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通,邱建國,吳明靜
武術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具有獨特的運動風格和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為大力弘揚武術精神、傳承武術文化,國家體育總局倡導和號召“武術進校園”,通過校園青少年群體,來傳承和弘揚中華武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弘揚民族精神,使武術教育轉化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形式。目前,隨著教育部武術進校園等文件的下達[1],各大中小學正積極響應,逐步開展武術操、武術課等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以及體質健康,武術操的實行[2]也是武術進校園計劃的重中之重。本文通過對煙臺市中小學武術操與廣播操作為課間鍛煉內(nèi)容的對比研究,為更好地開展武術操的實行和推廣以及產(chǎn)生的各種問題提供解決方法和理論依據(jù)。
文章以“武術操”與“廣播操”適用于中小學課間鍛煉內(nèi)容的比較情況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文章所選課題以及內(nèi)容,通過知網(wǎng)、全球學術快報等文獻資料網(wǎng)站和軟件查詢相關信息,查詢武術操和廣播操對比共計約350條信息,同時對武術操的發(fā)展推廣問題以及與廣播操之間的對比問題等進行了深層次調查研究[3],然后進一步分析總結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jù)。
根據(jù)研究課題所選內(nèi)容向煙臺市10所中小學體育教師發(fā)放100份問卷[4],回收95份,回收率95%,有效率95%;向煙臺市10所中小學學生發(fā)放300份問卷,回收294份,回收98%,有效率98%。進而得到武術操與廣播操之間的對比數(shù)據(jù)并為本文提供依據(jù)[5]。
無論是武術操還是廣播操,要想開展活動,那么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場地來支撐,沒有場地[3],一切都是紙上談兵,充裕、優(yōu)質的場地更能讓孩子們心情愉悅,同時也更有利于教學開展。廣播操自推行至今場地問題并不是很突出[6],大部分都是在學校操場上進行,所需范圍較小,但武術操動作幅度較大,因此通過對煙臺市10所中小學教師和學生進行調查得出下表。
表1 學校場地能否滿足武術操開展
通過表1可知,此表分別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去分析場地情況,針對教師方面而言,因為大多是單個班級教學,特殊情況可能多個班級連堂,所以教師對于場地供應方面滿意度較高。但從學生角度來看,學生們開展武術操大部分是在大課間進行的,那時是全校學生一起開展課間活動的時候,而武術操動作幅度較大,所以對場地的需求會較大,因此學生方面約一半人數(shù)是選擇的一般選項,他們認為場地會影響武術操的動作舒展,由此表看出武術操在場地方面略顯不足。
對于武術操和廣播操來說,除了場地之外,有時還要用到一些相關的體育器材,對于廣播操而言,所需器材不多,各個班級教學過程中,只要有一些相應音樂播放器材就行,而對于武術操來說除徒手武術操外,進行器械武術操類就需要相應的武術器材如功夫扇等,研究就此器材情況而言,通過對煙臺市10所中小學教師和學生進行調查得出下表。
表2 學校器材能否滿足武術操開展
通過對此表分析,依然是從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來分析問題,在教師層面主要是針對教學,器材對于教師來說是足夠的,因此教師對于器材方面是滿意的,但是對于學生而言,同樣全體學生所需器材量是非常大的,很難同時滿足,而且隨著器材使用,會逐漸出現(xiàn)破損,這樣就要及時進行補充,所以學生覺得相對來說器材供應方面要努力改善,武術操在器材供應方面也是相對弱一點的。
2004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聯(lián)合印發(fā)《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明確指出,各學科有機滲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方面。。2010年,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共同創(chuàng)編并推廣《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7],這一次創(chuàng)編的武術健身操不僅有著廣播操音樂節(jié)奏等因素,更有著中華武術的精神傳承[8],是一次武術與廣播操的偉大結合。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地創(chuàng)編動作才能更好地適應中小學生的心理期望,創(chuàng)編動作的新穎度也能更好地激發(fā)中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表3 武術健身操與廣播體操動作編創(chuàng)新穎度比較情況
通過表3對武術操與廣播操之間的動作創(chuàng)編新穎度之間的對比可以看出,煙臺市10所中小學體育教師普遍對于武術操的創(chuàng)編更為欣賞,另外與已經(jīng)開展武術操的中小學結合起來看,認為武術操很新穎的體育教師占比55%,還有25%的教師認為其非常新穎,有15%的教師認為一般,中小學僅僅只有5%的教師認為其不新穎,武術操與廣播操對比來看,廣播操在新穎度上較差,有65%的教師認為其不新穎,還有15%的教師認為其很不新穎,有12%的教師認為其一般,只有8%的教師對廣播操比較喜歡。由此可以看出武術操與廣播體操在動作創(chuàng)編新穎度上,武術操更為新穎,更能代表新時代中小學生的蓬勃朝氣,有更好的推廣可行性。
武術操一方面?zhèn)鞒兄腥A武術精神[9],并且將武術作為核心內(nèi)容,另一方面又有著廣播體操的精彩的表現(xiàn)形式,對此做了一個完美的銜接,這種新型操始終秉承著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武術瑰寶的指導思想[10],有著增強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目的,能夠樹立民族自信心,增強內(nèi)心的自豪感[11]。在與廣播體操對比方面,是有著其獨特的特點的,第一,武術操的動作不再局限于廣播操的橫平豎直[12],他的動作是有著武術的靈活多變,畫弧輪轉,形體姿態(tài)多變的同時還存在著武術的攻防含義。第二,武術操較之廣播操,動作幅度較大,招式彰顯蓬勃朝氣。第三,武術操是要用內(nèi)勁的,不再只是簡單地跟著音樂走,學習武術操能更好地去感受武術精神。
2010年,教育部辦公廳與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推廣實施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的通知》[13],決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國普通中小學校(含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yè)學校中推廣實施。武術健身操把武術動作為主要素材,其基本運動風格是長拳運動韻律,這種新型武術健身操是集單練和對練于一體的,而且在健身價值方面也不遜于廣播操,還能更好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傳承中華魂。武術健身操的效果好還要歸功于其簡單易學、適合大面積推廣等特點,學生們對此也是頗為喜愛。這種新型課間操的推廣也必將引領更多的熱血青少年投身到武術行業(yè)中來。武術操與廣播操的推行關鍵,很大部分取決于中小學生對于兩者的喜愛程度,因此通過對煙臺市10所中小學教師學生進行調查,得出下表。
表4 煙臺市10所中小學學生對于武術健身操、廣播體操的喜愛程度
通過對武術操和廣播操的喜愛程度分析,我們可以從表4看出,武術操的受歡迎程度是要高于廣播操的,有171名同學更喜歡武術操,占比為58%,與更喜歡廣播操的44名同學形成強烈對比,占比只為15%,兩者都喜歡的同學有59名,占比為20%,那么另外20名同學是兩者都不喜歡的,占比為7%。通過分析表格的數(shù)據(jù)可知,喜歡武術健身操的同學是較多的,畢竟其動作較為新穎,吸引力較大,武術操也更具有良好的推廣性。
廣播操是老牌課間操,武術操是一種新型課間操[14],這兩種課間操各有各的作用,在擁有相同點的同時還有著自身獨特的作用[15],隨著中小學體育進程開展,武術操正逐漸加入課間操大家庭,為了研究這兩種操的作用,通過對煙臺市10所中小學進行調查,了解武術操與廣播操的作用對比,制成下表。
表5 煙臺市10所中小學學生對于武術操、廣播體操作用對比
通過調查煙臺市10所中小學學生對于武術健身操、廣播體操的作用對比,通過表5可以看出武術操多是起到提高武術文化素養(yǎng)[16]、提高機體運動能力等作用,分別占比82%和78%,同時武術操還能提高民族自豪感,而廣播操在作用占比中沒有特別突出的,在增強體質、豐富課余生活[17]、提高機體運動能力方面起到的作用與武術操相差不大[18],但在防身自衛(wèi)與民族自豪感方面占比較之武術操更低,起到的作用不大,由此表分析得出武術操對中小學生帶來的作用是更多的。
武術操不僅是有著其自身基本功和動作[19],更是將廣播操的節(jié)拍融合成了一種新型形式,其動作包有著武術基本的手形、技法、步型、步法和腿法[20]等。武術健身操一整套的演練從身體素質方面來說是要高于廣播操[21]的,能夠更好地刺激身體肌肉的器官機能[22],促進兒童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同時也是伴隨著音樂節(jié)奏,可以適當緩解壓力,放松心情,膽廣播體操的節(jié)奏性要更勝一籌[23],對于此種情況,通過對煙臺10所中小學教師進行調查武術操與廣播操的音樂節(jié)奏進一步分析他們的教學操作性比較得出下表。
表6 武術健身操與廣播體操音樂節(jié)奏比較
通過表6我們得出武術操健身操在音樂節(jié)奏性方面是較弱的,有53%的體育教師認為武術操的節(jié)奏性一般,與廣播[24]體操相比來看,缺少音樂表現(xiàn)力,同時廣播操中有54%的體育教師認為其節(jié)奏性強,所以武術操在音樂節(jié)奏性方面要加強[25],因為武術不僅僅要有動作文化,更要帶來精神文化,由此分析出武術操在音樂節(jié)奏方面暫時是要弱于廣播操的[26]。
廣播操推行時間較早,在練習方法上比較單一,通常是獨自跟著音樂演練,相對有點枯燥無味,武術操作為一種新型的課間操自然不能再滿足于傳統(tǒng)上的單練,而是將對練加入進來,增加趣味性的同時也能激發(fā)熱情。另外,在健身價值方面,比之廣播體操不落下風,更是肩負著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擔。通過對煙臺市10所中小學學生進行調查分析,得出下表。
表7 武術操與廣播操練習方法豐富度對比
通過表7可以看出有60%的學生認為武術操的練習方法更為豐富,認為廣播操練習方法豐富的只占13%,還有尚不明確,由此分析出武術操的多人趣味對練方法是要比廣播操的練習方法更為豐富的。
就目前調查而言,武術操與廣播操作為中小學課間鍛煉內(nèi)容對比來看,武術操開展現(xiàn)狀蓬勃向上[27],武術操在樹立民族自豪感以及防身自衛(wèi)等作用和學生喜愛度等方面都是要強于廣播體操的,但是在音樂節(jié)奏感方面稍弱一些,其他方面都是較為可觀的,研究得出武術操較為適合作為課間內(nèi)容[28],但因為場地設施不足,學校重視程度不夠,體育教師缺乏武術專業(yè)訓練、學校宣傳力度不足等方面導致武術操的進一步推行還存在難題。
通過對上述煙臺市武術操與廣播操的對比情況以及武術操的推廣難題進行探究,提供以下幾點建議:政府及相關教育行政部門要大力扶持武術操作為中小學的課間鍛煉內(nèi)容,適當給學校方面撥款加強場地設施建設和器材供給;學校領導方面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大[29]宣傳力度,積極呼吁學生投入武術操的習練,應當成立宣傳小組,多多播放宣傳武術操的演練視頻供學生觀賞;師資方面,教師自身要多多學習武術專業(yè)知識,提高自己的武術專業(yè)基礎,學校也要組織體育教師集體學習武術操,探討武術操動作[30]的創(chuàng)新形式;在社會層面,舉行幾次武術操巡演,讓家長多多認識武術操的魅力以及帶給孩子們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