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佳蘭 編輯=關(guān)月
1890 年7 月末,文森特·梵高的弟弟提奧·梵高得知哥哥“弄傷了自己”,急忙搭上一班開往奧威爾的火車趕去。旅途中的提奧思緒萬千,想到哥哥的為人,“在他身上有某種東西,讓人們要么喜歡他,要么厭惡他。”
那么,畫家本人對自己的看法是怎樣的呢?也許在他一生所繪的眾多自畫像中,能夠找到一些答案。梵高在藝術(shù)史上以自畫像著稱,在1885 到1889 四年間他畫了四十多張自畫像,沒有哪位藝術(shù)家能像他這樣在觀眾面前將自己暴露無遺。在這些自畫像中,可以看出梵高的日常生活與軌跡。
本頁左圖:1886 年 文森特·梵高的第一幅自畫像
中圖:文森特·梵高《戴著黑色氈帽的自畫像》1886 年 32.5×41 cm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美術(shù)館藏
右圖:1886-1887 年:文森特·梵高早期自畫像
梵高是倫勃朗后第二位大量創(chuàng)作自畫像的畫家(倫勃朗一生畫了大概100 多幅自畫像),是自戀?還是荷蘭人的特殊愛好?其實(shí)很大的原因是因?yàn)樗煨怨缕腋F困潦倒,沒有雇請模特的條件。這是梵高畫的第一幅自畫像,是一幅素描作品,眉頭緊皺,眼神堅定。
本頁上圖:從左至右依次為:文森特·梵高《自畫像》1888 年 42×30 cm私人收藏文森特·梵高《草帽自畫像》1887 年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美術(shù)館藏文森特·梵高《自畫像》34.9×26.7 cm 1887 年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藝術(shù)學(xué)院藏文森特·梵高《草帽自畫像》1887 年
1886 年初的梵高,一文不值,常常挨餓,卻要勉力支持梅毒的治療,并且拔了十顆牙。
羞澀而難堪的他蓄起了胡子來掩飾面部的缺陷,然而說起話來還是會有可笑的氣聲?!拔胰匀槐仨毴コ惺芎芏?,尤其是那些不可改變的東西,比如容貌、聲音和服飾。”此時梵高還未受到印象派影響,畫面色調(diào)較為深沉。給人壓抑的感覺。此時的梵高的確處于比較憂郁的階段。
梵高曾說:“我想強(qiáng)調(diào)的是,同一個人有多樣的自畫像。與其追求照相般的相似性,不如深入地發(fā)掘相似處?!?/p>
下圖:從左至右依次為:文森特·梵高《自畫像》木板油畫 42×34cm 1887 年文森特·梵高《戴灰色氈帽的自畫像》紙板油畫 41×32cm1887 年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藏文森特·梵高《自畫像》1887 年文森特·梵高《自畫像》1887 年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美術(shù)館藏這是梵高大病初愈后的第一幅自畫像,在青紫色和黑色的背景中,他消瘦蒼白,瘦骨嶙峋。
1887年,梵高和弟弟提奧在巴黎生活過一段時間,這對依戀親人的畫家來說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巴黎還聚集著一幫印象派畫家,梵高也很開心能和他們接觸相處。此時梵高開始受印象派影響,且喜歡以戴草帽的形象示人,畫面整體色彩亮麗歡快。
這一時期梵高受修拉的影響,畫面主要使用了點(diǎn)彩畫法。
巴黎,這座19 世紀(jì)藝術(shù)的大都市有著太多的“誘惑”,梵高毫無節(jié)制地飲酒吸煙,終于患了重病。這是1887年梵高大病初愈后的第一幅自畫像,在青紫色和黑色的背景中,他消瘦蒼白,瘦骨嶙峋。
梵高一生都“為太陽而活”,而巴黎慘淡陰暗的冬季,一直讓他抑郁不安。
本頁上圖:1887 年:長期酗酒身患重病的梵高
這是梵高離開巴黎前的最后一幅自畫像,是畫家們之間最常見、最傳統(tǒng)的一種自畫像造型:手拿調(diào)色板、站在畫板之前。這像是一個職業(yè)誓言的具象——不管怎樣潦倒,我都是一個畫家。
1888 年,梵高來到法國阿爾勒,租下了兩層房間,建立起自己的畫室——這就是那所著名的黃屋子。天真的畫家很喜歡這里,欣欣然表示,“哪怕僅僅呆在這兒,我的個性都會得到自由?!痹谶@幅全身自畫像中梵高暫時遠(yuǎn)離了憂郁,外出寫生。
在阿爾勒,梵高還試著邀請了一些同行,畫家高更回應(yīng)了他。兩位藝術(shù)家的友誼迅速進(jìn)入了短暫的蜜月期。
梵高因高更的到來異常興奮,他畫了這幅自畫像將“自己”送給高更,以此比喻為日本僧侶獻(xiàn)給永生之佛。
1888 年圣誕夜,梵高和高更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兩人在一起就像鐵鍋碰到砂鍋,鐵鍋無意中撞碎了他的同伴。無疑梵高就是那只脆弱的砂鍋,情緒失控之下他用剃刀割下了自己的左耳,而高更則于第二天一早扔下梵高匆匆離開了阿爾勒。梵高流著血拿著耳朵四處奔跑,想要找到高更,最后把耳朵送到了兩人都相識的妓女那里,附上的留言是,“別忘記我”。
左下:文森特·梵高《藝術(shù)家的自畫像》1888 年65.5×50.5 cm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美術(shù)館藏這是梵高離開巴黎前的最后一幅自畫像中下:1888 年:唯一一幅全身自畫像,梵高在寫生的路上沉浸在快樂中右下:文森特·梵高《獻(xiàn)給高更的自畫像》布面油畫 62×52cm 1888 年美國馬薩諸塞州福格博物館(哈佛藝術(shù)博物館)藏
對頁上圖:從左至右依次為:文森特·梵高《自畫像》1889 年 55.5×45 cm挪威奧斯陸國家美術(shù)館藏文森特·梵高《帶托盤的自畫像》1889 年 57×43.5 cm私人收藏文森特·梵高《自畫像》1889 年奧賽美術(shù)館藏為梵高生前最后一幅自畫像文森特·梵高 《無髯自畫像》1889 年 65×54 cm私人收藏
也許是失去耳朵的疼痛使梵高暫時忽略了精神的憂傷,在這兩幅畫作中梵高少有的露出了平和之感,仿佛內(nèi)心得到了些許舒緩撫慰。
梵高在圣瑞米精神療養(yǎng)院生活,內(nèi)心的平和沒持續(xù)很久,他的臉上又開始出現(xiàn)憂愁,眉頭也開始由舒展變得緊鎖。
本頁左下:文森特·梵高《扎繃帶的自畫像》1889 年右下:文森特·梵高《包扎耳朵并叼著煙斗的自畫像》布面油畫 51×45cm 1889 年
這幅自畫像以7150 萬美元的高價成為史上最貴自畫像。
這是文森特自畫像系列里面看著最年輕,打扮得最干凈,眼神最溫柔的畫,但是這幅自畫像又卻是文森特死前畫的最后一幅自畫像。這是一幅本想作為給母親生日禮物的畫,畫中梵高雙目明亮有神,氣色紅潤,顯得精神奕奕,他是想告訴母親“他很好”,可惜最終也未能送出。
梵高自畫像系列作品不僅反映了梵高容顏隨歲月的變化,也記錄著梵高藝術(shù)生涯的軌跡。1890 年7 月27 日,梵高身受槍傷。傳記作家斯通將畫家之死描繪得悲壯而浪漫:
“他倒下,臉埋在肥沃的、辣蓬蓬的麥田松土里——生生不息的土地——回到他母親的子宮里?!?/p>
然而實(shí)際情況是,梵高拖著沉重的身體一路回到奧威爾村的家中,掙扎了兩天才在29 號死去。另一種說法是,梵高是被當(dāng)?shù)夭挥焉频那嗌倌暧脴寭糁?,是他為了保護(hù)那些頑劣的青少年,才會說是自己弄傷了自己,“提奧,這是我為了大家好才做出的選擇?!?/p>