zhì)版期刊的呈現(xiàn)方式基本沒有改變,僅僅是增加了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這一渠道而已。這種方式由于內(nèi)容較為專業(yè),很難吸引非專業(yè)用戶進行閱讀,且通常篇幅較長,閱讀耗時較長,也難以達到幫助讀者深入閱讀理解的目的。還有部分科技期刊僅僅利用微信公眾號發(fā)布文章的目錄和簡單摘要,枯燥乏味,缺乏讀者吸引力。
蘇丹王宮位于日惹市中心,建于1756年,是爪哇宮殿建筑的最佳范例之一。
王宮的中心是接待大廳金閣,也是舉辦大型儀式的場所。金閣兩旁的欄桿上雕刻著爪哇印度教的蛇神那伽,它是印度教和爪哇當?shù)厝f物有靈論的結(jié)合體,彩色玻璃窗和雕刻精美的屋頂則是荷蘭幾百年殖民統(tǒng)治遺留的產(chǎn)物。穿過奢華大廳和寬敞的庭院來到東邊,會看到一扇古樸巨大的木門,木門的一角布有床榻,坐著兩位面容和善的老侍衛(wèi),王宮侍衛(wèi)的衣著和職責幾百年來都沒什么變化,日惹深厚的傳統(tǒng)觀念在看管宮殿的老家臣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皇宮西南處是蘇丹王室的休閑場所——水城,它被譽為“美麗花園”。雖然19世紀的一場地震摧毀了水城的大部分建筑,使得這里只剩重建過的澡堂遺跡,但當你輕撫過時光雕刻的每一道花紋,仍會感慨這里不負盛名。
如今的王宮大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于游客參觀,展示著歷代蘇丹的肖像畫、家族譜系、王室日常用品,以及歐洲王室贈送給蘇丹們的禮物。另一部分住著被譽為“圣人化身”的蘇丹十世,盡管印尼共和國的成立使這位曾經(jīng)的權力之王如今只負責主持節(jié)日與宗教,但他卻是印尼的君主傳統(tǒng)活著的象征。
若是五月,碰到印尼名為“塞爾卡特”的節(jié)日,那便有幸見到一場宏大的慶祝場景。蘇丹會在600名身著鮮艷服飾衛(wèi)兵的簇擁下來到廣場,撒下代表好運的硬幣,傳說撿到這些硬幣就會得到神靈庇佑。
在經(jīng)歷了荷蘭的殖民統(tǒng)治、日本軍隊的占領后,如今的爪哇早已恢復平靜和繁榮;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爪哇人在堅守文化和宗教傳統(tǒng)的同時,也樂于見識和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外來事物。
到日惹旅游,若是運氣好,會碰上印度尼西亞特有的宰牲節(jié)。宰牲節(jié),中國譯為古爾邦節(jié),是伊斯蘭教非常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起源于一個伊斯蘭教故事。
臨近宰牲節(jié)的一個月,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見販賣的牛羊,清真寺也紛紛張貼出帶有聯(lián)系方式的告示,鼓勵富人和慈善組織捐贈牛羊。等到節(jié)日當天,人們一大早就會去清真寺做禮拜,往日車水馬龍的街道上只有零星幾輛汽車,街邊的牲畜市場會聚集許多當?shù)孛癖娺x購牛羊,孩童在街道穿梭奔跑,結(jié)伴玩耍,偶爾路過摸摸牛羊,集市現(xiàn)場熱鬧非凡。
選購牛羊并宰殺后,牛羊會被分成三部分,一份留給家人,一份分享給親友鄰居,一份贈與窮人和需要幫助的人,因此這一日可謂是慈善日。除了宰殺牛羊,家庭團聚也是慶祝宰牲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雖然只有一天假期,但也足以體會家人團坐的溫馨。
日惹是爪哇文化藝術的發(fā)源地,被譽為“爪哇文化之窗”。文學、舞蹈、蠟染、皮影、面具、宗教……各種文明在日惹不斷碰撞、不斷融合。如果未能碰見有趣的牲畜市場,在日惹市區(qū)游走,感受當?shù)厝溯p松悠閑的熱帶生活,也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日惹市周邊建筑皆依蘇丹王宮而建,數(shù)萬居民經(jīng)營著自己的市場、商店和蠟染坊。每天清晨,小城清真寺宣禮塔會響起誦經(jīng)的聲音,遠處佛教和印度教遺跡仍然留存。城里遍布小攤小販、人力三輪車和馬車,身著傳統(tǒng)蠟染服飾、戴著頭巾的當?shù)厝宋跷跞寥恋卮┧笥诠爬系耐鯇m門前,輕柔的甘美蘭與勁爆的迪斯科音樂一起在城市上空回蕩。
日惹是爪哇文化的發(fā)源地,是“爪哇文化之窗”。本頁上小圖一和下圖是日惹的城市風光,小圖二為神奇松林里的“巨人之掌”;左頁圖分別為當?shù)氐南炄竟に嚭推び?,以及特色鮮明的小物件。
若是天氣好,可尋個高處從城里眺望,看看遠處那煙霧繚繞、危險神秘的默拉皮火山。當然也可轉(zhuǎn)身前往考古博物館,去欣賞文化氣息濃厚的爪哇皮影和各色面具,尋找鎮(zhèn)館之寶——迷你版的“天空之門”,它的外形與巴厘島的“天空之門”如出一轍,即 “從中間劈開、變成兩半”的佛塔。
此外,趁著日暮還未下沉,你還可以走得遠一點。來到中岜朗天坑,伸手觸摸傳說中的“天堂之光”;或者來到一片神奇的松林,在金字塔空心屋和巨人之掌感受樹枝建筑的神奇。
落日晚霞歸家,穿越大西洋的風吹拂臉上,熱帶雨林特有的氣息撲鼻,舒展的芭蕉葉沙沙作響,仿佛要在一陣風中傾訴很久以前的故事。在這片擁有億萬年生命的樹林的懷抱里,時間仿佛靜止,生活慢下來。
換一身運用當?shù)叵炄竟に嚨摹癇atik”服裝,走在日惹最繁華熱鬧的馬里奧波羅大街上,與當?shù)貗D女一起漫無目的地隨處看看,琳瑯滿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有趣可愛的紀念品讓人駐足逗留。
拐過街角,或許你會碰上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正守著一個小攤,賣著印尼特有的三角粽。買一份,入口軟糯,味覺甘甜。印尼喜甜,甜入人心,游客帶著這一份甜繼續(xù)前行,在人潮涌動中感受日惹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