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蓉兒
橙色鳶尾蘭Tritonia parvula 這個種我從2016 年就開始接觸,已經(jīng)種植有6 年了,對它就像朋友般熟悉熟知,進行過多種栽培對比試驗,從一顆種球的種植,到數(shù)十顆球根的密植;從株型不斷倒伏,再到設計了數(shù)套調(diào)整株型站立的方案;從零星幾朵小花花,到后來年年的爆盆盛放。可以說,在不斷摸索發(fā)掘中,越來越喜歡這個品種,而且它屬于球根里的大普貨,價格比較便宜,目前市場價格一般在2~5 元一顆種球,性價比特別高,無數(shù)花友架不住它的高顏值,深深被它折服。
由于我在種植橙色鳶尾蘭的道路上,摸索過數(shù)套種植方案,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贅述了,這里就聊一下,我個人最滿意的一次爆盆經(jīng)歷。好多球根植物想要達到爆盆的效果,首先就是采取密植,這次我用了25*25 厘米的方口花盆,密植了10 顆大球,11 顆小球(圖1),種植的手法是大球埋中間,小球圍著大球埋周邊一圈。主要是大球的生長力道足,后期株型上,中心的大球會比周邊的小球個頭更高一些,正好利用小球的略低矮株高架住偏高的中心植株,可以適當?shù)仄鸬椒赖狗饔?,另外,密植后,植株相互依靠,更不容易出現(xiàn)倒伏。而橙色鳶尾蘭的小球養(yǎng)護得當,當年也能開花,但花量不如大球,把大花量集中在中心,視覺效果更具沖擊力。
圖1 密植球根
前期的養(yǎng)護沒什么特別需要介紹的,主要注意加強光照,預防小黑飛等害蟲,土壤保持微潮濕,不要澆水過量以防爛球問題。那重點就來聊一下株型控制的最關鍵節(jié)點,抽花穗階段。橙色鳶尾蘭和唐菖蒲形態(tài)類似,花朵集中在花枝的中部和頂端,呈穗狀花序(圖2),開花枝比葉片高,葉片大約高度在25~40厘米,開花枝卻有35~75 厘米高。花期一般在3~4月,發(fā)現(xiàn)花穗萌發(fā),這個時候盡量采取單面受光的手法養(yǎng)護(圖3),把花盆放在靠墻的位置,利用墻體擋住后方的光照,因此只能單面受光。主要是穗狀花序一旦四面八方的受光,花序會很亂,花朵會朝不同方向綻放,不僅視覺效果上看起來花量會減少,還有一種亂糟糟的雜亂感。利用花朵的向陽性,單面受光后,花朵就會更整齊地往一個方向盛放。
圖2 穗狀花序
圖3 抽花穗期間采取單面受光
但是,單面采光的手法也是要適度的,不能一味追求花序整齊,而放棄整體效果。我就是一味追求單面受光,致使植株慢慢在生長過程中出現(xiàn)了向前傾斜倒伏的情況(圖4),應該在初花階段就結束單面受光的養(yǎng)護手法,那這盆花的株型就會特別完美了。
圖4 單面采光要適度,不然會產(chǎn)生傾斜倒伏
不得已,我只能再次調(diào)整株型,利用鋁線捆綁,向后牽拉,把牽拉的鋁線固定在后方的花盆邊緣上,讓傾倒的植株重新站直(圖5)。此時可以稍微再拉扯出幾片葉子遮擋鋁線捆綁的痕跡,那從正面看,這盆橙色鳶尾蘭就更完美了。
橙色鳶尾蘭的亮橙色非常搶眼,在全景照中,總能一眼看見它的存在(圖6),所以,我也經(jīng)常把它放在花園的C 位,特別引人注目。
圖6 亮橙色花朵近照
橙色鳶尾蘭,9~11 月播種,3~4 月花期,5~6月地面部分進入休眠,之后就能把球根從土里挖出來保存在陰涼、干燥、通風的環(huán)境,埋下去數(shù)十球,收獲就是上百球(圖7),太給力了。
5 鋁線捆綁向后牽拉
圖7 收球
當我把橙色鳶尾蘭的爆盆圖發(fā)給親朋好友時,也得到了不少贊美,很多人覺得它已經(jīng)美得像假花了(圖8),更有人覺得我家這盆橙色鳶尾蘭,非常像切花后,把花穗集中在一起的效果。不僅花色迷人,更重要的是花量大到讓人吃驚。這個品種確實非常優(yōu)秀,養(yǎng)護也比較容易,還沒入坑的花友們在這個秋播季,不妨嘗試一下——橙色鳶尾蘭。
圖8 美得像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