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劉 鵬
我站在北固山上,暝色入高樓
九百年前,有人在此與風抒懷
那是一場文人的單刀赴會
樓上風鐸陣陣,像金戈鐵馬點兵沙場
一闋詞,如鐘椎敲響了脈搏,它們爭鳴
在鎮(zhèn)江的浮空,山林,民心,和街巷
一群人,抱持達兼天下的信仰
仗義疏財,心系萬民,為愛奔走
我默念著這些樸實者的名字,猶如親見
始終懷有感念之情,一想到就血脈僨張
鋪開歷史泛黃的書卷,拂去塵埃
我看到民間傳頌的柳大善人的身影
柳恂、柳昕相扶相持,走在青石板路上
晚清的夕陽,在他們臉上敷染金黃
時局動蕩,流離失所的黎民飽受災殃
也許,他們就是在那條坎坷的路面
相繼確立:開保嬰局、設(shè)同善堂
支援地方建設(shè),齊心義舉三十載
千金散盡終無悔,留得美名天下?lián)P
面對萬民敬仰,柳恂、柳昕任重道遠
少年強,則中國強。城鄉(xiāng)私塾不能忘
當我聽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當我想起善化堂書局,想到啟明心智
人們像蝴蝶,追逐著知識的光芒,飛翔
我為飛翔的人們驕傲,也為慈善家鼓掌
朱紹周開門而立,他須發(fā)皆白
時局艱難,百姓困厄,身為同知
當感同身受,泣淚哀鳴,護佑眾生
一談到濟良所,他就雙目炯炯
我于黑夜里,看到了高擎的火炬
于是街頭乞丐、老弱、病殘
婢仆、浪子,都有了同一個家園
濟良所的木門虛掩,而胸懷敞亮
教室里,開明之師答疑解惑,傳道授業(yè)
自強不息精神,縈回每一個獲救者心底
我看到他們,自信利他,微笑著
走出濟良所,成為攤販、工人
成為良婦,成為孝子,重獲健康
大源油餅廠轟隆隆的機器聲
像是一種宣告,中國人不能輸在實業(yè)
救國,就要像鐵打的機器,鏗鏘有力
仿佛一切都可以拋下
唯有善念不可動搖
目睹朱紹周遺言,我唏噓感慨
饑饉如惡魔襲擾著人們的身體
兆祺、兆麟捐三千銀元資助啟善堂粥廠
他們謹遵父命,讓父親的精神得以延續(xù)
讓父親矢志不渝的兼愛得以長存
還有什么比這樸素的愛心,更教人留戀
還有什么比至死不渝的惦念,更打動人心
號子聲,回蕩在萬頃江面
輪船犁開黃金水路,江洲縹緲
一橋三跨揚中島,高樓聳立
幸福的炊煙伴著白鷺徐徐飛舞
我從揚中博物館看到一卷《端忠敏公奏稿》
翻開吧,那又是一段大愛無疆的文字——
公就地籌設(shè)嬰局,建議辦保甲以清盜源
于是,兩江總督端方請就洲設(shè)治太平廳
一位身居底層的秀才,飽滿的愛民之情
令我隔江相望,驅(qū)散歷史的重重迷霧
謳歌、贊嘆、擊掌、振奮。這顆慈悲之心
換來一方百姓和平安寧,贏得青史留其名
陳任旸,為揚中淳樸民風樹立榜樣
陳任旸,以讀書人智慧匡扶將傾大廈
陳任旸,更用社會責任心造福一方百姓
而立之年,他捧著一顆紅心向我走來
一艘紅船拴在碼頭,也拴在他心頭
往來江面,擺渡著春秋,挽救著生命
四十年風雨無懼,只因大愛穩(wěn)如焦山
曾國藩請寫《瓜鎮(zhèn)義渡局記》
一筆一劃洋溢著人間至真至情
今天,我們看到九曲河、沙腰河、
運河鎮(zhèn)江段、金山便民河、諫壁河
都曾留下陳任旸的足跡,以工代賑
修筑塘閘圩岸,加增良田數(shù)十萬頃
疏浚古荷花塘,另辟東、西兩塢
直通甘露,行船自此有了避風港
他未曾走進廟堂一步,但功不可沒
他以一腔熱血,書寫出自己的擔當
一座城市的風骨,從何而來
一座城市的精神,從何而來
一座城市的幸運,從無數(shù)仁人志士中走來
有一天,我從南社的花名冊里
找到了你,于樹深。字小川
一個文氣的名字,謙遜而低調(diào)
像許多樸實商人一樣,聚焦實業(yè)興邦
童年的記憶里,積貧積弱的晚清
像一堆風干的泥土,等待摧枯拉朽
也許,飽經(jīng)凄風苦雨的中國人
需要一顆糖,潤喉,緩解內(nèi)心憂苦
從甡記錢莊到沅記糖棧,他是
那個時代的追夢人,我們的榜樣
他是睜眼看世界的先驅(qū)
是愛國無私的士紳鄉(xiāng)賢
我站在中華路原文化館西側(cè)
狹窄的于祠巷閃爍璀璨的光芒
古樸莊嚴的祠堂,講述著家族的傳奇
而父親于學源,本分做人,勤勉做事
繼承與發(fā)揮著祖先的遺愿,恪守
家族榜樣傳承下來的人格魅力
透過整齊的灰瓦,向上仰望蒼穹
于謙故事,再次巨浪般涌上心頭
父子同心,被使命與責任激勵著
不問得失,不問一個時代的褒貶
只身向前,向心中不朽志愿奔跑
我用現(xiàn)代性詞語來贊頌百年前的你們
我用當代視角去回望你們的博愛精神
經(jīng)理瓜鎮(zhèn)義渡、冬春粥廠,任勞籌費
數(shù)十年如一日,把這座城市視為第二故鄉(xiāng)
你們帶來于謙的精神
帶來要留真誠在人間
內(nèi)憂外患,實業(yè)經(jīng)商,一路坎坷
大源油餅廠——長江下游首個機器榨油廠
出口豆餅遠銷南洋、日本等地,聲譽日隆
僅僅十余年后,慘落得個經(jīng)營不善被閉歇
站在中華路小學分部,我追問你,于樹深——
你后悔了嗎?于百川,我相信父子扼腕
一定在某個深夜,你們秉燭夜談
談時局,談人生,談創(chuàng)業(yè),談守業(yè),談開拓
談做大做強中國的實業(yè),談實業(yè)興邦
談慈善公益,談高高舉起拳拳赤子愛
又輕輕撒落人間煙火,讓它不熄不滅
燭照一方,照亮更多在黑夜前行的人
有時候,我嫉妒一個叫嚴作霖的儒生
手無縛雞之力,足跡卻遍布中華大地
他讓封疆大吏樂于依賴他,讓各省安寧
就像未曾有過洶洶水患,未曾有過灼灼干旱
自光緒二年到光緒三十年,二十八年里
歷賑山東、河南、山西、安徽、江蘇
直隸、廣西、奉天、陜西數(shù)行省——
哪里有災難,哪里就有嚴作霖
《清史稿》贊他:性強毅,赴事
勇決,辦理賑濟諸務,精密核實,款不虛費
李鴻章上奏《表揚義賑人員片》
鎮(zhèn)江廩生嚴作霖,淡于榮利,見義勇為
一介書生而有民胞物與之量,固今世之所稀
隔省紳士而行救災恤鄰之事,亦向來所罕有
用三十年義舉善行,全活災黎亦數(shù)十萬
然而,嚴作霖對官場仕途,全無興趣
為官者,必受官場規(guī)則制約
為民者,全憑善舉感動世界
誰是最可愛的人?我想嚴作霖就是
誰是最可愛的人?還有千千萬萬嚴作霖
鮑心增是另一個嚴作霖,另一個于樹深
翻開鮑心增的履歷,光輝的一頁映入眼簾
而立之年,中進士,一日看遍長安花
官運亨通,改軍機章京郎中,后隨慈禧西狩
他關(guān)心家鄉(xiāng)事業(yè),倡議分區(qū)設(shè)局
以村為單位,聯(lián)合貸款,集中使用
這一獨到的見解,在當時可謂超前
開發(fā)水利,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山區(qū)灌溉,各村各寨一改愁容
至今,上黨義村天禧閘還寶刀未老
為山村輸送著血液,為溫飽提供保障
脫貧的夢想,像那參天大樹自有根系
脫貧的成就,像那繁茂枝葉有目共睹
生活在大愛之城,我們不忘來路
不忘高蹈先輩鴻鵠之志,承繼大愛精神
接力棒已經(jīng)交給了我們
我們將以滿腔熱血,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奔跑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