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洪廷
會欣賞攝影作品,既是攝影初學者的必修課,也是攝影人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本文就以下六個方面談談怎樣欣賞攝影作品。
主題是一幅作品的靈魂。攝影就像寫文章,要有一個中心思想,攝影的中心思想叫主題。主題的重要作用是體現(xiàn)作者的主觀意識和創(chuàng)作意圖,讓讀者知道作者想表達怎樣的思想或情感,進而讀懂作品要講的故事。
有人說“照片的名字就是主題”,好的攝影作品主題應該是明確的。相反,如果沒有主題或者主題不明確,讀者不明白作品要表達什么意思,就會失去閱讀興趣。
在長期的攝影實踐中,前輩們總結出了幾十種構圖方法,其中,井字構圖法,三分構圖法、中心構圖法、框架構圖法、前置構圖法、引導線構圖法、對稱構圖法、對角線構圖法、曲線構圖法、三角形構圖法等是最常用的。
這些構圖方法既是從攝影實踐中得出的一般規(guī)律,也是攝影構圖的基本法則。當然,成功的攝影作品,并不是對構圖法則的生搬硬套,而是根據(jù)實際場景和畫面要求靈活掌握,合理安排。
此主體非彼主題。如果說主題是形而上的話,那么此主體就是畫面中實實在在要著重表現(xiàn)的具體對象。主體是否明確、突出,是評價一幅作品是否優(yōu)秀的重要標準。
突出主體的方法有很多種,筆者在第六期已有過專門論述。應著重注意兩點:一是畫面簡潔,簡潔的畫面不僅有利于突出主體,而且還能有效避免分散讀者的注意力;二是畫面有趣味中心,即模擬將畫面用兩條豎線和兩條橫線分割,這樣可以得到四個交叉點,這四個點是人們視覺習慣中的敏感點,因此也叫趣味點或趣味中心。如果將主體合理地擺放在趣味中心上,那么它就容易引起讀者的注意。
攝影藝術本身就是光與影的藝術。如何正確利用光與影的關系來構成影像和影調(diào),是攝影創(chuàng)作的關鍵。所有的攝影高手,無一不是用光大師,他們的攝影作品之所以與眾不同,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光的運用。
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弄懂三個基本常識:(一)光是有方向的。在自然界中,光的主要來源是太陽,隨著太陽的東升西落,照射角度不斷發(fā)生變化,就形成了順光、側順光、側光、側逆光、逆光、頂光等幾種光照形式。不同的光線對攝影的影響是巨大的,會給攝影畫面造成不同的光影效果,所以說,光線是攝影的生命。(二)光有強弱之分。一般情況下,太強或太弱的光線都不太適合攝影,當然特殊追求另當別論。特別是風光攝影,一般都會選在清晨和傍晚兩個時間段進行創(chuàng)作,因為這兩個時段光線不強也不弱,柔和適中、色彩濃郁、層次豐富,所以成為風光攝影的黃金時段。(三)光有冷暖之別。光的冷暖與色溫有直接關系,不同的光源,色溫值也不同。色溫越低光線越紅(暖),色溫越高光線越藍(冷)。同樣是白天,日出或日落時的色溫明顯低于太陽升起后的色溫,因此光線就會呈現(xiàn)出暖色調(diào)。利用不同時段的色溫變化,對照片的色彩和色調(diào)進行調(diào)控,是攝影人的常用技法。
所謂色調(diào),即畫面的色彩基調(diào),主要有暖調(diào)、冷調(diào)、中間調(diào)。一幅作品中,如果由黃、紅、橙色構成畫面的主體成分,便形成一種暖色調(diào);如果由青、綠、藍色構成畫面的主體成分,便形成一種冷色調(diào)。不同的色調(diào),可以體現(xiàn)不同的景物特征,表達或渲染某種情緒,使讀者產(chǎn)生不同的視覺感受。
一般來講,暖色調(diào)可用來強調(diào)積極、向上、熱烈的氣氛;冷色調(diào)可用來表現(xiàn)寧靜、清淡、寒冷的感覺。我們在欣賞攝影作品時,不僅要看構圖、主體、光影這些要素,還要分析作者是如何通過影調(diào)、色彩等手段來烘托畫面氛圍、影響讀者觀感的??梢哉f,色調(diào)不光是構成一幅作品的基礎,也是欣賞者感受和認知攝影作品的前提。
一是在技術上沒有短板。技術貫穿于攝影創(chuàng)作的全過程。曝光無誤、對焦準確、構圖完美,這些基本的技術要求應予以保證。另外,在景深控制、景別取舍、視角選擇、主體提煉、光影運用、影調(diào)把握、后期調(diào)整等諸多方面都有不同的技術要求,只有熟練掌握,才能得心應手。
二是畫面內(nèi)容要有新意。缺乏新意的作品很難打動讀者,很多成功的攝影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都注重作品的構思、內(nèi)涵的提升、拍攝的時機以及各種精彩瞬間的把握,力求拍出新意,拍出讓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