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外國語實驗小學 莊艷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重點和難點,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整合起來,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實現一體化教學,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聯系緊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能促進閱讀能力的提升,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不可分割。如果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強,那么,很難想象他能把作文寫好??梢酝ㄟ^閱讀和寫作的一體化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閱讀水平可以通過寫作體現,由此看來,閱讀能力相當重要。很多教師反映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空間很大,特別是在考試的時候,閱讀理解扣分較多,全對的同學寥寥無幾。閱讀理解扣分多,導致最終的語文成績不理想。
調查發(fā)現,大多數學生的閱讀理解失分較多,對于主觀表述題,經常一字不寫;而對于選擇題,錯誤也是千奇百怪,有的學生甚至連題目都沒讀懂。
由此可見,學生的閱讀問題不容忽視,應引起廣大教師的重視。對于閱讀理解扣分較多這個問題,筆者進行了深入分析,發(fā)現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學生日常閱讀積累不夠,導致閱讀理解能力不強;二是審題不清,未能掌握答題技巧。對于這兩個問題,教師在短時間內很難解決,需要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才能指導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
學生閱讀能力較弱是普遍問題,而課堂教學一般采用教師問、學生答的方式,這種教學模式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那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閱讀是提取文章中的人、事、物等信息,然后歸納和概括;而寫作是用文字將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
“閱讀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由此可見,閱讀與寫作既相對獨立,又緊密相連??梢哉f,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而寫作能體現閱讀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閱讀和寫作的一體化教學,把“閱讀”當作種子一樣悉心地種植在“寫作”的沃土。
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應立足教材,把教材作為一體化教學的基礎材料。在教學中,教師要合理使用教材,在教材中找到一體化教學的切入點,科學地指導學生閱讀和寫作,讓學生對教材中的知識點掌握得更透徹,又能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利用已有的知識儲備寫作。在具體實施中,教師要把握兩個原則。
一是面向全體學生。只有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一體化教學中,才能確保每個學生都獲得獨特的閱讀感悟。在一體化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參加課堂活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指導他們發(fā)揮想象力。
例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劃一根火柴,就會看到一個場景,每個場景都是那么溫暖幸福。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如果你是小女孩,你每劃一根火柴,會想象出哪些場景呢?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讓他們參與其中,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布置場景想象的寫作任務,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寫作中。
二是閱讀和寫作內容要一體化。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的前提是教學內容要一體化。教師應有目的地選擇一些與寫作教學目標一致的閱讀內容,指導學生理解這些閱讀內容并熟練地用于寫作中,從而真正實現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
比如,教師可以引用《大自然的聲音》中的“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會在森林里演奏手風琴”,指導學生學習擬人的修辭手法,并讓學生嘗試將這種手法運用到寫作中。學生寫的內容豐富多彩:“春天像剛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薄邦B皮的雨滴最愛在雨傘上盡情跳舞?!薄白叱鲩T,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薄疤柹炝松鞈醒?,從海床上爬了起來,向人們招了招手?!笨粗鴮W生的作品,能感受到他們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可見,教師的科學指導是重中之重。
寫作最重要的是抒發(fā)真情實感,學生只有寫真實的經歷,再加上一些技巧的修飾,才能寫出吸引人閱讀的文章。教師應從以下兩點指導學生寫作。
寫讀后感比較常規(guī),但恰恰是這種常規(guī)的教學能讓學生總結和提煉閱讀內容。教師指導學生寫讀后感時不能過于形式化,要善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鼓勵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
比如,讓學生閱讀《西游記》中的精彩篇章《真假美猴王》,并撰寫閱讀筆記。教師要讓學生重視經典名著,區(qū)分真孫悟空和假孫悟空的心理:真猴王急成什么樣?假猴王怕被揭穿,又在想什么?教師要指導學生把握細節(jié),感受真假美猴王的心理變化。
閱讀教學主要是針對現有的教材,但要寫出好文章,必須立足現實生活。只有從真實的生活中取材,學生才能把握寫作的精髓,寫出佳作。
學完《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等課文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觀察大自然,看看自己的小區(qū)、公園、街道、田野在秋天的變化,每個場景中有哪些動物、植物,人們的生活習慣是否發(fā)生了變化等。然后,讓學生以“秋天”為話題寫作。有了前面的觀察,寫作時,學生就不會只借鑒以前閱讀過的內容,而是從現實生活中取材,寫出秋天的美和自己真實的感受。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濒斞赶壬f過,他作品中的很多素材和想法都來自之前讀過的外國文學作品和所學醫(yī)學知識。由此可見,大量閱讀可以為寫作打牢基礎。教師要科學指導學生閱讀,理解文字、段落中蘊含的豐富情感。
比如《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課,“水泥道上像鋪上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fā)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教師應指導學生閱讀理解文段的含義,讓學生觀察秋天的景物,學習和借鑒作者的寫作技巧,合理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真正做到以讀促寫。
再如,學完《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課文內容,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續(xù)寫文中的省略號內容,看誰的故事更吸引人。
閱讀不能僅限于教材中的課文,還應拓展課外讀本?!半p減”后,學生有充足的課余時間,教師應讓學生每天閱讀半小時,讓家長每天記錄打卡,督促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并在閱讀過程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要篩選課外書籍,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題材要寬泛,可以是童話,也可以是小說,還可以是詩歌。同時,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寫閱讀筆記的習慣,讓他們每天積累三四個好詞佳句,積累得多了,寫作能力自然會慢慢提升。
教師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作為教學重點。學生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不斷提升寫作能力。教師還要因材施教,鼓勵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運用多樣化的講評方法,可以是教師點評,也可是生生互評。小學生愛表現自己,如果自己的作文能成為范文并得到教師的肯定,那么學習積極性會越來越高。在講評過程中,教師要以鼓勵為主,也要委婉地指出問題,以便學生以后不犯類似的錯誤。也可以讓學生互評。學生如果平時積累不足,或者閱讀水平有限,是做不好這個“小老師”的。生生互評后,教師歸納整理學生批改過的作文,看看批改的效果如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學生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不斷通過閱讀積累素材,在生活中充分感受,抓住一切機會多動筆、多練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的習慣,逐步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綜上所述,閱讀和寫作聯系緊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升華,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為了更好地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可以通過閱讀和寫作的一體化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竟研究發(fā)現,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空間很大,因為在考試的時候閱讀理解失分較多,導致語文成績不理想。學生的年紀小,活潑好動,不喜歡閱讀,導致日常閱讀積累不夠。這個問題在短時間內很難解決,需要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指導學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閱讀,天長日久,才能有所改善。閱讀能力較弱是學生的普遍問題,而課堂教學一般采用教師問、學生答的方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伴喿x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對寫作的促進作用不容小覷,可以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教師要重視閱讀和寫作的一體化教學,合理使用教材,在教材中找到一體化教學的切入點,科學指導學生閱讀和寫作,讓學生對教材中的知識點掌握得更深入,利用已有的知識儲備寫作,充實作文內容。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參加實踐活動,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指導他們發(fā)揮想象力,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寫讀后感有利于學生總結和提煉閱讀內容,既能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又能提升閱讀能力,教師要予以重視。指導學生寫讀后感不能過于形式化,要鼓勵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立足現實生活,從真實的生活中取材,寫真人真事,抒發(fā)真情實感,才能寫出佳作。教師應不斷優(yōu)化講評方法,不要總是教師點評,讓學生置身事外。學生都愛表現自己,教師可以利用這點,讓學生當“小老師”,點評其他學生的作文,這樣做能激發(fā)學生的點評興趣,從而自愿參與到點評活動中,并且認真對待。生生互評后,教師歸納整理學生批改過的作文,看效果如何,并及時總結,肯定學生在點評過程中的優(yōu)點,委婉地指出不足,讓學生不斷進步。教師要堅持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