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石塘灣中心小學 王姜怡
2021年5月底,老共產(chǎn)黨員馬瑞琴一次性繳納20萬元黨費的事情被多家媒體報道。少先隊員們聽完馬瑞琴奶奶的故事,都說要將自己種的番茄送給馬奶奶。一次“‘小番茄’尋訪馬奶奶”的活動就開始了。
6月8日,隊員們帶著番茄來到了馬奶奶家。戴上了紅領巾的馬奶奶品嘗著小番茄,興致勃勃地給隊員們講起了自己12歲當兒童團團長的故事。馬奶奶的傳奇經(jīng)歷讓隊員們佩服不已。告別時,馬奶奶給大家贈送了記載有她和愛人革命故事的書籍——《梁溪皋士風采》,勉勵大家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
回校后的隊課上,尋訪的隊員分享了馬奶奶的故事。隊員羅夢瑤說:“聽了馬奶奶冒著生命危險喬裝打扮護送情報的故事,我覺得馬奶奶太勇敢了,我要向她學習?!苯涣髦?,隊員們還發(fā)現(xiàn):馬奶奶是渡江戰(zhàn)役后第一批接管無錫的老革命,在不少單位當過領導;退休后還堅持捐資助學。討論中,隊員們明白了:革命先輩心里信念最重要,他們不怕犧牲是因為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
“小番茄”的尋訪行動讓大家意猶未盡,輔導員趁熱打鐵引導隊員們創(chuàng)建“馬瑞琴英雄中隊”。6月28日下午,在團市委學少部王裔主任的見證下,大家從馬奶奶手里接過“馬瑞琴英雄中隊”的旗幟。就此隊員們商討了中隊成長目標,設計了英雄中隊特色章,在馬瑞琴英雄故事宣講時還創(chuàng)編了三字歌。
11月8日,隊員們帶著“馬瑞琴英雄中隊”紀念冊又一次來到馬奶奶家中。紀念冊里不僅匯集了創(chuàng)建“馬瑞琴英雄中隊”等一系列活動照片,扉頁上還寫滿了石塘灣中心校長、中隊輔導員、少先隊員對中隊的美好期待和衷心祝福。
隊員們還送上了自己種的南瓜、芋頭,和奶奶一起唱起了三字歌。馬奶奶也和大家分享了革命紀念品:一條鮮紅的“‘光榮在黨50年’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綬帶、一份“‘光榮在黨50年’離退休干部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榮譽證書、一塊金光閃閃的“光榮在黨50年”勛章、一本記載有她革命故事的紅色書籍《向您致敬——慶祝百年華誕 禮贊最美老兵》。一項項閃亮的榮譽里都藏著馬奶奶的紅色信仰: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
(1)把握真實生活信息,引發(fā)特色尋訪活動
低年級隊員以具象思維為主,政治認知水平低,紅色教育只有簡化、靈活,才能入腦、入心。這次,輔導員充分挖掘身邊的紅色資源,抓住馬奶奶繳納20萬元黨費這一新聞事件,引導隊員主動尋訪到馬奶奶這一身邊人物,從而確定了本次隊活動的主題。在聽了馬奶奶的故事后,隊員們發(fā)現(xiàn),之前只在少先隊隊史里提到過的兒童團團長,原來就在自己身邊,還干了這么多了不起的事,自然而然地激發(fā)了隊員們對馬瑞琴奶奶的親近感、崇敬感。接著,隊員們通過建英雄中隊,設計英雄中隊章開展“日行一善志愿行”紅領巾爭章活動,由淺入深地在心中樹立了兒童團團長馬瑞琴的英雄形象。從而,隊員們將傳承紅色基因作為自己的使命與擔當,自覺地踐行英雄精神,做英雄傳人。
(2)激發(fā)隊員真摯情感,引導感悟英雄信念
活動中,輔導員把握住了低齡隊員對英雄人物崇拜的年齡特點,以兒童團團長馬瑞琴的傳奇人生經(jīng)歷為抓手,啟發(fā)隊員思考:那時馬奶奶小小年紀,為什么不怕死呢?在她心里究竟什么最重要?討論中,隊員們明白了,革命先輩心里信念最重要。接著,引導隊員進一步了解馬奶奶還干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漸漸地,馬奶奶的英雄形象在隊員們心中豐滿了起來。隊員們又通過馬瑞琴英雄故事宣講、傳唱三字歌等方式,緊密結合自身成長實際,思考馬瑞琴英雄精神實質:這一切都源于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輔導員始終堅持以隊員為主體,滿足隊員向上向好的成長需求,層層遞進進行少先隊紅色基因教育。
(3)依托“葑溪耕學園”,引領傳承英雄精神
在江蘇省無錫市石塘灣中心小學有一片“葑溪耕學園”。這是石塘灣中心小學的勞動實踐陣地。依托學?!拜紫麑W園”,隊員們開展了許多有趣又有意思的勞動教育活動。這次,有隊員提議要將自己親手種下并采摘的番茄去送給志愿者、身邊的英雄人物時,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走紅”石塘灣校園的馬瑞琴奶奶。因勢利導,輔導員巧妙地抓住“小番茄”這一媒介,帶領隊員們將自己的勞動果實分享給馬瑞琴奶奶,由此引發(fā)了這次特別的紅色尋訪活動。是因為“小番茄”,隊員們才得以結緣兒童團團長;在品嘗番茄的過程中,隊員們聆聽了馬奶奶的傳奇人生故事,學習了解到了馬奶奶的英雄精神后,隊員們一致要求創(chuàng)建馬瑞琴英雄中隊,并立下志向——學英雄人物,做英雄傳人。冬天,隊員們帶著自己親手種下的南瓜、芋頭、山芋再一次來到馬奶奶家,是分享,更是對英雄奶奶深深的牽掛。每一次與奶奶的相見,都是一次向英雄學習的機會,相信隊員們一定會牢記馬奶奶的囑托,將英雄精神發(fā)揚光大。
“馬瑞琴英雄中隊”一系列的創(chuàng)建活動被無錫市教育電視臺、江蘇少先隊、中國輔導員、紅領巾集結號等媒體報道,不論在學校中還是在社會上都引發(fā)了熱烈的反響。
(1)促進隊員向上拔節(jié)生長
以英雄之名冠之以中隊之名,對隊員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耀。通過一次次的活動,隊員們對馬奶奶“不怕犧牲干革命、不怕流汗搞建設、不求回報報黨恩”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們始終牢記馬奶奶的教導:好好學習,長大了做對社會有用的人。于是,在“馬瑞琴英雄中隊”形成了以馬奶奶為榜樣,牢記紅色歷史、刻苦學習、用實際行動爭做“聽黨話、跟黨走”的“紅孩子”向上向好的氛圍 。
(2)促進家校社緊密結合
在此次“馬瑞琴英雄中隊”創(chuàng)建過程中,隊員們首先通過隊課認識了繳納20萬元黨費的馬瑞琴奶奶;接著,以尋訪的形式知道了馬奶奶曾經(jīng)還是了不起的兒童團團長;為了讓更多的人認識自己的偶像,隊員們向家人、伙伴進行了馬瑞琴英雄故事宣講;隊員們也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長輩的幫助下對馬奶奶有了更多的認識。在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馬奶奶成為大家心中閃亮的紅星,向馬奶奶學習的愿望在“馬瑞琴英雄中隊”蔚然成風?!榜R瑞琴英雄中隊”的活動在學校蓬勃開展的同時,也向社會輻射,通過社區(qū)和洛社“幸福義工”合作,開展小手拉大手“日行一善志愿行”紅領巾爭章活動,鼓勵隊員走上社會,增強擔當意識,踐行英雄精神?!榜R瑞琴英雄中隊”的創(chuàng)建活動校內外配合,互為補充,相互促進,使得學校、家庭、社會緊密結合起來,使隊員們在溫暖和諧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全國少先隊工作突出貢獻證書獲得者、全國少先隊工作學會科研指導團專家、原全國少先隊工作學會少先隊活動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顧岫蔭認為:“‘小番茄’尋訪兒童團長”這個活動不論是在建黨百年的年份背景下還是在黨領導下的少年兒童革命運動史100周年的背景下,都不失為一個引人注目的好活動。這個活動有幾個做法可圈可點:
首先是輔導員的新聞意識特別強,少先隊活動把握最佳的活動時機,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活動輔導原則。革命老英雄馬瑞琴奶奶在建黨百年的日子里一次捐獻20萬元黨費,這件事情在幾大媒體報道以后,輔導員關注到了,并在第一時間把這個新聞講給孩子們聽,這就激發(fā)了隊員們對馬奶奶的敬仰、對這件事情的好奇,形成了尋訪活動的原由。
其次是這個活動運用了一個很好的小中介——孩子們親手種的小番茄。孩子們去看望老人想帶些東西啊,帶什么合適呢?就帶他們自己種的番茄,合情合理,有情有義;馬奶奶品嘗孩子們送的小番茄,夸獎孩子們“就像這小番茄,紅紅的,好可愛”。老少對話真實生動,真情流露,生活感濃濃的。
最值得點贊的是這個活動讓孩子們看到了仰慕已久的兒童團長,記錄了當代兒童和當年的兒童團長交談的真實畫面,保存了兒童團長給隊員們的“口述歷史”。兒童團長是少先隊員心中了不起的小先鋒榜樣,他們之前只在影視、書本里了解到兒童團,知道一些兒童團長的故事。但這次活動中,他們真正和曾經(jīng)的兒童團長零距離、面對面親切交談,聽馬奶奶繪聲繪色地講當年兒童團的許多有趣有意義的戰(zhàn)斗故事。孩子們沉浸在奶奶講的故事和她的形象營造的情境里,內心對革命英雄、對兒童團長的崇敬之情自然升華。活動的過程中,輔導員用手機拍下視頻,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有效地保存了、記錄了他們看到的馬奶奶的“團長”形象,保存了馬奶奶口述的兒童團革命歷史。這一點不可小覷,因為這個形象和口述歷史都是獨一無二的。
再者就是他們后面的延伸活動,如“馬瑞英英雄中隊”的創(chuàng)建、“七一”之后的二次回訪,馬奶奶看到了學校制作的珍貴紀念冊,孩子們看到了“馬奶奶光榮在黨50年”的獎章證書等紅色寶貝,又是一次生動的面對面的交談。這個紅色尋訪活動在全國來講,也是值得上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