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鄺厚勤
最早認識喬老,我是從讀他的歌詞,唱他作詞的歌曲開始的,后來才有了與他邂逅謀面的機緣。喬羽還有一個被人呼為“喬老爺”的昵稱,從喬老那雙聰明狡黠的小眼睛后面,會讓你讀出他碩大的腦袋里深藏著大智慧,他那風趣詼諧、機智幽默的大家風范尤其令人難忘。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的一個初秋,喬老給我寄來了一冊他出版的詞集《小船兒輕輕》。詞集的扉頁上,他用遒勁的小楷寫著“鄺厚勤詞友哂玩”的簽名題款,一個與眾不同的“哂”字,不知包含著他生性中多少風趣詼諧,仿佛不能等同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使我心中頓感無比的親切和溫馨。當我翻開他那本裝幀精美的詞集一次次品賞吟誦時,一次次愛不釋手,一次次被他詞作中流淌著的真情所打動,一次次被他詞作中蘊藏著的深刻哲理所折服,也一次次被他詞作中漫溢出來的風趣詼諧所陶醉。他是怎樣揮灑胸中的風趣詼諧呢?《說聊齋》一詞他如此寫道:“鬼也不是鬼,怪也不是怪,牛鬼蛇神倒比正人君子更可愛?!彼凇豆芬辉~中又這樣寫道:“是他,見人能講十分話,七分不真,三分是假,哈哈,他把別人當傻瓜/是他,莫笑此人敢自大,你不愛他,有人愛他,哈哈,花花世界豈能少得了他?!”讀完以上兩首詞作,無不感到他詞作中的風趣詼諧是信手拈來,寓理于諧,落筆成趣,歡笑中給人以啟迪。喬羽歌詞中的風趣詼諧,幾乎篇篇皆是,無需我再舉例證贅述。
如果說風趣詼諧是一個人的睿智表現(xiàn),那么,機智幽默更是一個人的大家風范又一顯露。喬老除了詞作中的風趣詼諧,還有生活中不乏機智幽默的一面。1995年仲夏,《詞刊》雜志社在北京舉辦全國歌詞創(chuàng)作筆會,50余名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歌詞作家應(yīng)邀赴會,我作為湖南的惟一代表有幸參加。就在這次筆會上,我不但近距離首次目睹了喬羽的楚楚風采,還榮幸地當面感受了一回喬羽的機智幽默:筆會結(jié)束前的那天下午,參加座談討論的詞作家們,利用中途休息的空隙,紛紛拿出各自攜帶的相機拍照留念,此時此地的喬老自然成了眾人爭搶聚焦的中心人物,一個個焦急地你推我搡,生怕喬老中途退場失去合影機會。就在大家爭先恐后之際,只見喬老往會議中心桌前一把沙發(fā)上定定一座,用一口濃濃的山東濟寧口音慢悠悠地說道:“照吧照吧,放心地照吧,你們不照完,我這模特豈敢開溜?快別擠了,擠壞了相機,我口袋與我腦門都是一樣光光的,看拿什么賠償你們!”說著,他擺出一副正襟危坐的“模特”樣子,他自己倒是沒笑,卻讓在場的人笑得前仰后合。原來擔心與喬羽合不上影的緊張心緒在歡笑聲中頓時松弛下來,一個個自覺地排起了長隊。
就在當晚舉行的告別宴會上,喬老更是酒興大發(fā),不顧年逾花甲的高齡,興致勃勃地舉著酒杯向京外的詞作家們敬酒餞行,敬了一杯又一杯。當他端著酒杯來到我面前時,不待我做自我介紹,他便搶著說道:“我知道你來自湖南,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故鄉(xiāng)人,你還有一本詞集叫《人生唱著走》,不過我今晚可要喝著走喲!來,干了這一杯!”喬羽酒酣中所說的“喝”,不就是萬象人生中飽含著的種種樂趣嗎?與我的“人生唱著走”真是巧合得天衣無縫,如出一曲之妙。與我干完杯,喬老又走到鄰桌一位來自東北能歌善舞年輕漂亮的女作者面前,他滿面微笑慈愛地說:“我過去曾說過朋友來了有好酒,你這么年輕漂亮,我可不敢認作你為朋友!不是朋友不敬酒,我只得敬你茶了!”當喬老端上一杯茶與女士舉起的茶杯碰撞在一起時,宴會廳里又碰撞出陣陣爽朗的笑聲。原來喬老他事先就知道這位女作者滴酒不沾,如果硬去敬酒就是強人之為。君子之交淡如水,一杯清茶待遠客,喬老的機智幽默盡顯其中,誰能說那為女作者不是喬老的朋友呢?!
喬老的詼諧風趣、機智幽默,何止上述這些,我所記敘的僅僅是喬老詼諧風趣、機智幽默全部中的片鱗只爪,只不過是我與他接觸的機會太少太少,感受得膚淺或沒有機緣感受到更多罷了。
與喬老這次北京邂逅,十二年后,又有過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湖北荊州年會的再次邂逅?,F(xiàn)在喬老走了,帶著他的風趣詼諧走了,帶著他的機智幽默走了,帶著他的經(jīng)典作品走了,帶著他的人格魅力走了……
本應(yīng)赴京憑吊,去送喬老最后一程,因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不能前行,只好借助云端,線上遙寄哀思:祈愿我敬愛的喬老爺此去天國,一路走好!
喬羽,山東濟寧人,中共黨員。1948年畢業(yè)于晉冀魯豫邊區(qū)北方大學藝術(shù)學院。一級編劇,全國第八屆政協(xié)委員。
喬羽于195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歷任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文化部劇本創(chuàng)作室創(chuàng)作員。1977年后任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院長,中國劇協(xié)第四屆理事,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等職。
喬羽幼年時家庭生活拮據(jù),靠哥哥做店員維持生活。高中期間,當過小學教員。1946年初入晉冀魯豫邊區(qū)北方大學學習,開始在報刊發(fā)表詩歌和小說,還寫過秧歌劇。1948年華北聯(lián)大與北方大學合并為華北大學,調(diào)入華大三部創(chuàng)作室,開始專業(yè)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以歌詞和劇本為主?!段业淖鎳贰度苏f山西風光好》一經(jīng)譜曲,廣為傳唱。1956年與時佑平合作創(chuàng)作電影文學劇本《紅色少年行》(即電影《紅孩子》),描寫了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期間,一群兒童成長為革命少年的故事。1960年創(chuàng)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劉三姐》,歌頌了美麗智慧勇敢的民間歌手劉三姐,帶有濃郁的地方民族色彩。1964年還參加了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詩詞部分的寫作。粉碎四人幫后,與樹園等合作創(chuàng)作了話劇《楊開慧》并繼續(xù)創(chuàng)作了歌詞。喬羽是中國音樂創(chuàng)作界不折不扣的詞壇泰斗。
喬羽著有電影文學劇本《劉三姐》《紅孩子》《勝利列車》《花開滿山頭》《果園姐妹》《森林里的宴會》《八十大壽》《宇宙的駿馬》等;歌詞《我的祖國》《牡丹之歌》《人說山西好風光》《讓我們蕩起雙槳》《思念》《說聊齋》《巫山神女》《夕陽紅》《難忘今宵》《祖國頌》《播種希望》《一方沃土》《大風車》《全世界人民團結(jié)起來》《小英雄哪吒》等,其中,《讓我們蕩起雙槳》獲“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歌曲評獎”一等獎;《難忘今宵》獲中國音樂“晨鐘獎”;《牡丹之歌》獲中國金唱片獎。喬羽的歌詞表達了新時期中國人民的心聲,因而他的作品廣泛流傳,成為人們傳唱的經(jīng)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