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于于
格蕾塔·葛韋格執(zhí)導的電影《小婦人》用一種新的講述方式,重新演繹了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諸多“小婦人”的故事。在這一版里,你就會發(fā)覺:“哦,原來她們就是我們?!?/p>
馬奇家的四姐妹性格和遭遇各不相同:大姐梅格美麗而傳統(tǒng),選擇嫁給愛情,卻陷入“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尷尬;二姐喬獨立又有才華,從事寫作,卻飽嘗孤單之苦;三姐貝絲善良溫柔,可惜最終染病離世;小妹艾米熱愛藝術,追求榮華,在活出自我后成了世俗意義上的“人生贏家”。
與原著及以往的翻拍版本不同,這一版《小婦人》并未按時間順序展開故事,而采用了七年前后對照的非線性敘述方式。熟悉原著的人或許不太習慣,但看完之后,卻難免被觸動,甚至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原來人生每一種選擇所指向的未來,都有你不想要的部分,但不選,你就成不了你自己。
影片很多的演繹都很新穎甚至是顛覆式的,尤其是對女主角喬的幾處改動。喬的命運更加“波折”了,但她也變得更獨立、更出眾,更符合當下的價值觀了。
喬天生叛逆,從小就對女性存在的意義有超出時代的認識。她說:“我只是覺得,女人們,她們有思想,也有靈魂,她們還有抱負,還有才華,還有美貌。我很討厭人們總是在說‘女人只適合愛情’,我受夠了這一點!”
她從不在乎打扮,站在女孩中間就是個假小子;她拒絕婚姻,拒絕一同長大、深愛她的勞里;她一路追尋自己的作家夢,敢跟出版商據(jù)理力爭……然而,她并不是永遠都那么充滿活力,她也會說:“我太孤單了!”在遭遇妹妹病故和出版之路的艱辛后,她也有過短暫的動搖,懷疑自己是不是不該拒絕勞里。生活的選擇總是無法兩全,抓住一端的同時,另一端就是無奈的舍棄。人生啊,有時候只能死扛,不然,夢要怎么實現(xiàn)呢?
其實,這一版《小婦人》最成功的改動也由此而來,喬有了全新的結(jié)局:不是順從世俗去結(jié)婚生子,而是始終保持單身,過自己的人生,與現(xiàn)實中的原著作者一樣。這次嘗試要感謝導演格蕾塔·葛韋格曾經(jīng)的閱讀體驗,她說:“在書中,喬后來有了孩子,辦了所學校,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就覺得:‘不,不該是這樣的!’等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想,她要是沒結(jié)婚、沒孩子,會怎樣?在現(xiàn)實生活與原著小說之間,我想做一點改變?!?/p>
忠于本心的人生,或許就是一種成功。影片借由喬和出版商的討價還價,暗示了她在小說里的大團圓結(jié)局并非她的真實結(jié)局,那是喬為了版權和版稅問題,才做出的一點點“讓步”。務實,再次成為電影為“新時代”女性貼上的新標簽,干嗎要跟讀者的期待和銷量過不去呢?
影片最后,小說《小婦人》付印出版,喬抱著樣書站在窗前,一臉坦然和自信。那一刻,觀眾們被她折服了。喬的道路雖然不是大眾的道路,但是她有書寫自我的能力,能夠為女性正名,這樣的人生何嘗不讓人羨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